Pingo

Pingo

医药,金融皆从业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和一些地产大佬聊了下。他们一致的观点是:收储的目的,不是为了继续搞土地财政,应该是为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保住银行和保险不跟着崩盘。当然,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一部分新进入大城市人口的保障房问题(小城市收储也吸引不了新流入人口)。如果继续土地财政,继续大量批土地建设新房,未来房地...

讨论

大基金一二期也没看孵化出很伟大的半导体企业。倒是股票走了好几拨过山车。可见,半导体,芯片等集成电路创新,缺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缺一个“天马行空,思维活跃,半导体科技活动跨国交流和合作无障碍“的科学创新氛围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科创板指数,创业板指数

讨论

司美格鲁肽国内最快的三家是华东医药,联邦制药和丽珠集团吧。华东已经申报上市。联邦三期临床结束,已经揭盲数据,马上申报。丽珠集团三期也快完成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申报上市已经发补充资料,按进度年底前可上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板指数。

讨论

看好国内第三代胰岛素的渗透率提升,也看好GLP-1类减肥新药。加了甘李药业自选作为重点关注。//@Pingo:GLP-1类新药如司美,替尔泊肽等在降糖方面,与第三代胰岛素对比,大多都是用了“非劣于”(部分数据用“稍好于”)等这些词。说明在降糖方面,相比第三代胰岛素类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减重方...

讨论

GLP-1类新药如司美,替尔泊肽等在降糖方面,与第三代胰岛素对比,大多都是用了“非劣于”(部分数据用“稍好于”)等这些词。说明在降糖方面,相比第三代胰岛素类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减重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该是革命性的。从价格上来看,司美经过谈判后,一个月仍需要500多元,而第...

讨论

和不少地产大佬聊了下。都认为出生人口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才是未来房价的稳定器。其他的政策无论多强,都只能短时有效。而且大家都认为未来的地方财政不能单靠卖地财政。未来的房地产租房市场将是政府主导,民营和个体为辅助的,这才是未来地方财政的长久现金流。租房市场国资主导,呈现出不同阶梯式...

讨论

艾塞那肽的me to, me better。glp-1竞争那么激烈,上市后也不见得有多大的销售潜力。对于减重的数据,没有找到国内外顶级杂志的临床数据(国内本科硕士论文数据暂不考虑),本身这次申请的适应症也是糖尿病,并没有做减重临床。GLP-1现在都在卷双靶点和多靶点,有望可以突破司美和替尔泊肽。上证...

讨论

为什么大摩的报告比那么多国内卖方的强烈推荐更有指导意义呢?对于市场的研究报告,如果不能看空,那么看多的报告价值就不大。大摩去年看空,今年看多,都能让人根据报告投资获益。同一个资产在不同时候当然是可以阶段性看空和看多。就好比“没有批评,全部是赞美,那么赞美的话听多了也容易让人犯...

讨论

连万科都有违约传言了。国内的传言,传着传着就变成真的了。那么2024年依然是地产破产扎堆之年。其实保障房不用新建(房子存量都过剩了),到时候市场收购房产做保障房(诸如公租房和廉租房,长远来看还可以给政府财政稳定现金流),时间和成本都划算。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板指,房...

讨论

如够持续交易高股息,而不交易景气度成长的资产,那么说明资金是悲观的,是对未来经济的衰退和通缩预期的投资表现。从去年到现在,高股息的煤炭,电力,高速等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当然如果继续看好国家经济的扩张,那么多数的投资者不应该交易高股息。这也是最近市场尴尬的表现吧。上证指数...

讨论

节假日铺天盖地都是sora,仔细复盘看了下,国内这一波AI科技大概率会和美国形成代差,即使华为来做也很难赶上。没有先进的硬件,国内也训练不了更为先进的模型,也出来不了更好的应用。短期还是去年那些标的(CPO,短剧类等)。中长期持股的价值都不高。还是看看年报和一季报业绩吧,认真考虑下政策...

讨论

这种行情,基本上是“冰火两重天”的行情。一方面多数机构公募被限制净卖出,一方面GJD还在上拉中字头和金融等大块头股票撑住指数。如果能跟上GJD节奏做,或者做情绪概念,还是可以赚点投机的钱。如果跟不住,还是冷静研究细分板块等基本面,等待机构的压力释放出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做。上证指数...

讨论

如果有平准基金,按流程和时间,等这些基金落地了再买来得及。如果还没来,就很快涨上去了,那么暂时就不会有平准。两会前还是继续磨底部。这段时间做中线的,多看少动,做好研究,盯好自己今年看好的公司,慢慢买。2024年的细分板块和个股选择,相对于2023年不一定会更容易。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讨论

远小于2022年4月,那么说明还没见底?底部区域磨要一段时间的。谨慎还是合理的,有时候补跌也会很厉害。从多数白马龙头的估值来看,比前几次历史大底部要贵,和每次历史大底部的估值大概还有15-20%的距离。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贵州茅台。

讨论

43家退市太少了,才是每年上市的数量十分之一。如果2024年起,A股每年上市300家,退市400家,这样不用到2030年,A股有可能是全球收益最好的市场之一了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科创板指数

讨论

能不能周六日再出政策?让大家涨一两天不行吗?上证指数,深证综指,沪深300指数

讨论

但是不降低融资成本,不降低房奴的房贷利率,直接让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也不利于消费啊。大部分还是没钱啊。

讨论

基因编辑依然是海外刚有突破,国内还有些遥远的概念板块。从炒作兑现和国内研发进展来看,减肥药要快于AD(阿尔茨海默症)概念好于基因编辑概念。不过国内的精准医疗发展开始逐步起来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50,北证50,创业板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