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的大部分专栏对投资收益影响不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的大部分专栏其实对投资收益影响不大,因为都是些知识。

我觉得投资是由投资哲学和知识组成的。投资哲学就像一栋大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而知识就像各种的硬装软装,在框架之上,让这栋楼越来越好看。两者缺一不可,但我觉得投资哲学更重要的多(当然我的投资哲学还很一般)。因为没有软装硬装的话,楼的框架还在,但没有框架的话楼说垮就垮了。投资哲学一旦理解就可以用一两句话解释。而知识要无穷无尽的阐述,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大概率是过时的或者是错的。

我投资的哲学: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公司文化、商业模式、生产效率、市场规模会影响到公司的产品和利润。其中我觉得公司文化最为重要的,而绝对的正直是公司文化最重要的基石。

我投资的初心:让伟大的企业有更多的资本要素去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提高每个人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当然我也顺便来赚些钱。

我的专栏:我的专栏大部分时间在说一下我近期读到的书、公司近期的新闻、生活中对企业的了解、公司财报。其实知识能写成书意味着这些知识在商业领域很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且由于看的这些书只是别人整理的观点,而非基于实验记录的科学,就容易产生偏见了(比如近年来有关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路线之争)。至于公司近期的新闻、生活中对企业的了解、公司财报就更是充满了各种偏见了。

那为啥还要一直看还要一直发专栏呢?我觉得一是让知识联动起来,形成一些常识,不要被骗。二是我比较喜静,晚上看看书,让日子好过些,为人生寻找一些意义。

最后是写给自己,时时警醒的:你买的这家公司算清楚现有的资产负债了吗?知道他的历史吗?他未来产生利润靠的是什么资产?他未来一到五年大概能产生多少利润?他认可股东很重要吗?他会与你分享利润吗?他的管理层正直吗?他未来一到十年的竞争格局怎样?他的目标客群是谁?他把客户放在了什么位置?他的价格合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