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1个绿灯、$821亿:马斯克闪电访华背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从4月28日专机抵达机场,到4月29日起飞离开中国,马斯克在北京停留的时间不足24小时。

尽管停留时间短暂,但马斯克此次访华的消息犹如一颗炸弹,引爆了特斯拉股价,资本市场反应迅速且强烈,截至美东时间周一(29日)最新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超15%,市值一夜大涨8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44亿元),涨幅几乎相当于比亚迪的市值。

这24小时里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次访华,最明显的成果就是特斯拉在智能驾驶合规性方面获得了“放行”。

马斯克到达当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其中特别提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全部符合合规要求,是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

这意味着,此前因车载摄像头等安全性问题被禁止进入一些机关单位和保密单位的特斯拉,今后旗下的合规车型将可以进入更多区域,在中国道路上的行驶限制将进一步减少。

由此,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乐观信号,是特斯拉的FSD系统进入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铺垫。

特斯拉FSD全称为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研发的一套智能驾驶系统。基于大规模行驶里程、自研运算平台、巨大算力的布局,目前FSD已进入V12.3阶段。

对于这套系统,业内人士给出的评价普遍是:在底层技术和综合体验上,特斯拉FSD具有颠覆性的“过人的技术”。

去年8月份,马斯克在做FSD Beta V12的试驾直播时,在45分钟的试驾路程里,仅接管了一次。海外车主的大量实测视频也显示,面对复杂的施工路段、夜晚临时路桩、飞扬的纸袋、路过的动物等,特斯拉FSD均能做出灵活且准确的反应。

作为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之一,FSD的商业化应用将为特斯拉带来潜在的巨大经济收益。马斯克对其寄予厚望,他不止一次地提到,FSD是未来特斯拉利润最高的产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特斯拉可以通过提供FSD服务、收取软件升级费用等方式获取更多利润。

而中国作为全球电动车第一大市场,国内特斯拉保有量已经超过170万辆。这170万辆车的行驶数据和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十分宝贵,这也是特斯拉方面多次努力推动FSD入华的重要原因。

但值得强调的是,虽然特斯拉在某些地方解除禁行禁停限制,但这并不等同于特斯拉的FSD功能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完全获得了解放或“封印解除”。

FSD的落地与行驶限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行驶限制的解除更多涉及的是车辆在道路上的通行权限,而FSD的落地则涉及到技术、法规、道路环境、数据安全等多个复杂方面的考量。

尽管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回复一位用户询问特斯拉将何时在中国推出FSD时称,“可能很快就会实现”。但和讯商业查阅信息发现,近期官方新闻报道中并未出现明确解除特斯拉FSD限制的消息,因此关于FSD最终是否会顺利落地中国,目前并没有准确结论。

实际上,即使特斯拉FSD能够顺利入华,它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

最为棘手的便是数据训练问题,国内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需要大量的本地数据训练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数据无法出境,特斯拉难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训练出适应中国复杂道路交通情况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这无疑会削弱FSD的潜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即便它有意在中国建设一个训练用的超级计算中心,用于处理这些宝贵的本地数据,美国政府却对出口高算力芯片实施了限制。如何解决训练数据和算力中心的时空错位,是摆在特斯拉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此外,FSD的落地是一个涉及技术适应、道路环境、法律法规以及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复杂过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但日新月异的智驾行业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多家国内本土企业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有了相当出色的完成度。

华为、小鹏理想都将智能驾驶视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竞赛的筹码,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也在加快相关布局,如果特斯拉无法展现出足够强的竞争力,那么其想重现几年前的“鲶鱼效应”可能并不容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