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阜丰年报纪要和个人结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11

$阜丰集团(00546)$ $梅花生物(SH600873)$ $华恒生物(SH688639)$

主席信札

2022 年以前年均 12 亿利润,以 2022 为新阶段起点,“我们的盈利水平进入崭新阶段”。【点评:目前市盈率 3—4 确实低了】

再次提及想在东欧和美国搞两个生产基地,做饲料氨基酸。并将确定厂址列入今年目标。点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提到了“新的化工厂”,之前没听说过。(22 年报可能有关的信息:收购并在改造厂房,用以生产所需化学品,以降低成本。估计是合成氨工厂)

管理层回顾

意外:高端氨基酸的收入提升,而且毛利率提高。有望成为阜丰第三个强项。

大宗氨基酸利润下滑明显,阜丰的传统弱项,依然弱鸡。

老大味精:“年内的市场份额仍然有所增加”。【点评:老大最不需要担心。】

老二黄原胶:老二价格上蹿下跳,2024 不指望了,利润就当对半砍了。计提 6 亿毛利。

【(忍不住要估值:2024 年 25 亿收益,PE 回归到 7 倍,汇率降到一比一,一年后市值 175 亿人民币。加上 8 亿分红和 20% 红利税,全年股票增值 30+%,如果半年再分红,还要更高) 更正:PE到7的可能性我不确定】

分红:全年分红 8亿人民币,如果 2024 年中再来 5 亿,就是 13 亿。以今天市值算,刚好 10% 的股息率。

ESG管理層摘要

“報告期內,我們獲評「怡安2023中國最佳ESG僱主」”,查了下这个获奖名单,含金量还不低。网页链接 (结合持续高分红,之前对阜丰管理层可能有点看低了)

2015年阜丰人均收入15万,2023年人均10万,职工收入还行。

企業管治報告

董事会3名执行董事都是一家人,实控人(董事长)、实控人兄弟(行政总裁,可能是半退休的意思)、实控人儿子。实控人已72岁,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弟弟55岁,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毕业,有1.4%的股份。儿子45岁,华东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法律专业。这几年该接班了。董事会的这种结构应该比较稳定。

总经理55岁,化学专业大学科班毕业,有跨国企业工作经验,2020年加入的职业经理人。

CFO和董秘是同一人,56岁,来自香港的职业注册会计师。

(阜丰的高层人员精干、层次清楚,结构稳定,还非常低调。)

阜丰的第二大股东有点意思,是名叫Jacques Marie J.Berghmans的荷兰职业投资人,受益人是为女士,估计是伯格曼斯先生的太太或女儿。伯格曼斯先生是一位长期投资阜丰而收益的洋夹头。大家的学习榜样。有球友挖掘过信息:网页链接

年报分析

阜丰目前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明显被低估(PB 0.73,PE 4.0)。近10年阜丰不计分红和融资的总现金流85亿(A),分红48亿(B),A - B= 36亿。说明近十年阜丰经营稳健可持续,且分红超过融资

缺点:自由现金流(不计财务收益和其他收益)近10年累计为负(-9亿),说明阜丰主营业务竞争力不强,主业务不太健康。饲料氨基酸(近6年5年处于低毛利)、味精(近6年中4年处于低毛利)已陷入低毛利状态红海竞争。黄原胶缺乏定价权,价格剧烈波动。高端氨基酸竞争优势尚未确。

我的总结和预判

阜丰的未来有两种可能:

a) 继续保持目前“奶牛+鸡肋”的状态,是一家在红海竞争中大而不强的企业;

b) 从2022年起进入新阶段,开始转型为一家依靠“新技术+规模成本效益”的优秀企业。

目前还难以判断两种可能中哪一个概率更大。继续押注阜丰“以 2022 为新阶段起点”,但是保持阜丰现有仓位,不加仓、红利不再投。

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全部讨论

2015年阜丰人均收入15万,2023年人均10万,职工收入还行。

04-26 23:17

出海欧美是不是必由之路?真正牛批的企业都这样做了,不容易的,没有十年八年不成事,比如福耀、美的。

04-26 21:00

有意思,梅花也要海外建厂

太牛了,坚定持有

05-03 18:36

看上一次业绩下滑周期2020年,的确pe升高到了8倍左右@阿兹卡班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