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篇8:金融科技及银行业的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基本定义:数字银行,是高度依赖专业软件、算法和技术来提供银行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的公司,通常通过在线或移动应用来实现。他们有三大特征:

(1)由于没有昂贵的线下网点,成本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

(2)高度依赖于信用评分、历史交易记录等“硬信息”,而不依赖于人际关系、银企关系等“软信息”。

(3)通常不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看重抵押物。

一、基本竞争模式

2017年10月,巴塞尔协会发布一篇报告《良好实践: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的影响》《Sound Practices:Implications of fintech developments for banks and bank supervisors》里,提到了未来银行业与金融科技、大型科技公司的五种基础模式,其中前三种最有可能:

1、优化的大银行:现有的银行通过数字化和金融科技持续改善自己的服务,同时继续主导银行业。

2、金融科技公司主导:新兴科技金融公司将在该领域取代原有银行。

3、各自分工:现有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在各自擅长领域专业分工。当然,前提是这个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电信、电力、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安全水平等)

4、现有银行降级为基础设施(可能性较小):现有银行将只能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类似金融基础设施的职能,类似于提供牌照挂靠、基本账户管理、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等等。

5、银行整个行业去中介化(可能性较小):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将彻底取代银行。

下图是巴塞尔报告里的业务流程模式图:

二、未来模式可能性分析:

银行业客户群有四大类:大企业法人、中小企业法人、富裕私人、普通个人。分别可以适用不同模式。

银行业有三大基本职能:存款、贷款、支付结算。

所以,未来可能是这样的:

1、金融科技公司将和现有银行体系共存、各自分工。

2、现有银行更擅长服务于大企业和富裕私人,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务和金融产品。因为AI很难满足这两类群体高度多样化的需求,更何况,针对高端客户,很多时候客户经理还兼任“情感需求提供者”。

3、金融科技公司更擅长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普通大众,因为随着AI技术发展,普通大众的金融需求基本可以使用AI来满足。

4、但是,除了普通大众和中小企业的支付结算领域可能最终是金融科技公司主导以外,其余现有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都不可能达到全面取代对方的优势地位。

5、关于普通大众和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不同地域的取代速度/情况也会不一样。

(1)对于东亚、东南亚、欧洲,这些人口非常稠密的地区而言,银行的一个线下网点可以覆盖足够多的人群,所以金融科技/数字银行取代的速度会比较缓慢。但是,因为数字银行的低收费模式,会对现有高收费模式的大银行产生压力。(中国的银行服务性收费非常低,负债端的金融可及性做得相当不错,所以从负债端角度,数字银行在大陆基本没有竞争力)

(2)非洲这种传统银行尚未发展起来的区域,本来就没什么银行服务存在,数字银行相当于在低成本开垦处女地,会发展非常迅速。

(3)美洲、特别是南美洲这类地广人稀的区域,这些地方传统银行的成本非常高,一直都对客户收取高昂的费用,比如开户费、高存款余额门槛的年费,信用卡年费,ATM取现费,银行余额查询费等等等等,导致相当比例(不同国家30%-50%不等)的人口甚至无法拥有一个银行储蓄账户。在这些地方,数字银行的相对成本优势非常大,可以提供非常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在负债端对中低收入人群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数字银行能迅速从这些人手中汇集低成本零售存款,同时有了这些客户基础,可以为这些人提供金融服务(虽然我一直对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信贷服务,深表怀疑,我更倾向于只是负债端给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是资产端),所以数字银行有望迅速在大众金融领域发展壮大。

6、在数字银行潜力高的区域,数字银行对银行业的影响可能是这样的:

(1)数字银行低收费冲击对中小银行影响最大。由于中小银行实力有限,西方各国的中小银行往往也只是依托区域网点布局,专注于局部区域的零售业务(个人和小企业)。而零售业务是最难抵御数字银行低收费的降维打击,更何况美国监管法律允许中小银行对客户收费更高(吐槽:什么时候对客户收费更高也变成一种竞争优势了)。美国中小银行股价远远落后大市,很大部分也是因为美国数字银行近年崛起(当然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商业地产坏账率快速飙升)。

(2)大银行能很好抵御数字银行低收费的冲击。大银行实力雄厚,在富人的私人银行业务、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跨国公司的全方位服务都非常有竞争力。在这些领域,金融科技驱动的数字银行并没有竞争优势,反而有各种劣势(比如,大企业很难全面对接一家中小规模的数字银行;数字银行也无法能服务大企业个性化业务的专门人才)。

所以在数字银行冲击波过去,银行业竞争结构重新趋于平衡以后,可能是大银行和数字银行为主导的局面。大银行专注于服务大型企业和中高端客户,数字银行则更擅长服务个人和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