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对中国平安的投资暨2023年2月投资回顾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6喜欢:12

退出对中国平安的投资

2023年2月份,我以48.73~49.45元/股的价格,把剩下的一点中国平安清空了。所得资金,以6.73~6.79元/股的价格增持了13.54%的分众传媒,以22.03元/股的价格增持了14.29%的东方财富,也以1.014~1.028元/份的价格增持了23%的创新药ETF

除上述调仓操作外,2月份无其它操作。

2023年1月份,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1076.8亿元,同比增加3.84%。从数据上,扭转了保费收入持续下滑的趋势。但在2022年12月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高达17.92%。2022年其它月份,虽然其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也都是同比下降的,但下降幅度最多也就4.89%,因此不排除平安平滑数据的可能性。如果接下来的2个月,其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仍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基本上可以判断2023年,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终于止跌回升了。

2022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4711.02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393亿元,占比高达93.2%,养老险保费收入184.83亿元,占比3.9%,健康险保费收入133.42亿元,占比2.8%。

寿险保费收入占比过高,也许是平安保险的一个隐忧。目前我国的寿险行业同质化严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势必造成平安寿险的新业务价值率出现下降。事实上平安的新业务价值率,已经从2019年的47.3%,持续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5.7%,已连续下降3年。

泰康保险创始人陈东升先生指出,我国寿险市场的繁荣,可以追溯到1992年友邦保险重回上海,带来了个人营销制度和商业模式。国内早期的寿险企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人海战术,迅速地占领市场。一直到2017年,市场风云突变,高歌猛进20多年的中国寿险业遭遇寒冬,至今还没有调整过来。

具体到中国平安这家公司,它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从2018年起就开始出现了下降,已连续下降了5年。只不过2018年和2019年,平安的新业务价值率还在提升,所以其一年新业务价值在2018年和2019年还继续小幅同比增长。但从2020年起,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率双双下降,导致其一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出现了严重下滑。

陈东升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条。第一,传统人海战术的组织发展红利走到尽头,第二是传统产品创新乏力、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不创新的结果最后一定是同质化、过度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低价竞争,最终影响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疫情爆发之后,代理人线下展业受到影响,同时疫情影响企业和商家的正常生产与营业,普通城镇居民收入缓增,对消费的预期下降,买保险的动力也不足了。普通代理人赚不到钱,进一步加快了流失的速度。全行业整体人力从高峰近1000万人的规模,萎缩到现在的300多万人。  

传统个人营销的模式走向衰落已成定局,中国寿险业迫切需要找到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从国际经验来看,寿险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寿险业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发展高峰后市场占比持续萎缩,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从最高的15%下降到8%,传统寿险产品收入占寿险业保费也从76%下降到目前的26%左右。在美国个人退休金和商业意外及健康险市场,寿险公司所占份额也在一直下降。

但是美国健康险公司抓住了人口老龄化的医疗费用筹资需求,把健康险支付与医疗服务资源深度结合,打造保险支付和医疗服务的闭环,通过管理健康险公司的理赔支出来控制实体医疗机构的费用支出,成为管理式医疗模式的主导方,推动了健康保险市场和企业的高速增长。

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也进行了一段时间,其绩优代理人改革目前取得一些成就,但仅靠这一个策略,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更根本的出路也许在于产品创新。

目前看,泰康保险已成功实现了转型,其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也许就是寿险行业转型的一个方向和路径。泰康一是布局养老社区,拥抱医养,走“保险+服务”的道路,二是走专业化、精细化和绩优代理人道路。2020年至2022年三年总体算下来,泰康保险的一年新业务价值,是头部企业上唯一实现复合正增长的。

中国平安也很早涉猎养老社区,不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23年1月30日出版的财新周刊,有一篇文章《险企养老社区开启大洗牌》。据这篇文章报道,平安最开始在浙江桐乡整了1000多亩,后来又在云南西双版纳搞了2000多亩,都是三四线城市,结果没拉动多少保费,把马明哲搞伤心就不搞了。

但看到泰康搞得风生水起,又决定继续做,但目前只在深圳蛇口落地了一个1万多平方米的项目,对应的保费门槛是1000万起步。平安人寿康养事业部总经理王宇科在此前采访中表示,自平安推出高端康养产品以来,带动相关保费收入已超200亿元。继佛山项目后,“颐年城”“逸享城”项目逐步拓展到广州、上海、北京、杭州以及武汉、苏州等城市。

中国平安目前仅是尝试进入康养社区,对保费收入的贡献还是杯水车薪。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结束,进入了下半场。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都和房地产关系密切,如果这两种业务前景暗淡,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又面临着转型,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又体现在哪儿呢。

2022年,我国利率持续下行,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低于3%。中国平安在计算内含价值、一年新业务价值时,其投资收益率一直按5%计算。2022年年报发布时,平安会下调投资收益率吗?这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总之,我对中国平安越来越看不懂了,因此在中国平安仍然低估的情况下,清空了中国平安,调仓为我认为也同样低估的其它股票。

股票低估未必一定会上涨,2016年以来我国银行股的总体走势已经说明了这点。估值要低,业绩要好,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股票,才有大幅上涨的潜力。

当然,对中国平安的悲观看法,仅是一家之言。平安收购整合北大方正医疗集团,发出了平安进军大健康行业的信号。也许我杞人忧天。在此祝投资中国平安的朋友们心想事成。

 2022年末,我表达了自己对金融行业的粗线看法,具体内容见《逐步退出对金融股的投资暨2022年投资回顾》。2023年1月,我退出了对招商银行的投资,详见《退出对招商银行的投资暨2023年1月投资回顾》一文。如今,我又退出了对中国平安的投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不会再看银行和保险这两个行业了。

自从2006年初入股市以来,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我投资的两大重点行业,它们也给我带来了不错的回报,在此道声谢谢。如今说要再见了,总有些依依不舍。然而时代总是向前发展,投资也要与时俱进。

2023年2月末持仓情况

   2023年2月28日,股票持有情况如下:

     2023年2月份,除清空中国平安,买入分众传媒东方财富创新药ETF外,无其它操作。

        强烈申明:本文仅为自己的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本人的偏见或错误。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都有腰斩或翻倍的风险。请朋友们切记,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作为买卖决策。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2023-03-01 08:44

我看不清楚中国平安的未来,并不代表平安没有美好的未来,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中国平安在A股,是为数不多的管理层利益和股东利益相一致的公司,管理层拿出真金白银购买自家股票,自己吃自己做的饭,这难能可贵。再者说平安收购整合北大方正医疗集团,表明平安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决心。也许我杞人忧天。再次祝投资中国平安的朋友们心想事成。

2023-02-28 17:09

纠正一下,平安银行房地产业务占比很少,而且平安银行的发展方向是零售银行,跟房地产也没啥关系。

2023-03-01 11:44

感谢你昨天的离开 祝你发财

2023-02-28 21:37

看看联合健康的年线连续12年都上涨,就不该看淡保险行业和金融行业。

2023-02-28 20:31

47元加仓了,平均成本45元,越低越买

2023-02-28 20:09

你的退出是对的

03-21 15:45

突然回头看到你发的这调仓文章,还不如拿着平安靠谱啊。除了分众传媒,另外两个都跌的骨折了。

2023-03-01 08:34

创新药Etf和恒生医药etf这俩感觉好像,大佬有关注过恒生医药么

2023-02-28 18:37

你这种玩意跟忽悠人80以上买平安有什么区别

2023-02-28 18:32

牛市时保险的销售、利润会滚动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