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基金四季报观点摘要(部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月24日,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完毕。其中,华泰柏瑞部分ETF产品运作说明如下(相关表述均摘自四季报,详情请至华泰柏瑞基金官网查看完整报告),供各位投资者查阅参考。

红利ETF(510880):

2021年A股市场整体波动加大,结构性分化加剧。然而投资主线却是围绕双碳政策展开的,实现碳中和基本路径,一方面需要加大清洁能源的产能,另一方面则是对化石能源产能进行结构性调整。从中期维度,化石能源类的高耗能供给侧的短缺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从短期维度,2021年三季度GDP增速跌破5%,经济增速下行已成共识,稳增长诉求明显上升。通胀风险略有缓释。“滞”取代“胀”成为主要矛盾,经济周期处于从类滞胀向衰退期的切换过程中,原本松紧两难的货币政策也找到了平衡点,打开了宽松的想象空间,市场将在估值提升与业绩下行背景下博弈,市场的不确定进一步加剧。在短中期的背景下,上证红利指数的防御属性凸显。中长期维度下,顺周期的行业分布带来一定的弹性。 

上证红利指数风格特征鲜明,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特点:高股息、低估值、顺周期,是价值风格的代表性指数。去年,受益于成分股中周期品业绩爆发,指数估值持续降低,当前处历史-3X标准差以下。 

随着结构化行情极致化演绎,热门板块一旦出现波动,出于抵御估值风险的需求,高股息、低估值类资产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沪深300ETF(510300):

2021年经济走势前高后低,由于低基数逐渐消退、政策回归常态化,技术性驱动转为基本面主导,GDP增速逐季下行。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下滑至4.9%,经济增长动能明显放缓。展望2022年,在出口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回落、消费难有明显修复的大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基建将成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抓手。随着通胀约束缓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胀的风险让位于滞,政策重心从“抑通胀”转为“稳增长”。市场将在估值提升与业绩下行背景下博弈,市场的不确定进一步加剧,存在结构性机会。

科技100ETF(515580):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美联储预计加息时点不断提前,鹰声嘹亮,虽然我国凭借对于通货膨胀较为有力的控制和较为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能够通过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但流动性依然很难进入总量宽松区间,而有限的资源必将向最为紧要,最为关键的方向倾斜,因此市场仍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而在这之中,科技创新依然是重中之重。虽然2022年的政策主基调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部分工作的出发点都将基于保障就业和扶持中小微企业,但我们同样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做大高质量发展“蛋糕”,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过程中完善分配制度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改革阻力,而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当前内外部环境多重约束下可行性最强,副作用最小的方式。因此可以看到,在近期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各类要素的改革方向均是以公平化为主,或者兼顾公平和效率,仅技术要素的改革重点是完全向提升效率,充分激励科技人才的积极性,释放科技创新创业潜力,可见科技创新在2022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都被赋予了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使命。因此,科技类上市公司一旦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能够实现突破,那么不断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和扩大后的内需都将使其快速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基本面,为股价上涨提供强劲动力。

互联网50ETF(517050):

互联网50ETF在四季度相较于市场上的消费互联网标的走势明显更好,其核心原因在于互联网50指数三地取材,集合了港股的消费互联网巨头与A股强势的产业互联网标的。四季度港股互联网仍受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未成年保护等多重因素影响,平台公司股价承压表现比较挣扎。反观A股传媒标的则在元宇宙概念的刺激下表现优异,随着10月底“Facebook 改名 Meta”,第二波元宇宙的投资机会开始从小公司蔓延至整个A股传媒板块。除此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定调的稳增长让一些“新基建”类板块的投资有了更好的机会,其中就包括如信创、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互联网标的。 

监管是影响2021年传媒互联网行业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个影响目前来看并没有明确的弱化迹象。对于港股的互联网公司,反垄断和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仍需时间验证。若反垄断政策仅仅是规范行业秩序,那将不会改变互联网行业的中长期趋势;若反垄断政策损伤了核心竞争力,则可能会损伤一部分港股互联网的长期投资价值。指数12月份的定期调仓使互联网50ETF中港股互联网资产占指数的权重降低至25%左右,留下的港股权重股估值已下探至历史极值水平,具有明显的估值性价比。A股部分,随着经济复苏逻辑逐渐接近尾声,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从历史数据上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TMT都会有超越市场的表现,叠加新基建政策带来的利好刺激,互联网50ETF中A股产业互联网部分或将在2022年延续强势表现。

智能驾驶ETF(516520):

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汽车“新四化”的主要增长点已经逐步由上半场的电动化走向下半场的智能化,在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已经得到市场相对充分的预期之后,智能驾驶接棒成为了汽车领域的下一个焦点。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云计算等基础技术的加速商业化,智能驾驶也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收获期。因此,2021年也被成为“智能汽车元年”,不仅是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厂在积极布局和转型,各大互联网和消费电子巨头也纷纷入局,将智能驾驶作为消费互联网发展遇到瓶颈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四季度,相对于新能源领域较为疲弱的表现,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域控制器、传感器、操作系统与软件、线控制动系统等智能驾驶主要板块的龙头公司均取得了较为亮眼的表现。 

我们认为智能化才是汽车技术、应用和产业生态变革的核心。目前,在供给端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和智能座舱不断下沉,在中低端车型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在需求端智能化程度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车型的重要考量之一。12月份蔚来ET5和搭载华为鸿蒙OS智能座舱的AITO问界M5车型的发布,之所以能引发大量关注,主要可能在于其体现出了将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从基本面来看,在总量上,随着未来5到10年非智能化汽车加速更新换代,以及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智能驾驶产业链有望迎来爆发期;在结构上,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在单车中的价值量占比同样也有巨大的抬升空间,并逐步成为各大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份额上,我国智能驾驶产业链当前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也是很多市场资金依然选择观望的重要原因,即我国上市公司是否能够真正受益于未来市场空间的拓展,但是我们坚定认为,凭借超大规模的汽车消费市场,以及近年来国际局势变化使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日益成为国内共识,未来国产智能驾驶软硬件在国产主机厂的导入进度有望加快,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国产化率有望取得显著提高。

稀土ETF(516780):

四季度,稀土板块总体呈现出先上涨,后回调的走势,其中12月开始,尤其是12月下半月的行情调整是由多方面因素共振造成的,包括中国稀土集团重组落地后的交易情绪消退,新能源概念整体走弱,《稀土管理条例》正式稿并未如期在年内发布等。但此轮回调后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估值已降低至33倍左右,为2022年的增长创造出了充足的空间。 

一方面,板块基本面有足够坚实的支撑托底。进入12月份,氧化镨钕现货价格已基本稳定在85万元/吨上下,并逐步冲高至90万元/吨以上,预计2022年稀土供需紧平衡状态还将延续,尤其是在中国稀土集团成立之后,我国稀土供给的行政管控能力和国际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稀土现货价格或将表现出易涨难跌的趋势,可能使得稀土产业上中游的供给格局显著优于下游竞争较为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稀土相关产品在2022年的平均价格相较2021年大概率还将有较大幅度提高。此外,2021年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从2020年的14万吨增加至16.8万吨,20%的增幅已创下历史新高,如果新能源汽车产销2022年继续高速增长,稀土配额增速也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在市场普遍预期2022年新能源板块难以复制2021年行情的情况下,稀土产业具有一定的相对确定性,量价齐升的优质基本面为其表现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撑。 

此外,稀土板块是新能源主题各个细分领域中明显的估值洼地,在市场资金对于稀土板块长期发展潜力的认知逐渐清晰和理性之后,其估值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END

 $红利ETF(SH510880)$   $稀土ETF(SH516780)$   $沪深300ETF(SH5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