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存量房产”大盘点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DF宏观】“消化存量房产”大盘点

今天的会议最大增量有三

一是二季度货币政策空间(尤其是利率)

二是地产去库存(8年没提了)

三是提出化债的同时要发展(而不是单纯防风险);

近期市场对房地产以旧换新的关注度有所增加,未来到底要怎么做?

最简单的操作模式就是【开发商 & 中介 &购房居民三方协议】(居民锁定一套新房,中介帮忙push卖掉)本质上是以新房优惠/佣金折扣作为诱饵,打破二手房价格刚性,正在开展这一式的是:深圳、盐城、广西玉林等;

讨论比较多的是郑州模式【地方国企收购】(把旧房直接卖给国企),收购的二手房将转化为租赁房,因此一个实施前提是人口流入(2023年郑州常住人口增加18万人,河南全省人口减少57万人)。

正在开展这一模式的是:郑州(新房房源为市场化报名)、无锡(新房源来自该国企本身)、苏州相城区(新房源来自该国企本身)、太仓(新房源来自两个城投国企)、海安(收购后换取房票)等;

还有一种模式是【完全由开发商来主导】(把旧房直接卖给开发商),那么本质上就是开发商的一场营销活动,如珠海(华发集团)、江门(博富控股)、济南(绿地澜庭公馆);

此外有基础模式【自行买新卖旧,之后申请获取财政补贴】,可能与其他模式看加,正在开展这一模式的是:浙江海宁、江苏徐州等;

"江苏模式”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江苏各地做法非常散装,共同特点是起步较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地方国企普遍参与程度较高。除了刚才提到的区域,扬州的文件提出同时支持三种模式,南京前期执行【普通开发商 & 普通中介 & 购房居民三方协议】,今年年初开始改【地方国企收购】

如何评价效果?

事实证明只有靠地方国企推动才能有量。【完全由开发商来主导】能完成的数量屈指可数,多数城市【普通开发商 & 普通中介 & 购房居民三方协议】一般能有几百套,【地方国企模式】最能产生效果,郑州计划万套(约前一年二手房交易量10%),南京首批试点2000套(前一年2%)。

我们预计,在未来铺开的过程中,人口流入地可以通过【地方国企模式】改善新房销售,但不意味着房价上涨(租赁房的增加会减少老破小需求),对于人口情况较差的区域【普通开发商 & 普通中介 & 购房居民三方协议】+ 加大力度的【买新卖旧财政补贴】,将实现类似“地方政府补贴下的产业价格战”的效果,有望盘活市场但也同样不利于价格。

总之景气度有望增加,但价格走势仍需观察。$万科A(SZ000002)$ $格力地产(SH600185)$ $招商蛇口(SZ00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