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G产业催化梳理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2


事件:

2024 年3 月中国移动 5G-A商用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公布首批 100 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 300 个城市,建成最大规模的 5GA商用网络。

2024年3月,《深圳市极速宽带先锋城市2024年行动计划》印发,将5G-A引领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分析,由于低空建筑密集卫星导航信号稳定性差,且雷达密集部署经性低,基于原有城市基站升级的 5G-A通感一体化建设或为可行解。

通感一体化:

通感一体即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Communication,ISAC),基于我们现在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通信能力),叠加上类似雷达的功能(感知能力),对周边的无人机、汽车或轮船等物体进行探测跟踪。是 5G-A的多维能力中重要项,实现高精度、高分辨感知。蜂窝移动通

信本身在室外具有优势,适合室外低空飞行器的探测。为实现通感一体化,需要改造地面已有基站,能够在通信功能上实现实时回传巡检测绘的高清视频以及飞控数据,在雷达功能上实现探测“低慢小”飞行器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且有望助力无人机进行辅助定位提升飞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基站覆盖率较高,不需要重复建设;2)基站通感一体的无线信号发射功率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3)使用的都是已授权的通信频段,无需另外划分频段,节约主贵频谱资源。

5.5G基站:

5.5G基站实现通感一体通过采用通威一体基站方式组建网络,确保网络及时更新、高效运行,通过 5G 通讯夏盖整个航道领域,实现更大上下行速率、更低传输时延,能够将感知信号、通信信号、定位信号,及时与后台进行交互,实现高效调度,同时也可以实现低空安防,包括入侵检测、无人机监管等。

通感基站Vs地面雷达,方案优势在哪?

1)与传统雷达探测的相比的话,通过5G+多基站协同探测方式可以缩小感知盲区,实现整个区域全覆盖,同时干扰也小;2)成本方面,无需单独做基础设施,只需增加一个面向空域的通信基站即可,部署快;

3)频谱资源,基站和雷达存在频谱争夺,最终还是按照运营商方式去做。

硬件升级:

通感一体架构

总体架构:低空网络需实现“泛在连接、全域感知、智能计算”三个目标,因此低空网络需要包含通信、感知、智算三个主要功能.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性能要求,为应用层提供多样化的通信能力、感知能力和智算能力。

1)频段:传统基站频段为2.6G-3.5G,实现5G+通感一体采用新频段,从而实现更高精度和更高传输效率:

2)网络架构:传统基站直接连接BBU;5G+在基站侧加入算控单元(BBU侧配边缘计算服务器),对信息做初步处理:3)通道数:基站采用更多通道,实现更大传输流量上下行。传统5G基站最高为单向64通道;5G+基站为128通道;处理速度&处理效率达到8-10倍提升。

4)方向面:面的提升,传统是做3个面,每个面64通道;5G+需根据实际覆盖情况去增加面的数量,目前为3-5个面。

单价提升+通道数增加,基站整体价值量大幅提升

通道数增加带来元器件侧数量同比例增加:1)天线振子:2)滤波器:3)功放。

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tiple-Output,MIMO)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MIMO 技术早在 4G 时代就被广泛应用,不过最多也就8根天线,在 5G中可以实现 128 根天线,甚至更多,因此也被成为 Massive MIMO,其全称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即人们常说的大规模列阵天线。

传统基站天线主要由辐射单元(振子)、反射板(底板)、功率分配网络(馈电网络)、封装防护(天线置)、电调天线控制器RCU 组成。而对于5G 天线而言,振子、功放、滤波器都集成到PCB上。

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案对基站天线提出更高要求。5G-A通感一体化 1)需要更高的频段(掌米波乃至太赫兹)。更宽的带宽、更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大规模天线可以使用精准的空间复用提升吞吐量,也可以使用超大规模天线的海量多径信息对需要感知的物体进行较为准确的感知。

2)需要升级通信塔为通信雷达多功能塔。要实现通感探测,并不是简单调整基站天线的朝向就可以实现的。5G-A的通感一体,需要自身 AAU(有源天线)能够提供独立的对地、对空波束。既包括通信波束,也包括感知波束。感知波束增加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业务压力。如何对基站高度、下倾角等参数进行规划,建立合适的 RF 模型,实现最优参数组合,是通感一体的主要挑战之一。此外,射频信号的自干扰、多站协同感知与精准同步、通感运算的算力满足等也是挑战。

pcb:

Massive MIMO 技术的运用促使 5G 基站 PCB 板量价齐升。一方面在 5G 高流量特性的要求下,对生产 PCB 板各种工艺指标的要求将更高,PCB 的用量和材料在 5G 时代迎来重大升级:另一方面 5G 宏基站内 PCB 板价值量约为 15104 元/站,4G 宏基站内PCB 板价值量约为 4692 元/站,在价格上有着非常大的提高

==================================

最近问5.5G的领导特别多,我捞干货汇报一下:

1)5.5G不是小修小补,是解决5G目前工业使用场景不足的最有效方式,核心场景在卫星通信和工业场景(包括车);

2)传输速率翻十倍,其中变化最大的环节是天线(使用量翻3-6倍),配套我理解价值量变化大的是工业交换机;

3)运营商买单,hw全面推动,我们从hw这两天多方印证,未来的需求量会很大,投资3-4年完成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

4)最受益标的:盛路通信(华为天线最核心供应商,明年20X)三旺通信(华为唯一工业交换机供应商,近期边际变化显著,明年30X,50%的年复合增速)两个公司都看历史新高

===================================

【ZS低空经济|通信组】5.5G商用元年已来,通感一体技术赋能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产业快速扩张,5G-A为低空经济提供多维保障。国家正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5G-A通感一体为低空监管提出了新路径,更强大的传输速率/时延/覆盖范围等性能也更好的支撑了低空通信活动。

5G-A更好支撑利用低空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等活动。受地形影响,低空通信/导航难度更高、气象条件更复杂,对网络连接的上下行带宽、业务时延以及网络的链路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5G-A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连接密度、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支撑无人机物流配送。

5G-A助力低空经济成果丰硕,多处试点已完成验证。2023年5月,中兴通讯完成了业界首条“5G通感算控一体化”低空无人机航线验证。2023年10月,中兴通讯完成了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组网验证测试,实现了从单点技术验证扩展到多站区域组网应用。2023年5月,华为实现了5G-A立体感知网在低空场景下的无人机航迹精准追踪等多场景验证,目标识别率达100%。

关注主设备(中兴通讯信科移动)、天线(通宇通讯盛路通信京信通信等)、滤波器(灿勤科技等)、射频(国博电子铖昌科技等)、连接器(鼎通科技等)、PCB环节,详情请阅读2024年3月11日《5.5G商用元年已来,新技术有望催生新场景》

====================================

5.5G时代将至,关注天线及射频产业链投资机会

为什么在当前时点关注5.5G?

10月10日,由华为主导的2023年全球移动宽带论坛在迪拜开幕,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华为正在努力将5G-Advanced技术带进现实,并将发布业界首个5G-A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据国际标准组织3GPP的规划,5.5G首版标准R18将在2024年上半年冻结,产业链即将迎来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期。

5.5G将带来哪些关键变化?

5.5G作为5G标准发展的第二阶段,将在关键通信网络性能上实现10倍以上的提升,达到下行万兆(10Gbps)、上行千兆(1Gbps)的峰值速率,以及毫秒级的时延、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这些技术指标的升级和创新旨在推动

RedCap物联、无源物联、通信感知融合等新领域的发展,5.5G技术有望在元宇宙XR、自动化工厂、智能驾驶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注5.5G时代天线及射频产业链投资机会

5.5G时代的技术升级主要通过对天线、射频部分的改进,以及软件升级的方式实现。1)为了实现10倍于5G的传输速率,5.5G基站的超大规模天线数量将进一步提升至192通道以上;2)由于天线通道数和信号性能要求的改变,单个基站对于滤波器需求量会相应增加,此外,6GHz频段下,滤波器和PA的材料或需升级。3)5.5G需要通过增加PCB导通层数提升数据转发处理能力,有望带动高速多层PCB需求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相关标的:盛路通信信科移动臻镭科技,8上海瀚讯天银机电、盛路通信、硕贝德国博电子信维通信武汉凡谷大富科技灿勤科技金信诺$盛路通信(SZ002446)$ $武汉凡谷(SZ002194)$ $中兴通讯(SZ00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