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伊利股份(SH600887)$ 5月16日,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巨头恒天然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战略调整,计划剥离其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品业务。
涉及安佳等多个知名品牌
这一决策涉及旗下多个知名品牌,包括Anchor(安佳)、Anlene(安怡)、Anmum(安满)、Fernleaf、Mainland、Kāpiti、Western Star、Perfect Italiano。
恒天然做出这一决定的背景是原料部分利润不佳,同时奶农股东的压力日益增大,这迫使公司重新审视其业务结构和战略方向。
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剥离这些资产将有助于创建一个更简单、绩效更高的合作社,让我们专注于我们的核心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并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恒天然并不是消费者及相关企业价值最高的所有者,撤资可以让拥有适当专业知识和资源的新所有者充分发挥潜力。”
作为变化的一部分,公司正在探索全部或部分剥离其全球消费品业务,以及已经整合了的恒天然大洋洲(Fonterra Oceania)业务、恒天然斯里兰卡(Fonterra Sri Lanka)业务的方案。
恒天然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公司,其牛奶出口量约占全球乳品贸易的三分之一。在2022财年,餐饮服务、原料和消费品三大业务板块为公司带来了234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965亿元)的营收。
全球首席执行官Judith Swales离职
在宣布剥离消费品业务的同时,恒天然还宣布了其全球市场首席执行官Judith Swales的离职。Swales在恒天然所负责的部门,年销售额高达170亿纽币。
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合作社战略方向的变化是Judith Swales考虑自己未来的自然契机。“自2013年开始,Judith开始涉足恒天然的澳大利亚业务,一直是恒天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合作社担任过各种重要的领导职务,并且是恒天然管理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Judith Swales将在合作社工作至7月底。
潜在竞标者都有谁?
在恒天然宣布剥离消费品业务后,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多个潜在的竞标者,包括全球知名的乳制品公司如Lactalis、Nestle,以及一些亚洲的机构如伊利、君乐宝、春华资本等。
Miles Hurrell表示:“我们收到了对部分业务主动提出的兴趣,现在正是考虑其所有权的好时机。”
然而,剥离过程中,恒天然可能也将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品牌共用的问题,像Food service中安佳品牌与消费品共用一个品牌,如何与未来的接盘者就品牌使用权进行谈判,或者是否需要重新启动新的Food service品牌,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较高,剥离将对在华产品组合带来影响,这可能会改变中国市场乳品竞争格局。
剥离对恒天然及全球市场的影响
恒天然表示,剥离范围内的业务约占公司总乳固体的15%,约占2024财年上半年营业利润的19%。剥离将使恒天然更加简单高效,更专注于核心的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
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强调,剥离的业务虽然都是伟大的业务,但恒天然的核心职能并不需要拥有这些将被剥离的业务。
恒天然预计,这次剥离过程至少需要12到18个月。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将任命顾问协助评估剥离方案,并强调在考虑方案时做出的选择,将取决于如何能最好地价值创造。剥离所得的净收益可能会用于恒天然的债务偿还、支持战略投资以及向奶农股东和持有人的分配。
对于恒天然而言,这次剥离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旨在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全球乳制品市场来说,恒天然的这一决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