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算题,不做高数题。—我所理解的价值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3

        18年入市,经历一年下跌,19年20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其实还是很舒服的。回头看,实际上从17年到20年的蓝筹白马行情,或者叫价值投资者行情,无非是披“价值投资之外衣”,行投机之实。

         与前几年热火朝天的氛围相比,尤其是今年,价值投资好像已经销声匿迹。价值投资者好像便成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越跌,越有价值”。这时,整个市场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面对A股的A字型走势,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怎么才能在市场上活下来,追求年化10-15%的收益呢。(20年的时候我可能会写25-30%)。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分享。

       记得归江说过一句话“金子再贵也有价,土豆再便宜也不会有人免费送给你”。这句话其实就道出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价值投资实际上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用五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就是价值投资。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在股市里金子和土豆没有现实中那么明显,很多人实际上还是把涨了的当金子,跌了当土豆。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便宜什么是贵。

       巴菲特说用合理价格买入伟大公司(金子),胜过用便宜价格买入普通公司(土豆)。实际上我们普通人的能力圈有限,而且投资是前瞻,是看未来的,有时候连公司领导人都未必看对,所以,分析公司实际上是做高数题,你可以设置很多指标,比如腿长(roe高),眼睛大(业绩增速高),但是最终实际上找出来的是千里马还是癞蛤蟆都未可知。

       那么第一个问题很难解决,那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便宜什么是贵。这里我想先说一下我的结论,就是20pe。

        一说这个指标,可能很多又要哈哈大笑。前面你刚刚说了,指标没有用,又找了个最没有用的pe。为啥我说是20pe呢,因为我阅读无论是巴菲特,格雷厄姆,还是国内的李杰,风生水起,归江,包括早期的林园,都是对pe有要求的,通过静态pe,去看前瞻pe,然后展开分析。综合一下他们的分析方法,设置20pe为一条线。具体偏差多少意义不大,但是心里要一条看不见的线。用这条线加上预测未来增长率,计算三年后的回报率。

         这里注意,我是说所有公司,不管是高大上的生物医药计算机,还是开超市的,做化工厂的,不分高低贵贱,统统20pe。因为前面说了,金子和土豆在二级市场不是特别好判断,因为涉及未来。另外,即便是金子价格高高在上意义也不大,A股波动很大,最终不一定能赚到钱。

         另外一点也要注意,这里设置便宜和贵的这条线是20pe,没有设置成5pe。这说明并不是pe越低越好,不然容易陷入低Pe陷阱。如果一家公司5pe,分红10%,还在继续下跌,可能最终证明是道旁苦李。过犹不及,分红率过高其实也值得警惕。因为毕竟企业的价值最标准的定义是:企业存续期内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不是一个公式,这是一个思维方式。

         炒A股看pe就是一个笑话。你看看海控,你看看银行地产保险,你看看腾讯,你再看看旅游股,张大眼睛看看每个周期里的赛道股。我想,这应该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想法。这里,我想引入林园的观点,他说只看嘴巴股相关的企业。其实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智慧。因为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圈的,你认为你有的能力圈,有可能的赶上了上涨周期。林园说了:你们都比我厉害,但是最终比我厉害的又没有几个。

          大家特别容易受那些一年十倍的人影响,实际我之前羡慕嫉妒过,现在慢慢变成了平常心。一家企业一年赚十倍其实在它的存续期内计算价值的时候影响不大,同理,一个人一年赚十倍对他长期投资影响也不大。巴菲特、林园这种长期复利就是20%,这是常识。所以,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容易理解的还是消费类企业,可能这算是高数题里仅有的简单题吧。举个例子,比如我买入的伊利实际上现在24pe,但是预计年底会变成22pe,加上分析它的历史水平和未来增长率,我愿意多等一年它就变成20pe了。都说港股极端,但是港股给蒙牛的估值可不算低,这也值得我们思考。

        只有长期稳定经营的企业,pe才有意义。如果能看懂海控,银行,地产保险,或者腾讯,当然可以买。但是我们真的可以看得懂吗?前几年分析银行一个重要指标是0.8pb,保险要看PEV,现在好像没有人说了。这篇文章的核心不是说低于20pe就能买,二是不要买入高于20pe的公司(或者自己设置一条线,30pe不是不行),但是从历史上看,这条线越高,你最终收益率可能会越低,这和你买入短期赚不赚钱没有什么关系。

        前几天看了一个评论说,历史上买入50pe以上的公司,盈利的可能性只有5%。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的来源,但我相信大概率是对的。至于那些一直涨的公司怎么办,那我们就当它不存在好了,实际上我们这些人和他们在一个市场里玩得是不同游戏。

       市场的本质是供需,企业的本质是竞争,投资的本质是前瞻。大家都认为自己买入的是好公司,学习巴菲特,但是最终是千里马还是癞蛤蟆,需要陪伴,也需要跟踪。买的“好”,也不要买贵了。$伊利股份(SH600887)$ $云南白药(SZ000538)$ $长春高新(SZ000661)$ 

全部讨论

2022-07-31 14:53

只能说你入市的运气好,熊市或者低位的时候接触市场。大部分人是牛市后半段或者顶部接触市场,当然能拿长线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