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红包落地!覆盖1800万辆乘用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近期,关于以旧换新的利好政策落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业内专家预测,这一政策将催生数百万辆新车的销售需求。

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相关行动方案,紧接着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正式向公众公布了这一重要政策。两周后,4月26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又火速出炉,引发了行业内外的热议和关注。

该细则明确了补贴范围和标准,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自细则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底,只要消费者报废了国三及以下排放的燃油乘用车,或是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即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值得关注的是,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最高可获10000元补贴,即便是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也能获得7000元补贴。

本轮“以旧换新”三点超预期

回顾来看,政府曾两次出台汽车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均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财政部等10部门联手打造《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最高补贴1.8万元,成功淘汰了约60万辆老旧汽车,拉动了高达647亿元的新车消费。2020年,政府再次针对特定地区的老旧柴油货车加大淘汰力度。

如今,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登场,三大亮点引人瞩目。

首先,补贴力度空前,总额不设上限。自政策提出以来,终端观望订单明显积累,预计5月起将迎来购车热潮。

其次,政策精准定位,补贴主要面向“国三及以下”燃油车和6年以上的电动车。据统计,这两类车型的保有量分别超过1600万辆和117万辆,超龄车型车主的换车意愿强烈,定向补贴能够精准催化销量增长。

最后,国家与地方补贴的叠加效应,加上车企的积极响应,有望形成强大的市场共振。目前,多地已出台配套补贴政策,与国家级补贴形成合力。而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在积极跟进,推出自己的优惠措施。

中央及地方深度联动

目前,地方政府已针对本轮政策进行了积极响应。上海自1月1日至年底,个人用户购买纯电动小客车新车,报废或转让名下旧车,即可享受一次性高达10000元的购车补贴。

山东烟台则推出新一轮乘用车消费券政策,对在市内购置新车并完成机动车注册登记的个人消费者,根据购车金额发放不同额度的消费券补贴。福建省省级财政一季度安排3000万元用于汽车促销消费活动,福州联合重点车企开展百亿补贴置换政策。漳州、三明等地通过云闪付App平台进行申报审核,提高购车补贴兑现效率。

与此同时,重庆、宁夏、江苏南京等地也紧随其后,推出各种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重庆提供2000元至3000元的市级财政补贴,宁夏银川提供最高7000元的新车补贴。南京则发放1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叠加1000元/辆的额外补贴。

从地方政府一系列反应来看,本轮政策与以往相比,在力度与范围上都有升级。而且相较于过去商务部、财政部等通过消费券形式推动的做法,此次政策则更加偏重实效,用真金白银来给予消费者实惠。

此举或可平衡出口压力

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增速迅猛。在这个关键节点,推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其意义非同小可。

从国际局势来看,近期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手画脚,抛出所谓的“产能过剩论”。他们指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因政府补贴而“产能过剩”,并以低价倾销海外,试图影响他国经济。这种论调虽然站不住脚,但无疑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出海造成了打压。

同时,据中国联通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出海态势分析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73万辆,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然而,白皮书也指出,尽管出口量庞大,但我国汽车出口额和出口量占比仍相对较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应运而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迎来显著提升。同时他也预测,这轮政策可推动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200万辆。因此,这轮政策除了会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下国内车企面临的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