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龙头遭“五连问”!去年净利首亏,拐点何时出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牧原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1108.61亿元,同比下滑11.19%;归母净利润为-42.63亿元,同比下降132.14%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董琳

受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002714.SZ)在2023年首次出现年度净亏损。

作为行业龙头,牧原股份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及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已有养殖产能约8000万头/年;共投产10家屠宰厂,投产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

年报数据显示,牧原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61亿元,同比下滑11.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为-42.63亿元,同比下降132.14%;扣非后净利润为-40.26亿元,同比下降130.90%。

具体到业务上,该公司2023年养殖业务和贸易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082.24亿元、30.2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9.62%、45.13%;屠宰、肉食业务营收为218.62亿元,同比增长45.79%。

针对牧原股份2023年报中所披露的多项财务数据,深交所日前向该公司下发年报问询函,从货币资金与负债、核心业务收入及成本、存货价值、固定资产、关联交易等五个方面提出问询。

二级市场上,截至5月14日,牧原股份股价收于47.68元/股,当日总市值为2606亿元。

2023年牧原股份主要会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公司流动性受关注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牧原股份的债务压力及流动性风险,成为此次深交所关注的重点。

截至2023年末,牧原股份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310.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11%,较上一年末增加7.75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0.23,同比下滑25.81%;短期负债金额为469.29亿元,同比上升60.9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为86.51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货币资金方面,2023年末,牧原股份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94.29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金额为56.53亿元。期末该公司应付账款金额为234.63亿元,其他应付款金额为110.92亿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结合公司营运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持有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金额同时较高的原因与合理性。并且,还要求该公司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虽然目前牧原股份尚未对监管问询进行公开回复,不过该公司在此前的投资者调研会上曾表示,自2023年以来,牧原股份一直秉持着稳健增长的经营策略,并不断优化负债结构。公司在融资端保持畅通,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主要银行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末,公司整体银行授信额度超过950亿元,尚未使用授信额度超过300亿元。债务成本方面,公司贷款利率整体下降,除部分原有贷款利率略高于4%外,整体贷款利率在4%以内,其中新增贷款利率降至3.75%左右,保持较低的融资成本优势。

生猪养殖业务成本与同行差异较大

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业务成本也是此次深交所问询的重点之一。

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该公司销售生猪6381.6万头,其中,销售商品猪6226.7万头,仔猪136.7万头,种猪18.1万头;生猪养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2.24亿元,同比下滑9.62%,毛利率为2.92%。

在成本端,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主要由饲料、职工薪酬、药品及疫苗费用、折旧等构成。公司2023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约15元/kg左右,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问询函中提及,2022年,牧原股份饲料中豆粕用量仅占7.3%,约为行业平均水平14.5%的一半;2023年,该公司饲料中豆粕用量进一步降至5.7%。监管认为,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业务中的饲料结构与同行存在差异。

据此,深交所要求该公司结合饲料结构、饲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情况、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化分析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牧原股份在年报中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部分提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聚焦“提效减量、开源替代”,在需求端压减豆粕用量,在供给端增加替代资源供应,公司积极向行业共享公司核心技术,推广低豆日粮应用。2023年,公司和西湖大学合作,聚焦合成生物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开展攻关。与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河南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聚焦豆粕减量替代和其他生物基产品。

一季度业绩仍承压

进入2024年,牧原股份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好转。

从销售情况来看,2024年1—3月,该公司共销售生猪1601.1万头,同比上升15.64%,而从生猪销售均价来看,猪价进一步走低,销售均价为13.97元/kg。在此情况下,牧原股份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62.72亿元,同比增长8.5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9亿元,同比下滑98.56%;实现扣非净利润-23.87亿元,同比下滑90.62%。

对此,牧原股份方面表示,2024年出栏量增长带来营收的提升,但2024年一季度生猪价格同比有一定下降,此外由于冬季疫病造成养殖成绩下降以及春节期间有效销售天数少,一季度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阶段性上升,导致亏损。但从整体来看,公司一季度虽然出现亏损,但头均亏损在收窄。

好消息是,4月单月牧原股份销售生猪545.0万头,销售收入为91.53亿元,销售收入同比、环比均有小幅上涨。当月该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0元/公斤,同比上涨4.22%,环比上升3.93%。

对于2024年生猪价格走势的判断,牧原股份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对今年的猪价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整体价格表现较去年更好一些。在供给端,当前行业能繁母猪已降至合理区间,2024年生猪供应量预计将低于去年;在需求端,随着经济稳中向好,2024年需求量预计将有一定上升。

机构也认为,市场行情有向好趋势。国盛证券表示,5月行业出栏节奏和体重或回归常态,供应下降和乘数效应的减弱,或支撑猪价反应和合理的供需定价逻辑,景气趋势有望再度确立。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在生猪养殖行业成本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只有成本优势显著的集团企业才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