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幕!钱变少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原来M1(狭义货币),是可以减少的…

嗯。4月的金融数据,总结一句话是:

消失的信贷、消失的社融、消失的M1,以及消失的房贷。

但别急着悲观,仔细剖开数据背后,也在为经济复苏酝酿着能量。

新一轮降准降息留下了操作空间,超额储蓄有待转化。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最新金融数据。

首先是,4月的M1、M2的增速,其中M1增速直接跌至“负区间”,为-1.4%,M2增速跌破8%,为7.2%,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M1代表的是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M2代表的是M1加上单位定存、居民存款等。

M1下滑的速度超过了M2下跌的速度,二者剪刀差扩大,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缺乏信心。

但为什么说是史无前例?

上一次M1增速为负的时候,还是在2022年1月,但那是疫情。

再上一次呢?35年

同样地,历史上,M2增速也从未跌破8%,一直都是高速运行的。

增速下跌未必是坏事,只能说明,我国的货币调性,已不再强调量的增长😎

这个我们得适应,估计接下来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是社融。

社融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也就是企业借钱的渠道。

按以往的经验,4月是信贷投放小月,但没想到也是负数

4月的社融增量为-2000亿,同比少了1.42万亿。

负数意味着实体经济整体贷款的需求放缓了,甚至提前还款的比新增贷款的多。

历史上,上一次社融增量是负数的时候,还是在2005年10月,此后社融增量长期为正,且一路走高。

鉴于社融增量大幅下滑,社融存量增速也去到了新低,4月末的存量增速仅为8.3%。

社融少了,到底是哪里少了?

单看4月,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同比去年都少了800-5000亿不等。

过去社融增量靠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撑着。目前来看,社会主体贷款、政府融资的情绪都不高。

今年前四月整体看,社融增量少了3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少了1.7万亿、政府债券少了1.02万亿。

这导致整个社融增量走势放缓。

人民币贷款少了上万亿,谁的锅?

央行称,前4月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增加8134亿,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

央行没说的,猫崽替它说了:住户贷款增量同比少了6555亿元,企事业贷款增量同比少了1万亿。

贷款热情不高,还贷倒是很猛。

比如住户中长期贷款,也就是通常说的房贷,上个月为-1666亿。新增房贷为负数,只有一个解释了:

新增房贷少于还贷。

按照今年时间已经过了1/3来计算,今年新增房贷的情况,还是不如去年。

众所周知,这和房地产调整的大背景有关。

上个月,住户存款其实减少了,而且减幅还不轻,单月减少了1.85万亿,同比多减了6500亿。

居民存款下滑,一方面和提前还贷有关。

另一方面,也和近期银行调整高息负债的策略有关,如招行民生银行停发大额存单,居民转而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追求收益。

截至今年4月末,住户存款余额为145万亿,人均存款余额仍有10万。

如果超额储蓄能转化为经济动能,经济复苏,应该也会很吓人吧。

毕竟我国296万亿的存款总盘子里面,居民存款就占了49%。

所以,扩内需才是王道。

接连触底的金融数据,也预示着,救市空间更大,后市反弹也会更大。

今天上午,财政部就决定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万亿。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放水”,集大资金办大事。

鼓励资金流入长期项目,如基建和科研创新,从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早在上月底的430会议上,就提出“要靠前发力落实已确定的宏观政策,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超长期特别国债如此迅速落地,可见国家智囊团已经在想办法了。

换句话说,这个数据,是好事。

一个是挤水分。

二个是知道情况了,才会有动作嘛!总比不知道情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