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3

父母老一辈,也包含部分小城市年青人(房价低),仍持有传统结婚财产观:
1. 结婚就是一家人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防人之心=算计鸡贼,既伤感情也没必要;
2. 小伙子小姑娘个人优秀(学历工作等)是主要因素,加之父母普遍高估自家孩子,经常出现的画面:上千万现实家产差距(北京1套房),对方父母轻易以一个硕士学历,或10万年薪差距,甚至<颜值中上>,就抹平了,还觉得门当户对;
3. 年青夫妻靠自己奋斗,天空才是极限,目前的家产差距,未来很容易追上。

以上这种传统观念,在老一辈和小城市很有市场,但一线城市90后早已清醒,因为基础坍塌了:
1. 低离婚率:结婚默认就是一辈子家人,在这个前提下确实财产都不是问题;
2. 时代红利房价低:普通市民靠自己努力能买房和改善,老一辈当年对房价并不绝望;
3. 贫富差距小:张家教师李家工人,家产又少又没差距,相互防着没必要。

一线城市90后面临的现实:
一、离婚率
1. 2022年全国离婚率:43.5%,连续多年飙升;
2. 就这飙升数据,主要还是相对保守的80后贡献;可预见用不了几年,等90后成离婚主力,离婚率轻松超50%;
3. 量变引起质变:当多数人(超50%)最终会离婚,那未婚人的思考方式彻底改变了,结婚时假想和谋划都是以离婚为模版,不相互算计财产才怪;
4. 为啥还要结婚:恋爱分手率更高难道不恋爱了吗?把婚姻从神坛上请下来,心态放平就当一场经历,开心就继续不开心就离,是当今全世界的趋势。

二、房价
1. 一线城市房价上天:普通市民已绝望,祖产1-2套房就是全家的命;一不小心弄丢,再也赚不回来了,全家要退出市区甚至退出一线;
2. 女方生育补偿:加个名字动辄几百万家产,这种方式在一线显然已行不通;说难听点,撞死5个北京人仅值1套90平(2022均价),普通女生育价值早已不值半套房;更何况离婚率这么高,要拿补偿是否等生孩子之后呢;
3. 房产份额加名:一旦加名字哪怕1%,对应权利都一样(买卖/居住/户口等)麻烦无穷;并且离婚时,法院很可能因此多判女方一些份额。

三、贫富差距大且固化
1. 外地和一线:例如,河北和北京同样是小康家庭2套房,家产却是鸿沟级差距,普通人几代也抹不平;
2. 一线普通人和中产:女方陪嫁1套小房400w,男方出1套婚房1400w,粗看门当户对,细看双方家庭也是一辈子抹不平的差距;
3. 以上两种情况,结婚时财产隔离清晰没问题,一方试图混合沾染对方家产,那基本会一拍两散;
4. 当今一线城市:学历贬值比通胀还快,名校或硕博按斤卖,90后个人的优秀程度(学历收入等),女方的生育价值,在巨大且固化的财产(房产)差距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不同地域和家庭,对这方面认知有偏差,往往高估自家儿女,低估一线城市财产鸿沟,是造成婚前博弈破裂的主因。

最后给<想结婚的>一线城市90后建议:
1. 无论男女,富裕方保护好自家祖产,天经地义不丢人,一旦丢了再赚回来难如登天;那些说算计的人,本质是Ta自己鸡贼,占不到便宜就恼羞成怒;
2. 生育补偿:结婚时双方家产隔离清晰,有钱各自买房,谁也别沾谁;男方承担婚房和婚礼大头,年收入也要高于女方,这已是间接补偿;生孩子后额外再给,具体方案婚前可以谈清楚或写下来;
3. 婚姻大事自己拿主意:尤其小地方父母学识和思维落后,对大城市子女的人生,乱干预瞎指挥,踩得坑还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