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
回复@-单程票-: 你可能误会了投资。现在最需要的投资是:第一,养老、医疗、教育的公共投资;第二,居住投资;第三是基建投资(比如最迫切的地下管廊投资)。你觉得,这样不好??当然,问题是,第一这几件事,不现实。只有第二第三还比较现实。//@-单程票-:回复@当理性来敲门:很难理解您还主张国内加大投资.......
不管是政府投资,还是私人投资,如果没有经济效应,最终都会变成一堆烂账。而且政府投资更是加大了分配的不公,腐败的温床。之前的坏账,烂账,教训还不够深刻?
国内老龄化已经很严重了,没必要如以往那样追求高增长了,政府少插手,让市场说话,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千万别再搞出个多少万亿出来,对普通人来讲,那是灾难。
你出了国,有可逃的地方,对国内的普通人来讲,逃无可逃。
引用:
2024-05-13 09:28
M2、M1同比下降。投资不发力,一切都很难。我们的经济体很独特,二十年前就是投资驱动型,今天依然如此。中间有十年左右出口驱动带来了很大贡献,然而投资驱动依然是绝对主力。目前状态下,很长期内都不可能指望消费发力。所以,就看投资什么时候真正发力了。投资发力了,经济活力就起来了,股市、...

全部讨论

05-13 12:25

我应该没误会您说的投资,您说的应该是在困难时期,政府加大对社会发展托底投入,以及城市基础建设。以代替私人资本的缺位。
我个人认为第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管对个人,还是政府来讲,超出收入的享受最终都会不可持续,会造成灾难式影响。
科技发展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税收多了,相应的公共福利必然会提高。
而不是反过来。
第二,在花钱这方面,政府能少介入就少介入,能交给私人的,就交给私人,政府最好是不要直接插手任何具体经营。
国内的问题就是之前太多政府花的钱已经太多了,养的人太多了,给自己的福利发的太多了,以至于社会承受不了。
国退民进,托底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保障,平衡不同阶层财富分配,土地户籍也就是人和地的解放,太多的事情需要改革。
而政府加大花钱,是最坏的方式。当然,如你所愿,我认为他们接下来就会想方设法这么干。

05-14 08:00

要相信人性。看下重复建设的公路就知道。以前时有相对低的劳动价格,与出口可以抹平,大规模投资的影响。看下现在50%以上税收与财政都是事业,与公务员工资。谈什么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