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天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涨价去库存,其实是玩笑话,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买涨不买跌,炒股也是一样。
涨价去库存的早版本是指16-17年那一波,但是那波实际上是货币化棚改,给棚改居民发了大量货币,类似于美国给居民发钱一个道理。直接助推了一波。
所以涨价去库存只是玩笑话。

热门回复

冷知识1:2019全国大多数地方房价是下跌的,我就不贴图了,尤其是二手价格。
冷知识2:三道红线2020下半年出台是个常识,不存在什么内幕消息。
冷知识3:大多数房企2021年上半年、2020年下半年都在大举拿地,原因我就不说了,可以看看土地成交额,也可以看看房企自己半年报表。
各有各的见解是正常的,但人与人的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而不是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就要恶语相向,你觉得我在放屁就要冷嘲热讽。
言尽于此。

其实2021大屯地(明显加大投资力度)有三红的功劳。。三红只是规定贷款增速,并不是禁止拿地。当时大部分房企都认为供给侧有关门的趋势,增速限制后弯道超车变得更难了,同时还有两集中——集中供地、贷款集中,再叠加2021火爆的销售,大部分,或者说几乎全部都在大手笔拿地。
包括稳健的四大央企也是一样的,报表里都有。
当然现在很多人用后视镜说房企都是2b,从结果来看他们很对,但是他们说的时候已经有结果了,不是么。

应该不是,21年很多房企应该都是陆续减少拿地了,21年上半年可能还比较少,到21年下半年已经很多都意识到严重性,停止拿地了。不过确实有些头部,刀头舔血,认为自己头部,可以淘汰后面的。
唉,其实我东家还是意识比较早的,但是可惜的是高周转,吃不住。我和同事聊过,卖的越多,死的越快,实际上直接停摆,拿着资产硬拖,能拖成14年佳兆业这种才算重生。当然条件肯定不允许。但是应该不至于资不抵债。
实际上现在很多烂尾楼,保交房,其实是变现的拉长时间,把部分资产拖到价格回复一些,实现资抵债,但是房企股权归零。

我其实真实想要反驳的是这种言论,找问题主次不分。
房企是责任主体
总包是胁从(之前有个总包的业内,他其实认识到了这点)
金融机构是助涨杀跌+部分胁从
监管机构是大部分的睁一眼闭一眼
回复@止疼片: 降降价,亏损点该熬过去的也过去了?你是不是房地产行业的?降降价?请问资不抵债的降价是什么玩意?庞氏!//@止疼片:回复@我就看看不睡话:其实这波灾难缘于银行的断流,房地产的行业调整本来如果没有银行断流,可能没这么困难,降降价,亏损点该熬过去的也过去了,本来呼吸就有点困难,没想到银行直接把脖子掐住了,不死都难啊

各有各的见解是正常的,但人与人的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这点我是认同的,非常认同。如果你觉得我是恶语相向,冒犯了你。
我在此,向你道歉。

关于1:我的表述和你是一致的。【2、16年起到18年上班的那一波全国性的上涨,是一二三四五线全面上涨。18年下半年经过短暂调整后,19年上半年一些核心城市开启了新一轮上涨,但是当时已经割裂了,因为很多其他城市已经不涨,甚至下跌了。【用股市来说,大量的票已经下跌了,但是核心股抱团股还在涨。】】
关于2:我仅仅是表述,真是的情况应该是20年下半年,而不是所谓的21年年中掐脖子。甚至可以说从16年、17年之后,房住不炒,就一直在收紧,只有20年因为疫情在5-10月份是放水的,而后其实又开始收了,在21年2月是明显收紧,而且不限于地产。【1、仅从你觉得21年才开始,说明你应该是行业外的,实际上20年的时候大家就清楚了三条红线,部分早的房企,20年下半年和21年年初就停止拿地了,开始收缩。比较迟的是21年下半年,甚至22年停止拿地的。】
关于3:我也说明了,关于拿地,我也说的很明确,部分早的房企,只能说很多房企根本无视三条红线。但是确实有一些房企在20年下半年,21年上半年停止拿地了。我的东家就是21年上半年停止拿地的。【1、仅从你觉得21年才开始,说明你应该是行业外的,实际上20年的时候大家就清楚了三条红线,部分早的房企,20年下半年和21年年初就停止拿地了,开始收缩。比较迟的是21年下半年,甚至22年停止拿地的。】
最后,我并没有对你冷嘲热讽,而是我通过你的表述,认为你是行业外的,或者在行业内接触的并不深。

没有吧,只是劝你一下,看到你怼疼哥了。真是没必要的,和气生财

我东家可能是非头部的民企,危机意识还是强点,但是大势之下,一点点提前量根本不够。
但是融创万科等那确实刀头舔了。
恒大就是垃圾,不用说了。17年18年的时候恒大的商票,那可真是“有口皆碑”。
碧桂园其实砍的也很凶,跑的猛,撤退迅猛,不愧是高周转祖师。

[捂脸][捂脸][捂脸]单纯的市场演化罢了,不至于那么罪恶。有钱赚大家蜂拥而上,比如现在的电动车。没钱赚都避而远之,现在的房地产就是。中间出现贪腐问题也是正常的,有光才有影子。
这个帖子说的是合成谬误问题,预售收紧这个事可以在很多时候做,他为什么在最难的时候做?
没有意外,也没有部分朋友认为的“迟到的正义”,仅仅是主管部门甩锅式纠错,“出了问题别找我,我做到了”,就这样,跟良心发现没关系。
这个东西对不对咱不说,但显然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东西不让卖,卖了不给钱,给钱不让拿走,现金流全断了吧。
就结果而言,就是产生了更多的爆雷和烂尾,而这些本应有序退出,先完成交付使命。
至于不放按揭我就不多说了,这个要是也能洗白夜市一门技术。

哦,你说我怼这个止疼片啊。
那个可是真的,我非常要反驳的。
完全的不懂,找问题找错地方了,给房企洗,那真的是没边谱。但凡找几个房地产行业内的中高层以上,要是有觉得房企清白,那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