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信息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2

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理性、客观、冷静、公正、独立地分析所获取的信息,才能有效的用于投资研究与判断,否则对于投资行为只有负面影响。

雪球上的每位对于自己个人持股、判断、能力都是偏乐观的,这是投资行为学所验证过的。关注过多的信息,甚至更多无用的信息,加上不切实际的研判,才导致经常性误判,无论是市场与公司,乃至估值的计算,反映在投资业绩上不尽如意。

比较实用的信息更多来自于行业与公司的报表,过多的受新闻媒体,甚至所谓的自媒体,片面、幻想般的猜测,还有人听信于意图不明的研究报告,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人。

投资行为应该是看估值,也许无法精确计算,大致正确也可以,10倍Pe或几年业绩的平均10倍Pe,大致可以获得年化10%的收益,这总是大概率的。一个投资组合加权平均20倍Pe,寄希望于年化5%收益率是理性的,太高反而是幻想。至于强调成长性,20%的成长性大约可以支持20倍Pe,能保持如此成长性的公司有几家,又能有多久的持久性呢。

单一公司的波动性,叠加市场波动的随机性,当然可以获取幸运的成果。运气经常有,却不会复制下去。每个行业的估值方法均不同,能够把握多个行业的股神有多少呢。巴菲特今年给减持苹果公司,还有一个完美的解释,说是为了避税,而苹果公司高企的估值,巴老却只字不提。

反过来看,长时间的低估,有那么一些上涨,收点上涨便鸟兽状逃之夭夭,立马将估值抛之脑后。以涨跌锚定于中短期波动,而不是将行情锚定于估值的波动,终将随波逐流。

不能正确的处理有限的信息,不如少接受信息,免得自寻烦恼。

全部讨论

茶叔睡这么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