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股东的信》笔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公司治理

1、信息披露

核心:完整公平披露信息,不要有选择性;CEO少预测盈利,不准且可能用会计手段达成目标。

建议:远离弱会计公司(会计假设不合理);注脚不清晰(不想让你懂);少鼓吹盈利成长预期。

2、董事会与高管

1)控股股东担任公司管理层,做出的决策更能符合长期利益。

2)优秀管理层工作出于热爱,并享受杰出成就带来的喜悦。

3)提升客户体验,削减不必要的成本,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就会变得更强。

4)预防>治愈

3、企业变化的焦虑

1)如果你发现自己上了一艘长期漏水的船,那么,换一艘船所花费的精力可能比修补漏洞更富有成效。

2)管理杰出抵不过大环境基本面恶化(参照近年的地产行业)

结论:顺势而为,行业衰败不要寄希望于反转。(以纺织业与报纸业为例)

4、社会契约

社会公众与公共服务公司存在社会契约,理想状态是均能履行责任实现双赢。

5、由股东决策的公司捐赠方法

1)我们坚持认为,除了那些明显对公司有利的捐赠外,公司的慈善行为应该反映股东的偏好,而不是公司高管或董事的偏好。

2)如果公司有可用于慈善的钱,应当首先捐给那些与公司运营相关的慈善事业。

6、高管报酬原则

1)股票期权应当与公司的整体表现相关,所以应该授予负整体责任的公司管理层。

2)CEO们深谙此道,知道每派发一分钱股息,就会降低手中期权的价值。

3)股东和管理层期权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管理层期权没有资本成本。

7、风险、声誉和失察

1)我们可以承受金钱额损失,甚至损失大笔金钱,但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甚至一丝一毫也不可以。

2)CEO和CFO给审计师支付报酬并决定去留,这个机制不利于审计师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