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单季度净息差估算方法--以招商银行三季度财报为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8

前期,上市银行陆续发布了三季度财报,各项经营指标增长停滞,作为银行业的重要核心指标净息差也呈现出三个季度连续下滑趋势,严重影响了银行业当前经营业绩。作为一名投资者,持续关注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和产生原因,可对当前银行业经营困境和后续经营策略有全面的认识,为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获取银行业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指标数据,拟从各上市银行三季度报表中抄录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数据,期间发现除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外,绝大多数银行并未公布季度当期净息差等数据,数据的缺失影响了净息差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那么如何获取上市银行未公布的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数据呢?

破题的思路来源于招行谷子地在雪球于2022年12月28日发表的《财报大侦探之净息差还原大法》,作者通过对资产收益率、净利差、付息负债成本和净息差等公式的推理,实现了银行业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数值的测算还原。

下面我就结合对《财报大侦探之净息差还原大法》的理解,围绕生息资产收益=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净利差=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付息负债成本=利息支出/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净息差=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等计算公式进行分解和估算。

一、 分解推理

(一)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

在生息资产收益计算公式中,想要合理估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就必须要预先完成季度当期利息收入和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等数值的计算,现按照5个步骤完成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的推算方法分解。

步骤1:计算季度当期利息收入。其公式为当期利息收入=季度累积利息收入-上个季度累积利息收入,两项数据均可在财报中抄录,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利息收入。

步骤2:计算季度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其公式为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净利息收入/净息差,公式中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可在财报中抄录,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步骤3:计算季度累积生息资产收益。其公式为季度累积生息资产收益=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公式中利息收入可在财报中抄录,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已在步骤2求出,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累积生息资产收益。

步骤4: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其公式为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季度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季度累积天数-上个季度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上个季度累积天数)/两个连续季度天数差。公式中两个季度的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可按照步骤2计算,季度累计天数按照日历自然天数计算,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步骤5: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其公式为季度当期资产收益=季度当期利息收入/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将步骤1、4的数值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率。

(二)季度当期付息负债成本

在计息负债成本计算公式中,想要合理估算季度当期付息负债成本,就必须要预先完成季度当期利息支出和季度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等数值的计算,现按照5个步骤完成季度当期付息负债成本的推算方法分解。

步骤1:计算季度当期利息支出。其公式为当期利息支出=季度累积利息支出-上个季度累积利息支出,两项数据均可在财报中抄录,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利息支出。

步骤2:计算季度累积付息负债成本。其公式为付息负债成本=生息资产收益率–净利差,季度累计生息资产收益率已求,季度累计净利差可在财报中抄录(部分银行未公布),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累积付息负债成本。

步骤3:计算季度累积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其公式为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利息支出/付息负债成本,公式中付息负债成本已求,利息支出可在财报中抄录,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累积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步骤4:计算季度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其公式为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季度累积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季度累积天数-上个季度累计付息负债平均余额×上个季度累积天数)/两个连续季度天数差。公式中两个季度的累积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可按照步骤2、3计算,季度累计天数按照日历自然天数计算,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步骤5:计算季度当期负债成本。其公式为季度当期负债成本=季度当期利息支出/季度 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将步骤1、4的数值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负债成本率。

(三)季度当期净息差

在净息差计算公式中,想要合理估算季度当期净息差,就必须要预先完成季度当期净利息收入和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等数值的计算,现按照2个步骤完成季度当期净息差的推算方法分解。

步骤1:计算季度当期净利息支出。其公式为当期净利息收入=季度累积净利息收入-上个季度累积净利息收入,两项数据均可在财报中抄录,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净利息收入。

步骤2:计算季度当期净息差。其公式为当期净息差=季度当期净利息收入/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将步骤1和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环节步骤3的数值代入其公式,可得出季度当期净息差。

二、 公式计算

为了让估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季度当期计息负债成本、季度当期净息差等步骤更具体化,选取招商银行2023年已公布的二、三季度报表数据(详见下表),结合上述公式分解步骤,估算出相关数值。

(一)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

1.计算季度当期利息收入=2811.75-1873.34,得出数值为938.41亿元。

2.计算季度累积生息资产平均余额=((2811.75-1188.89)/2.19%)×(365/273),得出数值为99075.70亿元。之所以乘(365/273),是为了转换成年化数值,与年报数值统一口径,下同。

3.计算季度累积生息资产收益=(2811.75/99075.70)×(365/273),得出数值为3.79%。

4.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99075.70×273-98564.38×181)/92。得出数值为100081.68亿元。

5.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938.41/100081.68)×(365/92),得出数值为3.72%。

(二)季度当期付息负债成本

1.计算季度当期利息支出=1188.89-783.38,得出数值为405.51亿元。

2.计算季度累积付息负债成本=3.79–2.07,得出数值为1.72%。

3.计算季度累积付息负债平均余额=(1188.89/1.72%)×(365/273),得出数值为92415.21亿元。

4.计算季度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92415.21×273-92382.70×181)/92,得出数值为92479.16亿元。

5.计算季度当期负债成本=(405.51/92479.16)×(365/92),得出数值为1.74%。

(三)季度当期净息差

1.计算季度当期净利息收入=1622.86-1089.96,得出数值为532.90亿元。

2.计算季度当期净息差=(532.90/100081.68)×(365/92),得出数值为2.11%。

(四)数据比较

为了更好对比估算数据与财报公布数据差别,现将上述估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季度当期计息负债成本、季度当期净息差等有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具体见下表。

如表中所示,各项估算数值与财报公布数值非常接近,季度当期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和季度当期负债成本估算数值有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计算过程中均按照报表中小数点后两位取值计算,造成计算精度与招商银行公布数值有些许偏离,但也足以证明上述公式推理测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季度当期计息负债成本和季度当期净息差结果参考意义很大,并进一步验证招行谷子地的银行业季度当期数值估算方法有效。

三、 技术实现

按照上述推理过程,虽能够估算出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数值,但由于计算过程繁琐且复杂,不利于后续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为此,我基于Python语言,利用Pandas库,实现了数据清洗、计算、输出等过程自动化,极大的简化前期的复杂过程,下面将按照2个步骤简要介绍技术实现过程。

步骤1:获取数据源。理杏仁(网页链接)提供了上市公司丰富的财务数据,数据源拟从该网站获取,数据导出功能也简单直接。具体操作流程为“登录理杏仁网站>>>在搜索栏输入某上市银行>>>点击财报制图菜单栏>>>确定起始结束时间周期>>>点击数据显示设置>>>选中利息收入、净息差、利息支出、净利差等项目>>>点击导出CSV(时间竖排-升序)>>>自动下载数据源”。

步骤2:导入数据运算,并生成图表。将导出的数据源.csv文件放入预设文件夹内,使用Python读取文件,并进行数据的清洗、计算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数值(具体源代码下载链接:网页链接),并输出excel文件和图表。

上图基于python语言运算并生成的招商银行近十年季度当期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及净息差等数值图表,其中蓝线为当期生息资产收益、橙线为付息负债成本、绿线为净息差。

通过图表,可观察到招商银行近十年的净息差变化趋势,负债成本上升和生息资产收益下降,不断挤压净息差的上升空间。

四、不足之处

(一)数据缺失问题。估算季度当期计息负债成本、净息差等数值的条件是银行应每个季度都连续公布季度累积数值,但实际情况是兴业银行等部分公司并未每个季度公布,导致估算季度当期计息负债成本等数值存在局限性。

(二)数据精度问题。数据源的准确性是获取各项数值,并展开分析研究的前提,选择数据源一定要多校验数据,如理杏仁网站提供的兴业银行2020年三季度显示利息支出为负数,影响计算结果,需进行人工调整。

五、谈谈收获

之所以大费周章查阅资料和分解推理净息差等项目的估算方法,前期原因是为了满足当时的好奇心,想从季度当期净息差与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预判未来1年的变化趋势;中期随着阅读《财报大侦探之净息差还原大法》等文章,勾起了想搞清楚各计算公式间的勾稽关系的想法;后期是想把自己的学习理解,尽量简洁明了、有逻辑性的用文字表达清楚,所有才撰写此篇文章。

过程很艰辛,利用空闲时间写文章和代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获很大,主要集中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是在理解方面。有些事看似简单,但真要试着去说明白,才发现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作为一名小白,在写的过程中,好几次因一个问题不解又衍生出其他问题,说明在写之前理解还不够透彻,还是有好多环节没有搞清楚。

二是在表达方面。自己理解到位,不代表能讲的清楚,更不能代表写的明白,净息差等项目的分解估算本就推理过程繁琐,导致在写的过程特别绕,期间曾反复调整文字表述方式和文章段落章节,目的是简单明了,把这件方法让不懂的人也能够看明白。

三是在逻辑方面。Python语言仅是上学时因参加竞赛所学,现时隔多年又重新捡起来学、写、调试,痛苦是必然的,但当代码运行不报错,输出数据和折线图如预期时,内心成就感十足。

四是在认知方面。显然,数据分析远不止如此简单,净息差和生息资产收益、付息负债成本的影响分析也不会如此片面,后续将会继续学习相关知识,争取再出一篇关于银行净息差研究的文章。

最后感谢@ice_招行谷子地在期间的指导

$招商银行(SH600036)$ $宁波银行(SZ002142)$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2023-11-21 19:56

兴业银行Q3利息支出为负数的问题已经处理,有数据问题欢迎反馈。

2023-11-22 19:57

知识总是留给爱钻研的人

2023-11-21 20:04

搞这么细也就是个会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会计投资都能赚到钱。就像卖高端酒的经销商很多赚不到白酒股票的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