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逻辑究竟会不会被证伪?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6喜欢:6

持有赛力斯超过半年了,说实话持股体验不是很好,不过因为一直重仓,所以一直在思考赛力斯的逻辑,现在做一些简单的分享,不涉及销量等数据,单单只是逻辑的思考。

1.FSD的刺激:为什么华为不能给赛力斯唯一的爱 特斯拉公司新一代的智驾方案(纯视觉方案),是视觉学习+算力的结果,当前问界的智驾方案相比特斯拉我认为是落后的,其区别大致相当于波士顿动力和optimus的区别(来自闷儿的蜜老师的类比)问界后续的车型也一定会加入AI的视觉智驾的方案。接入大模型是必然选择,因为corner case的数据标注模式,理论上来说永远无法真正实现智能驾驶,类人眼的视觉模式叠加激光雷达的数据标注作为辅助会成为新一代的智能驾驶方案(激光雷达是一定要有的,因为在复杂路况中不可或缺)。 今年Tsla 1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几乎全部用到了自动驾驶上,最新推出了99美元/月的自动驾驶订阅,自动驾驶会在美国加速,国内也肯定会跟进的!这个到头来还是看华为的表现,国内没有可以和华为相比的技术团队。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广泛的赋能众多车企是华为自己的利益诉求,作为目标志在突破智能驾驶技术的华为公司,需要更多在路上跑的车来收集足够的数据,数据越多收集的越快,越有利于智驾的发展,因此从华为的角度来说,不仅要有问界(问界路上在跑的车仅仅几十万辆,不支持华为对于行车数据积累的需求),还要有其他三界,也需要Hi模式,甚至奥迪奔驰丰田,来者不拒。智驾的增强反过来对于问界的行车体验显然是好事,越来越智能的自动驾驶只会加速鸿蒙智驾的份额。

2.问界对于华为的重要性 怎么定义问界产品? 电动车× 智能驾驶√ 对于消费者来说,车好不好卖需要的仅仅是华为的技术赋能么?当然不是了,华为的品牌赋能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很重要。品牌的赋能又体现在稀缺性和认可度,很明显,国民品牌赋能的汽车,热度当下最高的是小米汽车,但是小米汽车的产品力尚有待验证。而认可度最高的就是问界,其他几界与问界的距离简直如天堑般巨大,再行推广出一个受到认可的问界第二,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新形成的品牌认可,等于现在华为把品牌的赋能50%给到了问界,剩下的三界要争抢接下来剩下的50%的爱,何其困难。

3.当初买入赛力斯的逻辑是买一个“唯一性”的逻辑,现在没有了唯一性么? 其实汽车行业并不需要一个唯一性,作为支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二,就像房地产行业一样当初形成万科保利华润碧桂园若干家巨头,是不妨碍他们各自成长的,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期待赛力斯成为一家像特斯拉一样的企业。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当下中国的汽车牌桌上的玩家,赛力斯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对于一个仍然在高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的自主产业来说,有自己的地位就足够了,依然可以看好赛力斯成为一家领军的车企。

4.关于小米汽车的冲击:一定是利空吗 我个人是非常欣赏雷布斯的,且不说他的车怎么样,我也没开过,我觉得大概率不会差。雷总作为一个企业家对于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能力无人能出其右。小米这波给电车带来的流量是现象级的,直接表现就是外溢到了极氪的订单,直接利空的是合资燃油车,而非电车。汽车市场是一个超大的市场,规模要超过手机市场,小米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玩家,但是带来了巨大的破圈效应,背后其实是对于赛力斯,或者说电车的加速替代油车有助推作用。

各位看官老爷们喜欢的话#给个赞吧!

#赛力斯#

全部讨论

“当前问界的智驾方案相比特斯拉我认为是落后的”,不要你认为,特斯拉连激光雷达都没有,你凭什么认为问界落后?大模型不是万能神药

04-15 00:56

刚刚看了最新的特斯拉在美国的自动驾驶的表现。哈哈哈哈哈哈。

04-15 15:11

待在山里看山,永远找不到路

04-15 09:31

你是不懂车的,关键还是不懂人,可怕的是认错人!

04-14 21:02

后面三界比不了问界的地方,第一智能驾驶的用户心智已被问界占领,这是很重要的。第二,后面三界纯电版居多,当下增程式依然热销,认可度高,有优势。再往后半固态,全固态出来,跟上即可,水涨船高。目前半固态,全固态,技术已经成熟,产业链还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厂家不会轻易推出,前期重金铺设的产线,边际收益还在提升,当递减时才会推出半固态,目前红利还没吃完,太早推出只会接刀高昂的成本,价格太高市场不认可,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赛力斯目前依然有想象空间,国内站稳脚跟,国际市场还很大。

赛力司目前、短期、长期就三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影响权重各不相同。华为+增程+suv,目前的地位和短期(1-2年)核心要素是增程+suv这两个因,不是说华为因素不重要,是在短期不是决定因素。长期华为的因素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