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投资底层逻辑持续记录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2回复:3喜欢:3

$中国巨石(SH600176)$ 自上次周期景气至今已两年有余,虽然从公司到机构到散户普遍强调巨石的周期成长属性,但资本却似乎并不认可,股价的走势更符合周期股,从惨淡的交易量也反映当下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和观望态度,闲来无聊记录一下持股巨石的底层逻辑,供日后复盘。

1、 中国巨石主营业务非常聚焦,就是玻璃纤维,玻纤行业的壁垒其实非常高,主要体现在生产玻纤的窑炉一开十年才能回本,之后需要冷修,再之后才产生利润,但这时的利润就是纯利了。对于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等待十年,同时还要面对行业内其它已经熬过十年的前辈们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如同价值投资,是没有多少人可以耐得住这种寂寞的;对于替代者,玻纤本身就不是一种必须的原材料,只是因为其不高的价格而又有比较优异的性能,不断成功替代别的材料,当前看还没有一种合适的材料可以替代玻纤;对于上下游,巨石在行业内的优势非常明显。

2、 玻纤行业其实是一个苦行业,因为其本身致力于打开应用场景,替代别的材料,所以在应用场景被打开后,会吸引很多眼馋的企业,造成行业供给泛滥。加之玻纤没有统一标准的大市场,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而一旦供给出现问题,新进入者又不能一下停窑,只能硬撑。而巨石的战略也非常明确,就是不断降低成本。之前尝试过打价格战,但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并不明智,贸然的进入者被打的没有退路后,就会变成逼急的疯狗,最后大家都没有好处。所以巨石也学乖了,就算行业不景气,也不会通过压价来打压对手,大家只要有别的办法自然就会退出,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新应用场景被打开,二是景气的经济带动下游需求增长,这样体面的退出带来的结果就是周期会比较长,对于投资者持股体验非常糟糕。

3、 玻纤连续高温的生产方式能耗、排放较高,在双碳背景下对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要求更为严格,小企业能耗、排放指标获取更加困难,也就是说,未来可能会出现行业监管更加严格的举措,这会带来行业阵痛,但对龙头来说却是提升市占的机会。实际上2017年的那次高景气就是由于国内环保督察淘汰落后产能带动的。

4、 复盘历次中国巨石跑出超额收益的股价表现,可以发现股价表现领先于玻纤价格变化,基本同步于供需关系改善,即库存变化(抛去故意改变库存的影响)。

5、 有人担心因为玻纤的周期属性,随着整个行业的需求不足,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下滑。实际上,随着每次新应用场景被打开,公司的利润底都在提升。2020年公司利润24亿,2021年随着新能源应用公司利润暴涨至60亿,虽然2022年有所回落,但回到2020年的水平基本很难,所以用席勒估值也并不科学。

6、 巨石的净资产为296亿,对应当前市值为566亿,有人说玻纤旧设备没有价值,很少有玻纤厂家会去合并其它小厂,所以玻纤厂家的清算资产其实没有价值,不过我判断资产价值的标准还是资产是否可以带来现金流。巨石更偏重高端产品,而且比例越来越高,如果巨石说要退出市场变卖家当,我觉得是会有大量买家的,这里面一定有我们看不到的商誉和无形资产。除非是玻纤被替代,以后没人用玻纤了,上述观点不成立。

7、 做个小小的假设:如果当前持有巨石10万股,价值140万,巨石每年分红10派5元,公司股价每年跌10%,每年的分红进行再投入,10年后会怎么样?20年后呢?答案是10年后持仓市值变为164万,20年后变为456万,这是在不考虑中期分红和送股的前提下得到的结果,实际如果考虑上这些因素结果可能会让你目瞪口呆。

8、与$中材科技(SZ002080)$ 玻纤业务的合并应该是利好多于利空,虽然公司一直强调竞争对手的重要性,但更高的市占比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的停滞不前,管理层才是更重要的因素。因此,只要条件合适,合并是一定会完成的,这个作为投资彩蛋,不必过于纠结和期待。

9、企业领先者保持优势肯定不能坐享其成,更需要企业高效、创新等核心能力的优势,刚开始通过降本形成规模,利用规模优势继续降本达到领先,然后就是领军整个行业不断开拓新的场景,这是巨石当前最紧迫的事。

全部讨论

2023-07-04 11:27

这是一个托吧!大家注意注意注意细看一下几年的收益变化别被骗十年八年

2023-07-02 12:33

奇葩逻辑

2023-07-02 12:24

玻纤的壁垒并不高,看看全国玻纤企业都在扩产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