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4喜欢:1
$通威股份(SH600438)$ 论坛里的很多人感觉没抓住重点,总认为这轮产能出清里,把其他大头干倒闭就能迎来曙光,然后开始新一轮上涨。嗯,这么想倒也没错,只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产能出清后,能否出现一个或两个真正的寡头,整个行业能不能抬高壁垒阻挡想要进入的新玩家?只有这样,光伏整个行业才能有序发展,避免恶性内卷。否则的话,打个比方就算隆基,中环等这种大头倒闭了,如果整个行业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那以后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一定会有新的玩家加进来,然后接着卷,然后新的隆基,中环又出来了,然后最后又是大家都没饭吃,循环往复。

全部讨论

我有个疑问:硅料产能建成的新玩家,现在亏本停产,等硅料价格上去,从解封生产线到产出并达产合格硅料,需要多久?

05-04 15:48

真正好的投资时机绝不在当下,通威也不一定就是那个好的投资标的,因为目前来看,谁能活下去尚未可知,虽然通威的成本控制的很好,但战线拉的太长,一旦全线吃紧就很容易出大问题。真正好的投资时机应该在于行业内开始有大量产能出清,比如倒闭了一大批小玩家,就连大头也开始倒下,大量的库存出清的时候。下注活下去的,资产负债表健康的,成本低的标的。我判断这次内卷残酷的程度会到行业前十的公司倒闭3到5家甚至更多。所以,通威会不会是其中之一呢?我希望是不会。

05-04 21:32

产品同质化,且品牌几乎没啥溢价。
行业竞争或许永远都处于激烈对抗中,破局的关键可能就是技术大幅进步,以质取胜,成本为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且在颠覆性技术出现时可以利用资本优势,快速跟进
类似于台积电的路,科技企业高光寿命都不会太长

通威是最不诚实的那个,嘴上说不打价格战,但扩张最猛。

05-04 15:39

在中国基本上制造业不可能出现垄断,就是反复的周期

产能出清是痛苦的,尤其是经过从高潮到低估,且产业的壁垒相对较低的背景下。

05-04 16:32

参考白色家电,不可能出清,可能会形成几个头部企业;
价格不可能再大涨,回归正常利润率。

05-04 15:38

下游组件各家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这导致了通威往下游伸手拉长产业链的行为不是明智之举。因为你一定是要跟其他家打价格战的,所以通威做组件在内卷阶段一定会亏钱。以前还能通过硅料和电池片补贴组件,现在硅料和电池片也要开始亏钱了,就导致全产业链都在亏损,建的越多亏的越多。那谁又敢拍着胸脯保证通威最后就一定会活下来呢?说实话我目前完全看不到希望,是对整个行业都看不到希望。最痛苦的时候还没到来,这一轮的产能出清残酷程度是历史上没有的,而且目前来看还看不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