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创新药,被低估的大单品魔力

原创 越学习越贫穷 越学习越贫穷 2024-04-30 08:30 江苏

在中国,创新器械和药,最大的区别,是出大单品的能力。尽管1类新药的研发费用、周期远高于三类器械,但从销售上限角度,药的回报率更高。器械里最火的TAVR,启明+沛嘉+心通,23年三家合起来收入才12亿。这怎么和动辄卖到10亿的创新药比?

天天说创新药竞争激烈,其实整个医疗领域除了华药等少数品种,哪个品类竞争不激烈?竞争越激烈越需要搏高回报。既然大家都承受着临床失败的风险,那成了会所嫩模,败了工地板砖,岂不快哉。

一、大品种的盈利能力、动能的边际效应超出想象

无论一级还是二级,长期以来,对大单品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大单品价值的认知,不够充分。举2个简单的问题:

1、同为三期阶段,按非常可实现的销售预测口径,一款能卖到10亿的药和一款能卖到5亿的药,前者估值应该是后者的多少倍?

2、已上市产品,1款年销量在30亿的创新药,与1款年销量在10亿级别的创新药,与1款年销在5亿级别的创新药,在定价一致的情况下,三款药的盈利能力分别是多少?

问题一:简单按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效应,考虑国谈,稳定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和50%,假设能卖足13年,10亿药的利润总和是5亿药的3倍。请注意,这是非常理想的假设,现实情况的差距比3倍大得多!


越是大单品,公司越有信心快速堆销售,销售人员也愿意加入,达峰越早。越是大单品,销售人均产出更高,销售费用率更低,且销售团队稳定性也更好,许多小产品卖着卖着,公司就把团队解散了。在生产方面同样如此。

biotech来讲,5亿小单品大概率只能license-out,或者找代理商。对投资人来讲,在上市前五年,2款药物在财务上的表现,差异比3倍更大:小药实现盈利更晚、利润率更薄。

大药代表着病人更好找,小药对应的罕见靶点/分型,找病人更难,还得借助NGS。在真实世界中,5亿的小药也许永远无法达到模型里40%的盈利水平。

由于5亿药品实现利润的大头主要在第6-13年,如果用NPV折现,2款药品价值差别会更大。如果仿制药冲击提前2年到来,保护期没做到13年,大药品早已赚的盆满钵满,5亿药呢,那真的哭瞎了。

大药达峰快、费用率更低,收回投资成本确定性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但在一级市场,biotech到了III期,公司估值都在20-40亿区间,哪怕艾力斯2019年11亿那轮,和当时一众18A的pre IPO轮相比,估值也差不多。

问题二,用药企眼光看,20亿、10亿、5亿单品,盈利能力在8:3:1左右。也就是说,1款20亿大药的盈利能力,是5亿小药的8倍。30亿大单品呢?30亿大单品,那就更夸张了,盈利能力可达到5亿小药的15倍

除了盈利能力,海外BD也是如此,大单品爆发力更强,更容易获得巨额首付(诚益、百利天恒、普方),而罕见病药物,目前的bd交易可参考案例非常少。

二、大品种适合赌赛道

促使小越写这篇文章的动力,无疑是艾力斯的年报、一季报利润超预期,股价1年涨了3倍。

对于这么一只关注度极高的票,人人皆知,非小肺、三代EGFR出大药,而且竞争格局优秀,依然能走出这样的走势,说明市场对伏美替尼的价值认知不足。

药的销售额=分子本身价值*销售杠杆。有的pharma销售能力很强,可以让只能卖5亿的分子,卖到30亿。而对艾力斯而言,能卖到30亿,绝对说明伏美本身是个高价值的分子。

在临床数据解读充分、卷到研究员都是phd的时代,艾力斯依然能持续打破预期,这和A股的研究风格有关:惯于1、对热门公司清纯,2、对冷门公司不敢得罪。

做大药的热门公司,覆盖的买方卖方都很多,大家努力找平衡、对齐预期,谁也不敢给太乐观,达成了显不出自己水平,达不成反而尴尬。观点分歧极大,部分投资人坚持异见获得超额回报,类似于但斌、张坤之于茅台的例子,在创新药二级却很少见。

而做小药的公司呢?许多biotech,做的药从突变频率看就是小药,但这类公司是主流啊,不能得罪,卖方给的预测反而不敢过低,不然老登董事长一怒,血流千里。

那么多biotech为啥要去做小药?做小药看上去审批更快、竞争不那么激烈,做大药专利保护的更紧、绕开更难。在立项的时候没有谁对谁错,但二级最终给了答案,整个创新药板块的回报,是大药公司引领的,比较下艾力斯百利天恒和创新药ETF的表现:

没错,大家都知道大单品好啊,但其实又不清楚到底有多好,大单品一直被低估。小单品上市公司多,能体现工作量,却总是被高估。

百利天恒的药,同样的大单品逻辑,有实力同时开3个III期。反思下,对白月光,确实是有点过于偏爱,以后一定改正。

真正有价值,值得被分析、被投资持有的创新药公司,很少。一二级都是如此,在临床数据不明时,大家都在赌。而大药,值得赌赛道:

不少一级机构复盘,对于三代EGFR,其实应该做类似于互联网的赛道投资,全都下注。当时艾森、艾力斯2家,投资机构基本没有重合(有人说公司不允许?really?高瓴2个btk都押注了)。

足够大的市场,2家都投,有什么错呢?出一家就是能赚回2家的钱,管他失败的是哪家呢?

最后的最后,看看艾力斯的一季报:7.4亿销售,销售费用3.13亿,税前净利润3.14亿。注意,伏美替尼上市才3年整。

全部讨论

04-30 13:27

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