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58回复:263喜欢:45

1)万润新能 发行价299.88元 超募51亿
保荐机构:东海证券 破发63%
2)华宝新能 发行价237.5元 超募52亿
保荐机构:华泰证券 破发62%
3)索辰科技 发行价245.56元 超募15亿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 破发25%
4)日联科技 发行价152.38元 超募24亿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 破发12%
5)禾迈股份 发行价557.8元 超募49亿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 破发10%
6)义翘神州 发行价292.92元 超募38亿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 破发50%
。。。。。。太多太多。。。。。。
网上刷到的帖,有些感慨,没有去统计核实,但这种现象确实一直存在。
股市的深层次改革开放,必须正视一些制度性弊端的拨乱反正。A股最严重的,就是融资功能畸形放大,而投资功能虽然天天保护但没有落到关键的实处,长期下来严重削弱。融资端的利益侵占太厉害了,投资端的风险就会逐渐累积,长期而言,资金的供不应求就会越来越严峻,市场长期持股的信心就会越来越低,市场文化就会无奈的选择投机博弈成为主流,大多数基金包括QFII等各类所谓的机构投资者,虽然无一不是自诩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但实际上却是逐步被同化为另类的大散户,频繁换手十分常见。
投资资金的量,很重要的,譬如港股,都全球估值洼地的祖宗了,没有量,9.7日(并不是个别现象)竟有27%的股票0成交。这种边缘化的背景下,做空就会比做多更容易赚钱,低估就成了普遍现象;投资资金能否具备财富增值效应,更重要,譬如A股,散户长期赚钱的十不存一,很多基金有时短期业绩剧烈波动,但长期业绩乏善可陈。只要有了财富增值效应,资金活水就会源源不断,量也就上来了,但这些需要一个前提,融资端的抽血不能太猛了,长期失血,就市场整体而言,无论如何去郑策刺激,最多也就是一波脉动,然后又会陷入低迷,无法长期向好,走出长牛慢牛的大牛市。
完善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但只要正视根本问题,不断地去努力改善,前途总是越来越有希望的。这一次的措施,破发、破净大股东不能减持,破净公司不能再融资,自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但一直以来,关键还是看配套细则、看具体落实与执行。
最后还是再次提醒自己,其实投资的只是公司而已,并不是市场,公司研究才始终是最重要的,但估值水平,客观而言,还是市场起到更多一些的作用。

目前,无论A股还是港股市场,一方面估值水平比较吸引人,一方面有了强力郑策刺激和预期的支持,系统性风险已经明显下降了(创业板指数的风险释放,自己认知仍然不充分),当然过去几年个股分化非常严重,而且不论如何时候,都会有许多个股,自己认知都是风险巨大的。实际上因为能力圈十分有限的情况下,90%以上的个股,对于自己来说,都只是风险而不是机会。

本来,大约16%的股息头寸,或许会更耐心地守候、比较更好的机会。现在,可能会快一点地变成股权了,祝自己好运吧。

精彩讨论

润清92023-09-10 10:15

过去的5年,A股ipo2000多家,1年400家,250个交易日,日均约1.5家。现在排队的700多家吧。
为什么排队上市?为什么ipo总是堰塞湖?为什么大小非即使冒违规风险仍然减持屡见不鲜?
专栏里随意的几个举例,说明了根本:太暴利了!对应于整个市场,那就是源源不绝的持续抽血,猪厕治后力度明显加大,因为不干预了,更加随心所欲而前赴后继。
融资端的扩容,即使没有风声也是滂沱大雨;投资者的保护,一直都是风声大雨点小。
对股市制度设计、融资kpi导向的弊端进行拨乱反正的深改,触及灵魂、触及庞大既得利益集团,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海里下定决心,才有可能坚定持续并贯彻落实下去,这是国情。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个长期超级乐观、近几年躺平收息、未来开始有些激动预期的老兵大叔。

润清92023-10-07 11:04

A股最受争议IPO公司真的来了。他就是浙江国祥。
该公司将于10月9日开启网上申购,每股发行价高达68.07元,募集资金23.84亿元,超额募资金额达到了16亿元。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祥),浙江国祥曾经历连续两年的亏损,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2009年,公司卖壳华夏幸福。
多年以后这家不要脸的公司又来IPO圈钱了,而且也被一帮不要脸的人同意圈钱!竟然可以“五同上市”“重复循环上市”:同一家公司、同一帮人马、同一种业务、同一个商标、同一个交易所,上完了市,退市,卖壳,原高管又买回,又来上市,可以2次上市,又IPO圈钱23.84亿,第二次IPO融资也是第一次IPO融资的10倍多,原公司董秘身价突变20亿!
……刷到的,没有核实,不想关心,只是觉得有些悲哀,828新闻稿很好,贯彻落实很难,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总是阻力很大;类似拨乱融资额为政绩kpi、反正投融资端必须动态平衡的深改,更是触及灵魂,太难了。

睿智投资者2023-09-11 11:44

二十年前在香港一家美资投行工作。我们银行亚洲区的老大后来成为香港财政司司长;银行中国区的老大后来成为港交所CEO。
香港市场的问题由来已久了,大家都知道,但是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最近几年的变化,包括中资巨头的二次上市、中美冲突、美国加息和外资撤出,都加剧了这些问题。
所以前几天看到现任香港财政司司长说降低印花税作用不大,感觉很好笑。因为无论怎么开会研究,都不存在什么一揽子的完善方案 - 一代代前人也都研究过。解决问题都是在一定制约条件下,一步步推动的,然后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A股这边就是很好的例子。出了这么多重磅政策,但是现在看来,市场还是不温不火。因为市场有自己的规律和逻辑。
但是另一方面,港股很多情况其实在成熟的美股一样存在。比如老千股、千股无成交等等。这些都成为大家吐槽港股的话题。美国有粉单市场,也是老千股,没有连续成交,几乎都是垃圾;中概股集中暴雷的OTCBB,也是大把垃圾,成交极低。很久前买卖一只OTCBB股票,我一个人的交易量,占了全天成交的20-30%。这只股票就是后来“扬名天下”的北京科兴。
至于大家抱怨的分红时间,美股也是除权和支付分开的,而且通常也有较长的时间。比如我有的几只美股,都是除权后4周才付息。

润清92023-09-09 09:52

你是关注我的球友中,学习能力比较强,也静得下心,愿意认真独立思考的,希望以后可以看到一些,你的公司分析帖,互相学习进步。
这两年我的股息到账后,都是“一看二慢三通过”的心态,因为认知是:国外与美欧西方角力,国内房地产市场积重难返,经济压力比较大;A股港股总体疲软,自己盈利却比较大,老兵居安思危思维,总是稳住再积极防御的心态。不怕袒露心声,我对累积涨幅巨大的股票,几乎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这些年在努力进化中,更多的专注于公司的真实内在价值而非股价,但还是坚持一个度,不会忘记弱者思维,不会忽视市场风险。
另外,美股高高在上,总觉得风险巨大,一旦狼真的来了,对港股的冲击究竟如何,自己也是心中没底。现在自己的投资全部在港股,仓位84%实际上是很高的,这个市场的奇葩以及跌起来不需要理由也没有底线,体会是越来越深了,港股只要你有钱,从来都不会没有机会的,太多太多严重低估股,简单的生意眼光股权思维,是不足够的,还得要努力去避开一个个的估值陷阱。

大唐V小军2023-10-07 11:25

到底是什么样的势力,能在几亿股民众目睽睽之下明目张胆的抢钱,中国的股票3000点都贵太多太多了!!!

全部讨论

2023-09-10 10:15

过去的5年,A股ipo2000多家,1年400家,250个交易日,日均约1.5家。现在排队的700多家吧。
为什么排队上市?为什么ipo总是堰塞湖?为什么大小非即使冒违规风险仍然减持屡见不鲜?
专栏里随意的几个举例,说明了根本:太暴利了!对应于整个市场,那就是源源不绝的持续抽血,猪厕治后力度明显加大,因为不干预了,更加随心所欲而前赴后继。
融资端的扩容,即使没有风声也是滂沱大雨;投资者的保护,一直都是风声大雨点小。
对股市制度设计、融资kpi导向的弊端进行拨乱反正的深改,触及灵魂、触及庞大既得利益集团,难度之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海里下定决心,才有可能坚定持续并贯彻落实下去,这是国情。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个长期超级乐观、近几年躺平收息、未来开始有些激动预期的老兵大叔。

2023-10-07 11:04

A股最受争议IPO公司真的来了。他就是浙江国祥。
该公司将于10月9日开启网上申购,每股发行价高达68.07元,募集资金23.84亿元,超额募资金额达到了16亿元。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祥),浙江国祥曾经历连续两年的亏损,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2009年,公司卖壳华夏幸福。
多年以后这家不要脸的公司又来IPO圈钱了,而且也被一帮不要脸的人同意圈钱!竟然可以“五同上市”“重复循环上市”:同一家公司、同一帮人马、同一种业务、同一个商标、同一个交易所,上完了市,退市,卖壳,原高管又买回,又来上市,可以2次上市,又IPO圈钱23.84亿,第二次IPO融资也是第一次IPO融资的10倍多,原公司董秘身价突变20亿!
……刷到的,没有核实,不想关心,只是觉得有些悲哀,828新闻稿很好,贯彻落实很难,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总是阻力很大;类似拨乱融资额为政绩kpi、反正投融资端必须动态平衡的深改,更是触及灵魂,太难了。

2023-10-11 15:06

【证监会: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板块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中证金牛座)
……资本市场现在连自己都不怎么能支持得起了,又要准备3000点保卫战了,老爷就说说,什么时候能让它休养生息一下呢?海洋养殖业都会有禁渔期,知道不能竭泽而渔……30多年来,国企解困、民企发展、万众创新、共同富裕、现在是突破重围科技自立自强而且是高水平的……融融融,各种千钧重任在肩,不是它不想崛起,实在是骨瘦如柴茕茕孑立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所谓,空有雄心壮志千万丈,无奈失血过多精疲力竭路漫漫,呜呼,其可叹哉!

2023-09-11 00:30

即使休戚与共,未必志同道合
投资非常个性化,诉求千差万别
同样的郑策,芸芸众生,各自理解
独立思考、客观、理性、务实、不极端、不争吵
希望明天更好些

2023-09-10 21:54

我他妈的都怀疑证监会被利益集团绑架了,共产党在哪里?

2023-09-13 11:03

看了一眼盘,创业板指还是破了824低点;闽台有新政亲上亲,厦门金门、福州马岛同城化的提法,有新意,实效当然待观察、需时间,这是一门水磨功夫…10多当地股涨停;内房股活跃,恒大融创约3倍了,财帛动人心,还好,平常心壁上观,短线暴涨的方式,自己总是不看好的,资金博弈主导,看的是信心指标,能否真正成就大底;这些日子以来的心境波动明显,数次有按捺不住的做波段目的的冲动,仍然没有卖也没有买,还是耐心多看看,国庆长假后再做打算。

2023-09-22 11:05

交易所长假安排:9.29Fri~10.8日sun
港股通好像是提前两天关闭,唉,这个港股市场啊,8年前就给我一个石器时代、原始森林的感觉,至今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之前猪哥发帖说过在股市亏钱的原因:一类不认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把股票当做交易筹码,一个类认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是买错公司或者买贵了!
认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制度抱怨会很少,主要是买股票就是买生意的一部分,市场就是提供一个交易价格,价格中不包含任何企业信息,所以不太关注市场!更多关注企业还有安全边际,就是不仅企业不错,最重要还要便宜,这样才可以赚钱!像买贵了可能很多年也不赚钱甚至亏钱!巴菲特说现在在股市赚钱其实更容易有一个原因是了解公司的信息更方便了!
关注市场的主要是不认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我在新西兰认识一个在赌场发牌的华人,他说新西兰赌场很规范,要求很严格,但是他干这些年认识的只要长期在赌场玩的,都是亏钱的!有个广州的老哥在新西兰二十多年,赌了一二十年基本亏光了所有!看来对把股票当筹码的人,把亏钱算到股市是否规范也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2023-10-04 11:31

同样是上游资源,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的股价,线性的暴涨暴跌,强烈的周期特征。
去年底60万/吨,目前15万/顿网页链接,这个行业自己一无所知,供应端(储量、分布、产能、成本)没有概念,需求端小白的信息,新能源车发展迅猛,应该不差吧。
主要是市场表现,赣锋例,2019.9~21.9月,两年4至130,30多倍;2021.9~23.10月,现28.5,两年跌约80%,ing中,何时见底企稳不知。升时波澜壮阔,跌时惊心动魄。
无所事事,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