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遇到你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2
1、看看$百济神州-U(SH688235)$ ,如果不采取BD形式,1亿元,想出海还要再加一个零。
2、“生长激素的营销受合规(政策)影响大”,体制内的马董总算说了实话,比那个嘴炮王靠谱多了。
3、2024-2025年研发出50个新产品(含新增适应症),其中有多少个创新药产品?
2023年医药全国研发费用前十排名第十位$君实生物-U(SH688180)$ 支出研发费用19.37亿,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28.88%,但是仍比2022年研发投入(23.84亿)减少了18.8%,不过君实在2023年研发成果显著,旗下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得FDA批准上市,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鼻咽癌或者单药用作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这是国产首个获批进入美国市场的PD-1药物,在中国创新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长春高新(SZ000661)$ 要不要向它学习一下(首先把研发费用再增加一点,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再提一提?)

热门回复

我看它$长春高新(SZ000661)$ 转型搞医美比搞创新药还靠谱一点。计划高大上,最终营收还是靠妇女(医美)儿童(家长)奉献。

给你们科普一下,BD,全称是Business Development,直译过来称为“商务发展(拓展)”或者叫“业务发展(拓展)”。BD,通常就是指国内药企找国外拥有技术背景,或者商业背景,或者金融背景的企业(以上三者兼而有之更好)合作,共同搞新药研发及商务开发。一般想出海的企业都会设BD部门,其主要的职责包括出海新产品的专利许可和购买,市场合作、兼并、收购,出海战略规划等。BD一般都会签订商业协议,订好新药相关管线开发的责任、投入与分成,不是找几个外资股东入股就叫“BD”的。$长春高新(SZ000661)$

现在这年头你觉得啥研发投入是很好的赛道呢?下一个超过PD1热门靶点的事是?君实有没有me better?创新药企研发投入的本质还是要带来回报收益,没有商业化成功的创新药企都是耍流氓,不是投入多就是好的,君实民得维投入8.8亿,不少了吧,看看回报,再牛逼的药也不值得做这个研发投入。我不是说你吹捧哦,我是觉得你对君实抱有的期望有点不切实际

不是。其实君实在2023年市场开发做得还可以。君实生物商业化产品有3款,2023年共计收入15.03亿元,特瑞普利单抗贡献了最主要营收(9.19亿元)。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最早上市的PD-1四小龙成员,虽然销售额落后于同类产品,但回温信号明显,继2022年45%的涨幅后,2023年又同比增加了25%,另外君实生物PD-1海外上市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非常不容易。
研发费用占比高一个基于$君实生物-U(SH688180)$ 的商业模式,第二个和整个创新药行业不景气(投融寒冬)有关。

讨论已被删除

我没有吹捧$君实生物-U(SH688180)$ 的意思,事实上我也认为它的商业开发在四小龙里面最差。不过就是这么一吊车尾的企业,创新药研发投入和商业开发也足以秒杀即将转型东北生物科技龙头企业的$长春高新(SZ000661)$,……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算是行业内的人。

本来现金就少,秒杀别家的研发费用,那不是死的更快?关键还研发了个寂寞,毛成果没有

那跟再之前比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年4亿,第二年超10亿,现在还比不过上市第二年就是2020年[裂开]和黄报了海外销售业绩上市一个月破1500万美元,君实到现在屁都不放一个就知道个大概了,大家都在寒冬,友商间比比吧,别再说四小龙了球球了,而且信达也就晚批一个月吧,第一个批说到现在那就是现在没东西说了,康方复宏和黄再鼎人家都赶超了

最大为啥对这么多医药企业都这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