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一场5000亿辛苦戏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1喜欢:26

工业富联最近火了。

先是股价大涨,从2月到3月多次涨停,3月8日市值就涨停到逼近5000亿人民币(前两次涨停分别在2月19日和3月4日),开年以来已经接近翻倍。当然,有涨就有跌,3月12日又跌超了5%。截至发稿前(3月15日),工业富联总市值为4585亿元。

AI概念股,就是这么容易波动起伏。起伏不奇怪,技术更迭的变化速度不会那么快,翻脸快的只有情绪。只要有好的数据,就能够带来好的情绪。

3月13日晚间,工业富联发布2023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收4763.4亿元,同比下降6.94%;但净利润210.4亿元,扣非净利润202.1亿元,毛利率达到8.06%,这三个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关于工业富联的种种情绪之下,更多疑问也在发酵:工业富联2023年业绩表现还算不错(营收降利润增),那么相比于富士康,到底高级在哪里?工业富联的友商们,到底有没有可能超越工业富联?工业富联打造的科技形象,真的是其底色,还是仅为外皮?

工业富联,高级在哪里

富士康在很多人的眼睛里,其实并不是高级的产业,很多年前“血汗工厂”的名声甚至一直延续至今。尽管这或许是一个误解,用郭台铭的话说就是,代工并不是造别人不愿意造的东西,而是造别人不能造的东西。毕竟,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制造出各类精密电子产品,本身就是一种门槛。这也是富士康领先于同行其他代工厂的地方。

但工业富联和富士康(鸿海精密)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工业富联和富士康一样,不仅中国有代工厂,其他国家也有;工业富联也代工3C电子产品;除了在网络通信设备等一些领域两家有所区分,对行外人来说,确实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

工业富联是2015年鸿海精密(富士康)将约三分之一相对高端的业务(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等)拆分出去,独立在大陆上市,试图以更高的科技成色获得更高的估值。

工业富联独立的目的,当然不是从一家代工厂再复制一家代工厂,而是打造工业互联网、高端精密制造等新产业。毕竟,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毛利率不算高——遍身罗绮者,不是“代工”人,而是苹果等科技巨头。

工业富联的毛利率并没有比富士康高出多少。在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三大业务板块中,仅有工业互联网毛利率最高,2023年毛利率为49.81%,但该板块营业收入为16.46亿元,仅占工业富联2023总营收(4763.40亿元)的0.35%。

而从2018年至2023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分别为8.64%、8.38%、8.35%、8.13%、7.26%、8.06%,不仅不如同行立讯精密(近几年都在百分之十几左右),比富士康也仅仅高出一点而已。

就这一点点的毛利率差距,工业富联到底高级在哪里呢?

2022年5月,上交所甚至将工业富联调出了上证50指数样本和上证180指数样本。

也就是说,工业富联是高级版的富士康,这个高级不仅体现在代工更高级的产品,也体现在建构出一个更新的产业生态上。

工业富联主要代工手机、电脑、服务器等产品,富士康也同样在代工这些。更高级的手机,比如苹果,鸿海(台证所),富智康(HK联交所),工业富联(上交所),都有代工。除此之外,苹果的代工厂还有Pegatron和硕、Wistron纬创、立讯精密、Flex伟创力等。

工业富联,除了部分业务(网络设备等)和富士康做了特意的区分,对外界来说似乎仅仅是鸿海科技集团为了满足分开多地上市的需求,而不是出于业务上必须拆分的需求。

况且,如果鸿海科技集团真的认可代工本身就是高技术、高资本、高门槛的事情,那也没必要再去抽离出部分代工业务去塑造高科技形象了。

当然,代工厂普遍不喜欢“代工”一词,虽然代工确实是一个门槛极高的活,特别是能够被苹果认可——大家更喜欢用“精密”一词去表述自己的业务。

工业富联当然称得上“精密”,犹如运转飞快的齿轮,成立三年就报送上交所准备上市,报送36天即上市获批,2018年6月8日,工业富联在上交所敲钟上市,IPO筹资271.2亿元,不仅上市神速,也是彼时A股工业制造业领域最大规模的IPO。

尽管工业富联的名字就包括“工业互联网”,但工业互联网板块还是工业富联三大板块中营收最低的,主要板块还是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

而云计算一直占据着工业富联营收的半壁江山,2023年占比超过四成,AI服务器业务占云计算收入比重也提高至三成,共同带动云计算板块毛利率较去年提升1.12个百分点,至5.08%。这是自公司上市以来该板块年度毛利率水平首次突破5%。

在2023财报发布后的法人说明会上,工业富联表示,AI服务器将会是鸿海未来成长的主要动能之一,预计2024年这项业务营收增超40%,整体服务器营收占比将达40%以上。

因为服务器看似风光,本质上,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全部依赖外采,工业富联的议价权并不高,哪怕在AI服务器领域全球约40%的份额,不过才换得5%左右的毛利率。

工业富联相比于富士康,到底高级在哪里?其实依然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

工业富联的友商就有机会吗

虽然难以说清,但如果因此看低了工业富联,那也是一叶障目。

2023年报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逾 125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47%。而工业富联一家就吃掉了其中40%左右的市场,其余的,才被剩下的瓜分。

云计算级服务器只是工业富联的第二大板块。WiFi设备、5G专网、5G终端和5G/4G模组在内的通讯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是当前工业富联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3年年报收入达2789.76亿元,占全年营收超过55%,遥遥领先于对手。

目前AI服务器领先厂商主要为工业富联和浪潮信息天风证券研报就指出,浪潮信息在阿里腾讯百度AI服务器占比高达90% ,2021年以20%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但在白牌服务器厂商中,工业富联的云计算服务器出货量则持续维持全球第一。

白牌服务器和品牌服务器又有什么区别呢?品牌服务器厂商真的就比白牌服务器拥有更强大的核心专利、更深的技术壁垒?其实未必。

虽然浪潮服务器的规模和市占率已经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但浪潮信息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浪潮信息在2023年一、二、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3.01%、10.42%、7.82%,在整个2023年如此大的AI热潮中,其三个季度的毛利率竟然还能持续下降。

谁吃掉了AI热潮的利润?自然是英伟达

当然,工业富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尽管CEO郑弘孟曾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强调,英伟达的H100和H800产品均由工业富联通过投入大量的研发支出在GPU基本模块中完成组装。但实际上,这些研发本质上还是对组装技术的优化,依然向上获取不到更高的溢价,只不过是向下、向内卷出更多的优化空间而已。

浪潮和工业富联,还不能算直接的竞争对手。不过,在服务器产业链中,工业富联也做AI服务器,浪潮等厂商也做服务器,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工业富联是给英伟达苹果微软谷歌、等企业代工AI服务器,面向全球客户;而浪潮、中科曙光等企业主要面向国内。

其次,就是自主生产与代工的区别。工业富联主要是OEM或者ODM代工,并且正在从OEM为主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厂委托设计)模式发展。OEM就是完全代工,毫无自主权,ODM就是高级一些的代工,代工厂会有部分自主设计的研发空间,毛利率会更高一些。据了解,工业互联的ODM主要面向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等互联网企业,OEM则主要面向戴尔、惠普等品牌客户。

而工业富联的其他对手,在服务器领域还无法与工业富联竞争。

工业富联在AI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在服务器,也体现在交换机、路由器、液冷系统等多方面。

“百模大战”其实也是一场AI服务器之争,生成式 AI同时带来高带宽需求增长,带动 IDC 高速交换机及 ISP 路由器升级。年报显示,工业富联的800G 高速交换机已进行 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新产品导入)小批量试产,预计 2024 年将开始上量并贡献营业收入。

工业富联的高端精密结构件业务,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萎缩也同步萎缩。但随着AI带动的需求,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或许将支撑出一个新的增长曲线。

科技既是工业富联的底色,也是外衣

工业富联,到底是一家披着科技外衣的代工厂,还是一家高科技精密制造企业?

或许,科技既是工业富联的底色,只是还不够纯,还不足以和科技巨头抗衡拿到更高的毛利,也不得不继续披着一层高科技的外衣,卧薪尝胆,继续发育适合自己的科技产品之路。

2023年报显示,工业富联所生产的3C电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高达89.09%,而直接人工成本则仅为155.9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仅有3.71%。

2017年-2023年,工业富联的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165.63亿元、155.71亿元、140.51亿元、151.86亿元、161.04亿元、164.78亿元、155.97亿元。

而同期直接原材料成本分别为2748.69亿元、3344.97亿元、3414.91亿元、3596.48亿元、3629.70亿元、4286.91亿元、3892.61亿元。公司电子产品制造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印制电路板(PCB)、零组件、集成电路(IC)、玻璃、金属材料、塑料等。

对于工业富联来说,人工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而且这也不能说其是“血汗工厂”、压榨工人工资所得,更大原因,是减少了工人数量导致的人工成本降低。

年报显示,2023年末,工业富联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191521人,而2022年末是199073人,2017年末269049人。五六年时间,工人数量已经减少了七八万人。

工人减少,但相比几年前营收还是提高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工业富联通过“机器换人”,降低了对工人的需求吗?

其实,不仅工人的人数在减少,实际上,机器人的“人数”也在减少。2023年工业富联工业机器人(含周边设备、结构件)的销量仅有2629台,同比下降了58.3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22年、2023年增速分别为-4.8%、-2.2%。为什么?因为2022年之后,3C电子、锂电池、汽车整车、家用电器的需求已经在下滑,仅有光伏等少数产业还在快速增长。

机器人都已经供过于求,更不用去担心全球制造业转向印度等低人力成本国家了,因为机器人的成本还会随着技术进一步降低,而低人力成本国家的工人工资已经很低,未来只会增加不可能再压低了。

担心产业转移到印度的人,可以稍微安心了。

正如上表所示,廉价的工人工资,对于工业富联来说并不是第一要务。印度建厂(除非印度政策要求3C产品国产化)所节省的工资(约为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开销,最多不过是百亿元左右,况且印度在原料供应上的成本肯定超过配套产业链发达的中国,总成本不会低于中国。

富士康有着“血汗工厂”的不良传闻,工业富联因此也更在意打造“灯塔工厂”,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站稳高端制造地位。

年报透露,工业富联五年来已赋能打造 9 座世界灯塔工厂,连续五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2023 年 12 月 14 日,工业富联旗下的AI 服务器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首家 AI 服务器“灯塔工厂”。此外,工业富联服务的广汽埃安广州工厂和中信泰富特钢无锡工厂也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3C产品的销量下降,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下降,那就去帮助客户打造“灯塔工厂”。以代工能力赋能智能制造,在网络设备、电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等多个产品销量都在下降的时候,自己没有机会代工与制造,那就提升更多企业精密制造的能力,或许这也是工业富联的转型方向。

有句话说得好,“代工是生产别人不能做的产品,而不是生产别人不想做的产品”。那么以精密制造为基础的代工能力的赋能,其实就是让更多企业能够生产自己以往不能做的产品。

代工能力,就是一种科技的外皮。披上之后,或许不会原地起飞,但至少能够加快智能制造的转型速度,并在众多企业一步步的进化与竞争中,崛起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讨论

用户795080704703-16 15:08

一个与工业富联有关的寓言故事: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万人大村,里面有两个工厂。A厂制造拖拉机,村资村产,产品用于本村。该厂老板是村干部子弟,常年亏损,靠村里其他创收补贴维持,研发投入也挪用补亏,提供村民工作机会五百人,村民参与集资一千人,共一个亿,基本打水漂。B厂制造飞机,外资,为西方公司代工,产品用于西方,也部分用于本村。该厂老板是普通村民,依照村规民约从外面引资建厂,遵纪守法,提供村民工作机会五千人,村民参与集资五千人,共五亿,每年稳定的回报分红5%以上,给村里上缴税费十亿。为了不落后其他的村,该厂年研发投入百亿,技术创新走在前列。一天,A厂拖拉机没人买了,也要造飞机,且打起村厂可控、村厂替代的旗号,村民们该怎么办呢?故事可以继续讲下去呵......。

全部讨论

03-16 15:08

一个与工业富联有关的寓言故事: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万人大村,里面有两个工厂。A厂制造拖拉机,村资村产,产品用于本村。该厂老板是村干部子弟,常年亏损,靠村里其他创收补贴维持,研发投入也挪用补亏,提供村民工作机会五百人,村民参与集资一千人,共一个亿,基本打水漂。B厂制造飞机,外资,为西方公司代工,产品用于西方,也部分用于本村。该厂老板是普通村民,依照村规民约从外面引资建厂,遵纪守法,提供村民工作机会五千人,村民参与集资五千人,共五亿,每年稳定的回报分红5%以上,给村里上缴税费十亿。为了不落后其他的村,该厂年研发投入百亿,技术创新走在前列。一天,A厂拖拉机没人买了,也要造飞机,且打起村厂可控、村厂替代的旗号,村民们该怎么办呢?故事可以继续讲下去呵......。

03-16 12:48

亿欧网对工业富联601138的客观理性全纬度解析

03-16 23:56

很明显的事,象富联这种有5一10倍的上涨空间,但还A股中业绩稳定的公司,增长至少5一10倍之间,甚至100倍,茅台,格力,片仔癀,等等等等,,,

03-16 15:21

看到31块

03-16 15:12

转发

03-16 12:12

@亿欧网 "2023年报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逾 125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47%。而工业富联一家就吃掉了其中40%左右的市场,其余的,才被剩下的瓜分" 这里错误明显,odm占整个市场的3成,工业富联在odm里占比40%,

非常有水平~

03-15 22:15

谢谢分享

国产替代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