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1喜欢:23
回复@知识变现中: 黄峥在订阅号里说,他在浙大参加了混合班,对他影响很大……
//2008年,上海中学在理科特色班之外,率先在上海高中开出“创新班”;2009年,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名高中也相继开出“创新班”。
“四大名校”为何纷纷设置“创新班”,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称,从宏观层面看,中国要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必须拥有一大批创新人才,因此就有必要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进行探索。开设“创新班”,是对一些资优生提早进行创新能力开发,激发其科研和人文创新兴趣,为其长远发展奠基。复旦大学附中副校长吴坚透露,“创新班”试图探索高中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途径、方法和评价选拔机制,同时建立一套有普遍意义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
这些高中名校还将“创新班”作为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点。华东师大二附中要求“创新班”在强化科学素养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海中学提出,创新班是走出应试教育、题海战术老路的一种新尝试。也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四大名校纷纷创办“创新班”,另一个目的是抢优秀生源。以“创新班”的名义,吸引来自全市各初中的理科竞赛、作文、英语等竞赛获奖者和综合素质全面的尖子生。
仅仅中考成绩拔尖,并不一定能够进入四大名校“创新班”。“创新班”多参考学生初中阶段的竞赛获奖情况和本校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不少学生是全国和全市数、理、化、信息等学科竞赛获奖者。上海交通大学附中今年选拔了43名在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及信息学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作为创新班的培养对象。
//杭外毕业后,黄峥被保送到了浙大混合班,这是浙大于1984年设立的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英才教育班,也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与清华姚班、北大图灵班一样,招收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也算得上是浙大的金名片。
每年保送进浙大的人和高考考分比较高的人可以参加一次混合班的选拔考试(含笔试和面试),有大概200个人能进到这个班。这个班前两年不分系,学理工科的基础课程,用较难的教材,很好的老师。但是,每个学期结束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被淘汰到系里。
早在大一,黄峥就入选梅尔顿基金会,该基金会由全球第一家金融POS设备制造商VeriFone公司创始人威廉·梅尔顿,在90年代初创办的一个国际大学生交流组织。这也是浙大最早参与的国际交流项目之一。目前基金会共有五个成员大学,它们分别是:德国Friedrich Schiller大学,印度B.M.S理工大学,智利La Frontera大学,美国Dillard大学以及浙江大学。
各校每年从一年级新生中选拔新成员,并为每名成员提供电脑、网络、交通等交流条件。每年夏天,基金会成员通过参加在五个国家轮流举办的年会,进行跨文化交流。
虽然这个基金会的社会影响不大,但对黄峥以及入选的同学们影响不小。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了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他们的出发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他之前完全不知道、也很难想象的。
除了曾任混合班学生会副主席之外,黄峥在混合班的成绩也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黄峥混合班的师弟方毅回忆,在混合班求学期间,黄峥成绩拔尖,学生工作也做得好,才华和能力有目共睹。“但他为人非常低调、沉稳,从不张扬。”
黄峥的英文水平也一直很好。“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段子,可以看出他英文多牛。”方毅说。当时中国学生考GRE,如果考出满分,往往引得美国高校怀疑,认为是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强化训练出来的。而黄峥的GRE分数“精确地”被扣掉了几分。“我们都说那几题他是故意做错的,为了打消对方的怀疑。”
大三时,混合班学生选择下一步的专业方向,成绩出众的黄峥进入计算机科学专家、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的实验室学习。他的本科论文导师则是计算机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
黄峥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自述道:
“我的中学和大学总体来说是幸运而充实的,但也有一个不小的遗憾,那就是自己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上,在努力做一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损失了很多逆反,捣蛋,纯粹享受青春的时光。”在国外求学的日子
黄峥本科毕业后,于2002年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主修计算机科学。在美国求学期间,他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扩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期间,黄峥结识了对他人生影响很大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人生导师”段永平,一个是接替他掌管拼多多的陈磊。
当时陈磊读博士,黄峥读硕士,2004年,两个人一起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如今的微软数据管理CTO Raghu Ramakrishna的指导下做过研究。
陈磊在美国期间,曾在谷歌雅虎IBM实习过,而黄峥也曾在美国谷歌工作过。两个人在谷歌期间也合作过,一起参与了搜索引擎的相关专利,这是他们早期工作上的交集。
而黄峥跟段永平的结识,有一种特殊的缘分,这还要感谢网易的丁磊。
2002年,黄峥在寝室上网,通过MSN添加了一位陌生网友。这位网友向他请教一个技术问题。黄峥学的是计算机,平时喜欢在网上发一些文章,这位网友恰巧看过了。黄峥帮网友解决了问题,网友非常感谢,顺手给黄峥一点小小的回报,改变了黄峥的整个人生。这位陌生网友就是丁磊。黄峥帮助丁磊解决技术难题后,丁磊出于对黄峥的欣赏和感谢,看到黄峥要去美国留学,就把他引荐给了段永平。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找工作时,向段永平请教何去何从,段永平指点他加入了谷歌。
2006年,段永平花费62.01万美元竞拍成功巴菲特慈善午餐。当时的段永平还是步步高的董事长,而他却带上了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黄峥一起去赴宴。
黄峥和巴菲特2007年,黄峥开始创业,段永平大力支持,直接从步步高分了一块业务给黄峥做,帮助黄峥首次创业就站稳了脚跟。其后黄峥创立其他公司,一直到2015年创立拼多多,段永平都无数次指点、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出资。可以说,没有段永平,就不会有黄峥的今天。段永平毫不吝啬对黄峥的赞誉。他说:
“我和黄峥是10多年的朋友了,我了解他、相信他。黄峥是我知道的少见的很有悟性的人……我对黄峥有很高的信任度! 给他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厉害的地方的。”黄峥曾公开宣称段永平是他的“人生导师”,并说:“在我的天使投资人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段永平。他不停在教育我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把事情做正确。”
在美国求学期间,黄峥深入学习了计算机技术,掌握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参加了很多课程和讲座,学习了很多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他还加入了学术小组和研究团队,参与了很多科研项目并且接触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实践。他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活动,获得了多项奖项和荣誉。
他曾经参加过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举办的“创新挑战赛”,并且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比赛是一个由学生自主组织的创业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黄峥在这个比赛中,提出了一个名为“CampusBuddy”的创意,意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各种方便的服务和信息。这个创意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也让黄峥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实习和工作机会,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他曾经在一家小型电商公司实习,从事网站开发和运营的工作。这个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当时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黄峥在这个公司工作期间,了解到了电商的运营和发展,并且意识到电商的巨大商业价值。//@知识变现中:回复@法自然:按人口数量,按统计学原理,中国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少,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可期。
引用:
2024-05-15 23:13
“24 小时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不信问题解决不了。”
文丨贺乾明
编辑丨程曼祺
2023 年 8 月,宇树科技发布用半年时间做出的人形机器人 H1,没有很精致的外形,双手就像哆啦 A 梦那样是两个圆疙瘩,套着一件黑衣服就亮相了,不能后空翻,但走路很稳,人用力踹上去不会倒,结合 9 万美...

全部讨论

05-16 10:39

你可以佩服马云 马化腾 丁磊,唯独不能是黄铮,黄铮开启了国内的仅退款,把大量国民素质拉低了不止一个层次

05-16 11:06

简直是精英中的精英啊

05-16 21:35

05-16 11:10

05-16 09:49

05-16 09:49

黄铮离开拼多多追求科学理想,是我已知的国内最佩服企业家。

05-16 09:28

很低调的老板,做电商代运营期间,最早做的就是步步高的点读机业务。

05-16 09:26

这种培养模式挺好的,这些班最大的是精神激励,自我会觉得能成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