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欲限制中国RISC-V发展,但可能不会有实际成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问芯

RISC-V 会成为国际半导体竞争的下一个领域吗?

据报道,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使用开源 RISC-V 芯片技术进行相关限制,以使中国更难利用 RISC-V 架构发展自身半导体产业。

当前美国商务部正在积极进行潜在的风险评估工作,目的是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额外行动或修改现有政策,同时回应立法者对加强出口控制的呼吁。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强烈建议政府扩大限制措施,他们担心中国利用 RISC-V 技术成为全球芯片的领导者,从而使现有的出口禁令变得无效。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前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甚至要求商务部强制美国个人和公司在与中国实体交流 RISC-V 技术前必须获得出口许可。

美国商务部提到其需要谨慎行事,以避免对从事 RISC-V 技术的美国公司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 RISC-V 的开源性质,美国现有的出口管制措施难以监管和控制其传播和使用,这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法律理念和方法。

RISC-V 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类似于当前普遍使用的 Arm 架构和英特尔 x86 架构。相比之下,RISC-V 完全开源,无需授权费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自由设计、制造和销售 RISC-V 芯片。


(来源:RISC-V International

除了开源属性,RISC-V 还有着一些特别的优势。RISC-V 架构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属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支持从小型嵌入式系统到大型高性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虽然 RISC-V 技术相比 Arm 架构和 x86 架构,还相对不成熟,但已经表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潜力,被认为是未来计算架构的一个重要标准,发展前景广阔。随着 RISC-V 的支持工具和软件生态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中间件等)不断完善,RISC-V 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正在加速发展。现在诸多大型科技公司和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或支持 RISC-V 架构。例如,阿里巴巴、华为、谷歌、三星、高通等公司都在探索使用 RISC-V 架构来开发硬件产品。

为了推动和维护 RISC-V 的标准化和发展,促进 RISC-V 生态系统的增长,各大公司和机构还成立了非盈利的全球组织 RISC-V International。该组织拥有来自 7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950 名成员,包括科技公司、学术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


图 | RISC-V International 部分成员(来源:RISC-V International)

在当前技术自主和定制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RISC-V 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提供了一条与传统巨头不同的技术路径,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中国的芯片制造商来说,采用 RISC-V 架构不仅能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还能在国际科技贸易中形成新的竞争力。根据 RISC-V International 的数据,2022 年,RISC-V 架构芯片的全球出货量超过 100 亿片,其中一半来自中国。

美国能在 RISC-V 方面对中国做何限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很难直接限制人们获取或使用 RISC-V,因为其开源的本质意味着它不受传统意义上的版权和专利控制。如果限制美国公司参与 RISC-V 标准开发(如退出 RISC-V International),来减缓中国 RISC-V 芯片的发展,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促使中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领先地位。

从更深层次看,美国可能关注的是通过 RISC-V 实现的技术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在 AI、高性能计算和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

尽管美国政府可能无法直接管制 RISC-V 标准本身,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其应用和扩散进行间接管制。例如,美国可以限制某些关键的 RISC-V 相关技术(如特定的微架构设计、软件工具链、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出口,或者限制使用 RISC-V 技术开发的产品的销售和出口。

即使美国采取措施对 RISC-V 相关的技术应用进行管制,也只会促使本土国家加速自主技术的研发和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来规避单边制裁的影响,并推动全球科技生态向更多元和分散的方向发展。

而 RISC-V 对传统芯片设计和制造模式提出了挑战,它的发展和推广可能会重新定义国际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

当前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断上升,企业正寻找更经济、更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凭借更为开放和可持续的技术生态系统,RISC-V 可能引导全球芯片行业形成更加开放和互相协作的局面。

整体来看,美国对 RISC-V 技术可能的限制并不会对中国产生明显影响。当然,中国要在全球芯片和软件生态中占据有利地位,还需要不断推进 RISC-V 等技术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