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格力的思考与积累系列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8喜欢:7

说明:此文将长期更新,部分自己的心得,部分引用资料,大量篇幅将留给拷贝链接文章的点评。那些搬运财务报表,抄写拷贝科普材料的我就省却了,就说个人的观点和心得。不过,有些关键影响数字,还是得重复一下。辅助思考。首次发布于2024-3-19。

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逐步学习投资写作的好办法。

2024-4-2::拷贝加思考:

投资格力,必然要分析美的(优秀者的美的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借鉴起来,注意珍重他人的版权网页链接)和海尔,还有一系列成熟的或者专业细分领域的家电公司,还要分析小米、华为等试图重塑家电业、带着回联网基因、高科技基因准备降维打击的公司,甚至要回溯美国的伟大的GE、汤姆森、欧洲的飞利浦西门子,日本的sony、松下东芝、三洋,韩国的三星、LG,独立研究格力的话,容易看走眼的,早年的春兰、长虹多牛啊!根据公告财报和快报,格力归母净利润270 亿元–293 亿元,按照最低营业总收入2050亿,净利率约为13%,美的集团2023年的净利率9.07%,海尔2023年的净利率6.40%,这一对比,格力的净利率是真的高,但是,为什么格力的估值低那么多呢?后文有我的思考。

这篇业务能解释一些,因为美的很牛:大航的后花园——网页链接,后面好好分析加梳理吧。先学习、积累。

2024-3-19:

网页链接——建仓格力电器,这玩意已经挺便宜了。

网页链接——格力不贵

网页链接——价与值说

格力渠道新模式红利陆续释放》——网页链接

好对比剃须刀国内龙头等企业来看格力——网页链接,对比会发现,小家电九阳、小熊有它们自己的优势,厨房里老板、方太有自己的阵地,公牛在插板市场更是垄断地位。格力在空调上的老大地位已经再,董事长吹出去的牛几次都不能兑现,这也是格力估值低的重要原因。现在又放卫星要6000亿?华为2023年才7000亿呢!未来,格力的销售金额和利润能不能比得过小米海尔,都是个问题。[捂脸]

今日讨论点评:@今日话题 @刘步尘 @佛系小资

我也是觉得格力有投资价值,中国三大家电龙头美的、格力、海尔,估值最低的是格力,单品占比最高是格力,分红回报最好是格力,财务健康目前看格力第一。家电里面有这三大巨头在,估值又相对低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去买其他家电公司吗?业务老板可以考虑一下,他专业、并走高端路线,利润较好,现在估值也低。$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那么,问题与隐忧是什么?为什么估值会低呢?肯定是有他道理的。一、接班人是大考,董明珠已经古稀之年,她又是网红家公司形象代言人,魄力、果决,少有人及,这么大一个摊子交给谁能接得住,毕竟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后见面还有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国外也还没有都趴下,海信、九阳,飞科、苏泊尔、老板、小熊,新势力小米、华为、石头之类的,还有老牌的长虹、TCL……更不说西门子松下、索尼、三星、飞利浦等。二、格力的国际化道路受限于董的狭隘认识,她以没有几个外籍高手员工为荣,而国际市场远大于中国国内市场空间,很长一段时间,高端家电主要还是要靠美日欧市场。三、海尔在刚结束的上海家电展上,明显是发起了冲击第二面的挑战,独霸一整个展馆,格力只有一半不到的面积,其他厂家展区更小,美的由于遥遥领先了,干脆不参战,在地产行业吃紧的大背景下,家电价格竞争的可能性变大,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排除海尔利用价格站觊觎老二的宝座,当然了,这次参展的客人主要还是国人,海尔的卡萨帝系列打头阵、却变成了包圆展览是一个不小得宣传策略失误。四、新势力携带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向大小家电渗透,对各个传统家电厂家都是不小的威胁,我和自己周边不少朋友就买了小米、华为的电视等家电,在智慧家和无人工厂日益盛行的大背景下,新势力有后发优势不可小视。五、格力的多元化战略实施不利,空调已经全球领先了,还不是数一数二,松下、三菱、大金、特灵等老牌空调在高端市场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中央空调也还有提升空间,车载空调是另一个领域了,但是在其他家电,或者其他业务方面,叫好又叫座的大灯笼都难找了,格力手机甚至变成一个笑话,格力钛也是只嗷嗷待哺的吞金兽,那些自动化机床、模具之类的,并没有形成多少可见收益。

有了这五项,格力也就不敢作为重仓,看中的是比较持续的高分红,个别年份例外。

附录——转引用的,如有谬误请批评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8.3亿平方米,销售额达到18.7万亿,双双历史新高。

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13.33亿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

2024年1-2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中指研究院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百强企业拿地总额15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6%,虽较1月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但拿地意愿持续恢复。地产链下游的家居、家电业是否受冲击拖累?只有过两年回过来看才知道。

三大家电企业的估值—— 网页链接 欢迎讨论指点。本人有一些格力的持仓,自然会偏向格力的优点。作为价值投资者,有比较关注它的负面,以决定能否长期持有,目前我在格力上的配置策略是,如果它今年涨到50以上,我是不是要卖掉一些,涨到60,是否要清仓呢?如果低于40,按目前的财务情况我觉得不大需要操作了,如果低于35,我自然要加仓的。

附小米集团的23年业绩报告截图:


一段评论:我个人认为,一旦把价值和成长分开来看,就已经背离了价值投资的理念。试想啊,如果一个公司都没有满意的增长预期了,买它,还谈什么价值投资呢?这点,在巴菲特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的问答中,体现得非常清楚,价值投资要点就三条,一是买股票就是买一桩生意,能搞懂的的生意才能买,总有些事情可能出乎意料,叫黑天鹅吧?因此要留些安全边际,总之要买入未来能持续带来令人满意回报预期的好生意,芒格又补充了一下,需要看管理层是否值的信赖,(公司挣的钱是流入股东手里还是被管理层挥霍,这在投资中非常关键),对应文章链接——网页链接

投资格力,千万不能忽略了美的的。网页链接

还有好几篇美的的美文、好文。将逐一搞过来。看着看着,似乎感觉美的要比格力空间更为广阔,美的的电机港股上市、库卡机器人全球老四,美的的小天鹅洗衣机可能要登顶全球了,虽然数量上不如海尔,海尔的小神童系列波轮的,价格蛮便宜的。美的多元化、国际化都领先于格力,接班人问题也检验过了,现在是职业经理人,不是创业或家族系列的了,相比之下,就是估值要高一点,总市值十格力的两倍了,它哪天能够登顶全球家电行业呢?家电业海尔也很牛的。专业领域,格兰仕、老板、飞歌、方太、欧普、公牛也都很厉害,家电老大也很难做到赢家通吃,家电未来被华为、小米搞得人车家紧密互联后,我想,格局还会变化,空调、自动炒菜机、自动烤炸蒸机逐步普及那会儿,谁会是家电老大呢

全部讨论

05-27 11:21

五一前买了一个蒸煮炸微烤一体机,美的的,算是支持投资标的公司,没有买其他牌子,不过,洗碗机买了西门子的,还是有一种固化思维,认为西门子的质量会好稳定一些,看到一些贴自在贬低国内一些牌子的洗碗机,包括美的。
成为了美的的纳米股东,是因为看好格力,格力估值低,但是成长性感觉不如美的、海尔,空调受小米的挑战不小,格力还没有解决接班人问题,美的已经历了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过渡阶段,股权激励计划应用非常成功,还有电机、压缩机、机器人业务的想象空间,近期进入医疗设备、光伏合作,越来越像六七十年代的美国GE,欧洲西门子那种多元化经营思路,中国在机电、家电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人才优势、低劳动成本、相当完备的供应链、本地市场容量无比强大、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03-20 00:32

纯属胡扯

03-20 12:27

如果格力没参展 你又会怎么说

说的很客观了,格力之前一直是我全仓,22年底31满上的,因为便宜,前两天40就卖了,如果继续调整还会再买。股票要看预期差,格力现在预期差,出现正向预期差的概率高

03-19 23:06

格力空调的国际化事业还是不够,宁愿收购国内的一个珠海银隆,也不愿意去国外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