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让我们不厌其烦的重温大师芒格的投资格言:“伯克希尔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很早就明白了,要远离那些不能创造现金利润的公司。在给一家公司估值的时候,不分利润的性质,不看是现金利润,还是躺在空地上的机器,拿着利润数字,直接就算,得出的估值肯定是不准的。利润是堆在空地上的机器,是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总是见不着现金,这样的公司,利润再多,也不值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利润,这样的公司才值钱。”

关于自由现金流,大师芒格谈道:“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在投资世界没有人不恨第二种生意,但是有太多太多的投资者,被财务报告中极佳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所列充盈的账面利润而引诱,将现金流中的“自由”二字抛诸脑后,明明知道“雷池”的边界而屡屡犯境!屡立危墙之下又怎能躲得过投资“大厦”倒塌的命运!

我一直不喜欢制造业,制造业天生拥有较重的资产,账上看似赚钱的,但赚的都是“死”钱,是一堆“废铜烂铁”。

我们来看这二个例子,不仅是制造业优秀企业的代表,更是曾经的大牛股。

企业A万华化学,2000年上市至2022年,在22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32.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30%,非常不错吧?

我们看资本投入情况:

营收/资本支出=7449.93/1576.41=4.73倍,利润/资本支出=1106.08/1576.41=0.7倍,即从上市到现在每一元新增资本投入仅能带来4.73元营业收入和0.7元净利润。

长期高资本投入,在22年间不仅赚的钱全部投入,还把折旧和摊销以及占用产业链的近五百亿投了进去!

企业B东方雨虹,2008年上市至2022年,在14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3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32%,也相当不错吧?

我们也同样来看看资本投入情况:

营收/资本支出=1575.49/173.93=9.06倍,利润/资本支出=177.37/173.93=1.02倍,即从上市到现在每一元新增资本投入能带来9.06元营业收入,能带来1.02元净利润。

也长期高资本投入,在14年间不仅把经营性现金流全部投了进去,还额外投了45亿,简直是赚了个寂寞呀!

关于好生意的话题,巴菲特在1998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一段经典的问答:

我们打算购买公司的时候,这些公司不会因为有现金流而获得我们的信任,它们只会因为每年剩下的净现金而获得我们的信任。

当然,如果他们花钱明智,未来现金流的增长应该会逐渐覆盖掉扩张的支出,否则这就不是笔好投资。

最好的生意是给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而你不需要任何再投入,或者只需要很少的再投入去赚这些钱,我们有一些这样的生意。

第二好的生意也会给你越来越多的钱,也需要很多再投入,但你的再投资的回报率也非常令人满意。

最糟糕的生意是你被迫加大投入的生意,为了不被淘汰,你以非常低的回报率重新投资资本,有时人们在做这些生意而不自知。

巴神的回答足够的精彩,若是不举几个例子实在是对得起大师的谆谆教诲。

最好生意的代表:贵州茅台

营收/资本支出=6991/296.04=23.62倍,利润/资本支出=3280.8/296.04=11.08倍,即近十年每一元新增资本投入能带来23.62元营业收入,同时能带来11.08元的净利润,非常惊艳。

更为可贵的将折旧和摊销的部分加回,茅台的增长几乎不用资本投入。

我们再看看财报营收和利润表现2013年至2022年,在10年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7%,也相当不错!

第二种生意的代表:某演艺龙头

由于疫情及互联网业务干扰,资本投入情况不能充分反映新增业务的含金量,我用传统三个景区的数据来说明吧,感谢挚友菲克提供的图表:

虽然扩张性资本开支较大,但经过经营爬坡,每一个项目都展现出可喜的经营态势,每一元钱的投入回报都非常的令人满意!

第三种生意的代表:宝钢股份

如果说前面所列A和B公司都处于扩张期,巨额资本投入多少还有些情有可原,但是说实话很多制造业即便到了成熟期,大的资本开支仍然没办法削减,这才是令人烦恼的痛苦根源!

经营性现金流远大于净利润说明有巨额的折旧+摊销,近十年净利润大幅小于资本支出,简直比赚了个寂寞还寂寞呀!

作者:徐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