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期:从10个方面全面解读2023年增收不增利的爱博医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5喜欢:3

2024年4月17日爱博医疗披露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5,117.71万元,同比增长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97.83万元,同比增长31%;基本每股收益2.89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派4.90元(含税)。

从股价的走势来看,其实早就反映了业绩不如预期,机构用脚投票跑路,股价从390跌至120,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

其实高管也提前用行动透露了公司业绩可能不行,只是大部分投资者麻痹自己,公司业绩可能会有反转。

有个花了几百万买的教训,免费分享给大家:凡是看到公司股东和董监高大幅度减持,就赶紧清仓。

本人曾经对爱博医疗做过深度分析,股价总是高于合理估值20-30%,本已放弃爱博医疗,因为基本面很普通,因粉丝要求对爱博医疗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从业务、营收、利润、费率、研发、库存、产能、股东结构等方面对公司深度解析,同时对公司进行估值。

估值是投资决策的核心要素,不管公司的增长率多高,核心竞争力有多强,都必须回到公司估值,千万不能因为公司护城河高,忽略估值。

1、公司业务发展

1)手术治疗产品:“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41.67%。随着年初市场环境 逐步恢复,白内障手术量快速增长,公司人工晶状体销量同步增长,国内年销量突破百万片,同时国际市场也加快推进,境外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为127.90%。

2)近视防控产品:“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同比增长26.03%。角膜塑形镜业务受消费降 级、竞品增加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该产品仍为现阶段最有效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产 品之一,公司依托产品品质与高效服务,取得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同时,公司“普诺瞳”“欣诺瞳”离焦镜作为角膜塑形镜的互补产品之一,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其收入同比增长 247.32%。

3)视力保健产品:隐形眼镜收入13,658.7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36%,同比增长 1,504.78%。公司在隐形眼镜领域已布局多年,沉淀了丰富的产品和产线经验,通过并购天眼医 药、福建优你康、美悦瞳快速提升产能、拓展隐形眼镜市场,目前彩片产线处于满产状态,并依托公司研发优势持续提升产线效率

业务解读:从公司的业务结构看,人工晶状体的收入增长为41%,角膜塑形镜的增长率是36%,这两大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增长率低于公司营收60%的增长率,主要依靠隐形眼镜这块业务的增长拉高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率,而隐形眼镜还是通过收并购实现的。

从这个角度解读,公司在培养第二增长曲线,弥补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增速下滑带来的增量缺口,应对集采带来的业绩压力,但如果人工晶状体纳入集采,公司的业绩增速大概率会下滑。

隐形眼镜行业毛利率低于公司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业务水平,加之该业务处于产能扩张前期,单位成本偏高,推广培育成本高,如果想通过隐形眼镜来拉动公司业绩增长,随着隐形眼镜业务的占比越来越大,意味着公司的净利率也会随着下滑,而且隐形眼镜的技术含量更低,有其他潜在的竞争者,这部分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2、公司营收与利润分析

从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超市场预期,以往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环比第三季度都会下滑5-10%,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增长8%,第一季度环比增长10%,超市场预期的增长,公布业绩后股价直接拉涨10%

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0%,约为3.1亿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0%,约为为2.2*1.50=3.3亿

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0%,约为2.6*1.45=3.77亿

由于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较快,预测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0%,约为3.1*1.2=3.7亿

合计全年实现13.7亿,同比2023年营收9.5亿增长45%,大概率市场会有这个预测值,增长40-45%,目前的市盈率也是按照这个增速估值的。

同时看单季度净利润情况:单季度实现净利润超1亿,这个是超市场预期的,也是公司首次站上单季度净利润突破1亿大关,从以往季度利润分别规律来看,基本上符合第一季度是上年第四季度的利润2倍左右。

如果按照13.5亿作为2024年营收预测值,按照30%的净利润率,预计2024年可能实现4亿的净利润率,但是由于公司的隐形眼镜业务作为核心增长产品发力,而隐形眼镜的毛利润率只有人工晶状体的30%左右,意味着利润率会大幅下滑,净利润率可能会下滑至28%,按照13.5亿*25-28%=3.8亿,同比2023年3亿净利润,增长率约为26%

从单季度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来看,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持续走低,与发展隐形眼镜业务有很大关系,隐形眼镜的毛利率只有其他核心业务毛利率的30%

另外再看看公司的费率支出情况,从走势来看,单季度的营销费率控制在走低,同时管理费率也在走低,可能是因为隐形眼镜的推广费率偏低所致。

如果把公司的费率控制以年度为单位,更能够情绪的看到走势,销售费率目前维持在19%,管理费率维持在10%,研发费率维持在10%,三大费率趋于稳定状态,没有变差的趋势,另外也从侧面反映公司的营销重要性。

总体而言,虽然公司的三大费率在降低,但公司净利润率和毛利率都在走低,主要原因还是营业成本率在提高导致,产品定价在下降。

营业成本快速上升,导致营业利润下降,最终拉低公司净利润率

把业务的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拉出来看,会发现营业成本上升快于营业利润增速,可能还是定价的问题所致。

3、公司的运营与研发情况

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在快速攀升,主要是进军新的领域有很大关系,可以看到应收账款从营业收的16%提高到22%,而存货从13%提高到19%,说明公司在依靠赊销驱动业绩增长,同时加大了铺货力度驱动业绩增长,为什么会出现业绩大涨,存货和应收账款继续快速增加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2021-2022年公司进行了产能扩张,2021年的在建工程量3.2亿,是2020年的固定资产的1.5倍,2022年再次产能扩张20%,连续两年的产能扩张,2023年固定资产的规模已经是2021年的2倍。

公司为什么会扩大产能呢?我们可以看到2017-2020年公司的库存快速去化,产销两旺,2019-2021年的库存从30%的营收占比下降到2021年的13%,应收账款也很少,直接下降了50%,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极快,保持每年40-60%的增长率,而且净利润率超过40%,2018-2020年的市场繁荣和景气度让管理层下定决心2021-2022年扩充产能。

高速的产能扩张导致了库存规模上去,为了去库存,采取了延长账期的方式,这就是企业经营的螺旋上升状态,永远在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之间摇摆,现在唯一担心的事:公司产能扩张后遇到集采,导致公司净利润率下降。

另外从公司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增加了1.1亿的商誉,增加了开发支出约4500万,这些都是公司在实施产能扩张的依据。

从运营角度来看:公司在2021-2022年实施产能扩张,但是2022-2023年主营业务的增速下滑,尤其是集采对主营业务预期影响,公司采取了收并购等形式转型,同时采用延长付款周期等形式去库存,产能扩张后的去库存周期会比较漫长,毕竟最近两年产能扩张100%。

把最近8年的应收账款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率情况做个对比,回发现最近3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净利润比例在提高,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司未来去库存产生的副作用。2017-2020年没有产能扩张,所以库存没压力,应收账款也没太大压力。

从研发情况来看,公司的研发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研发占营业收入为14-15%,这个比例比其他医疗器械企业高2-4%,但是美中不足的问题是,公司提高了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开支,2023年将30%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高于最近4年的比例20%,这部分约为1300万,如实施费用化处理,直接拉低2023年的净利润1300万,可以说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报表的美观,也是大费周章。

4、公司股东情况

从股东结构来看,2024年大跌,是有机构跑路的,股东人数增加了26%,科创板的门槛比较高,进来的散户都是高净值人群。

从年报里面披露的数据看,白莹减持76万股,宁波梅山保税港公司减持100万股,华宝中证减持10万股,这些都把筹码派给了散户,派送价格应该超过150元/股,在150-200元/股之间。

2023年半年报已经派送了部分筹码给散户,富达成长派送了98万股,上海诺毅投资派送了38万股,中欧医疗派送了270万股,这部分派送的价格超过200元/股,190-220元/股。从这个层面上说,机构割韭菜的水平确实很强大。

如果翻开2020年的年报,会发现公司十大股东里面至少有8个股东都是上市前进入的投资者,他们都是潜在的减持对象。

到2023年年报的时候,这些投资者已经套现的七七八八,富达成长从6.92%减持至2.16%;宁波梅山从4%减持至3%;白莹从6.4%减持至5.63%;世纪阳光控股减持退出十大股东,至少减持2%以上;上海诺毅投资已退出十大股东名单,至少减持了2%以上的股权比例。

从最新的股东结构来看,潜在的减持规模还有10%,这部分减持完毕后,股价会趋于稳定,股东人数也会趋于稳定。

从股东结构层面分析:如果某家公司上市前存在很多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非实控人,股权比例在5%以内,到解禁以后,他们大概率会抛售股票,同时公司未来让这些投资者能够卖个好价格,他们比如会在公司营销、运营、销售、库存、产能扩张等方面配合,让业绩和财务完美呈现,毕竟他们是在公司上市前支持过公司上市发展的股东,而且实控人与投资人有君子协定,让其他原始股东先走,自己再减持。

这点是我在其他股票上亏出来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买上市3年内的股票,甚至延长到5年,因为潜在的减持规模巨大,至少超过20%以上的减持规模,机构派单给散户,散户根本接不住,股价大概率腰斩,参考贝泰妮、贝泰妮、派能科技等原始股东减持跑路的案例。

5、公司估值

按照2023年净利润增长30%作为基数,2024-2025年增长率分别为30%、28%、25%,连续3年增长25%已经是很好的增长率,按照这个对公司进行估值

公司合理估值160亿,安全市值120亿,当前市值150亿,公司估值在合理市值范围内,但是基本没有安全边际,意味着没有超额投资利润,PEG超过1.35倍,如果集采,可能会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长,进而影响公司估值。

公司很聪明,在发布2023年年报的时候,同时发布一季度季报,季报超市场预期(通过营销+应收+库存驱动三者业绩),同时发布10股转增8股的分红模式(以前年度都没用过转增模式),降低股票价格,降低投资者门槛,其实也是在做市值管理,用更隐形的方式,所以今天股价大涨10%。

总结:

1、公司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大量铺货的形式驱动了业绩增长,同时也在去库存行动,2022年的产能扩张,预计未来3年都不会在进行产能扩张;

2、公司的盈利能力会出现下滑趋势,主要是隐形眼镜的毛利率只有人工晶状体的30%左右,隐形眼镜业务放量,会拉低净利润率,同时人工晶状体可能被纳入集采,会影响公司净利润率;

3、公司股东存在继续减持的情况,已经减持超过10%,未来还有可能减持10%规模,股东减持可能会打压股价;

4、公司估值160亿,当前150亿,目前处于合理状态内,但没有安全边际,如果公司二季度业务继续放量,可能会抬高公司估值。

$爱博医疗(SH688050)$ $欧普康视(SZ300595)$ $爱尔眼科(SZ300015)$

全部讨论

04-27 14:35

1、产能一直在扩张爬坡,接下来两三年也会继续,国采人工晶体占比大幅提高,产能不扩张不行啊,隐形眼镜潜在市场巨大,不扩张也不行啊。
2、人工晶体可能被纳入集采?你这是第一天看爱博吗?人工晶体都不知已经历了多少轮集采,连国采都过来了,爱博就是在集采中成长起来的。国产替代市场扩张,集采对爱博更多的是正面影响,是受益者。
3、小非已经消化了三年,压力大大减轻,后面会趋于稳定,随着配股后活跌市场,如果有偶尔的减持,一次规模也都是1-2%市场也能消化。同时指出这也本是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非个股的问题,非基本面因素,影响也是短暂的,不必太过在意。
4、结合机构研究和市场普遍观点,接下来二、三季度人工晶体将通过国采进一步放量,尤其今年高端双焦晶体的放量有望总体拉动人工晶体量价齐升。而隐形眼镜也会持续放量攀升。
5、还得考虑眼视光保健业务达到规模效应后利润率的回升,市场消费周期的回归,以及爱博丰富的研发管线和即将陆续落地重量新品考虑进来,看后续成长性的保障。随着营收规模扩张,后续利润规模跟上,什么小非减持利润率暂时波动都不是问题。

04-27 17:59

请问下收购的天眼和优你康在资产负债表哪一块看得出?

04-28 19:16

单从最理性的价值投资来说,分析的基本没问题。但股市这个资本市场,投机与投资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所以,行业或细分领域的历史平均估值、当前历史百分位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以爱尔眼科为例,历史平均估值在70倍以上。整个医疗行业,当前PE处于1%左右的历史百分位最低位水平,PB也处于历史百分位20%以下,也是低位。固然不同时期每个行业景气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拉长时间,趋向中值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04-27 11:07

估值方面,基本靠谱。
最大的压力,还是筹码结构、市场情绪。
至于未来发展情况,则需要边走边看,太远的东西,就算是老解,可能也预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