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个人研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的主要核心技术:

合成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可以精确地在基因组上添加、去除或修改遗传信息。

2. DNA合成与组装: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的DNA序列,并将这些序列组装成更大的基因组结构。

3. 生物部件(Biobricks)和标准化:开发标准化的生物组件,使其可以在不同的生物系统中通用。

4. 转录与翻译调控:研究控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如启动子、抑制子、转录因子等。

5. 代谢工程:通过修改生物体的代谢途径来改变其产物,例如,提高特定化合物的产量或使生物体能够合成新的化合物。

6. 途径合成与优化: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新的生物化学途径,以实现新的生物转化或改善已有途径的效率。

7. 模型和设计工具: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帮助预测和设计生物系统的行为。

8. 微生物群落工程:研究与操作微生物群落交互作用,以实现复杂生物制造系统。

9. 检测和传感器系统:开发生物传感器以实时监测生物体内的变化或环境因素。

10.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法规和标准设定:为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伦理和法律框架,以确保技术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合成生物在医药方面的主要应用:

1. 新药物的开发: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新的生物活性分子或改造现有的生物分子以开发新药。这包括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以生产自然界中罕见或难以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

2. 生物制药:通过改造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的代谢途径来生产药物,包括抗生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其他治疗蛋白。

3. 定制化疗法:基于病人的遗传信息进行药物设计和治疗方案的定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率。

4. 个性化医疗:通过研究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合成生物学可以帮助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协助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5. 基因和细胞治疗: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修复或替换,治疗基因缺陷病,或设计改造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用于癌症治疗。

6. 生物传感器:利用合成生物学构建的生物传感器检测体内疾病标志物,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7. 微生物群落调节:通过操作肠道微生物等自然微生物群落,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代谢等,用于改善健康或治疗相关疾病。

8. 药物生产过程优化: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化药物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降低药物价格。

已经炒作过的几个就没再提。票都明确了

不同应用场景的挖掘。

1 生物传感器(百度已经在这个方向投资了多家公司):

国内研究比较前沿的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人员是研究员王猛。网页链接

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合作的上市公司。

天保基建

研究所在2017年4月,成立了中科育成(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将建设一个集产业技术研发、科技金融服务、试验生产转化于一体的创新研发机构和产业科技服务平台。育成公司与天津天保基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保基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依托天津空港经济区“中科天保智谷”,建设65000平米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核心孵化载体面积4500平米,作为在所外孵化转化基地的延伸,致力打造围绕研究所的生物健康产业集群,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模式。2017年,研究所打造专业化的生物制造众创空间BIOINN(BIOtechnology INNovation),建成了一个专业平台依托、双轨人才制度、资本对接集聚、企业运营管理等四大要素支撑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众创基地,并入选了科技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天津瑞普生物(300119),津药药业(600488)(天津金药集团+天津医药集团旗下化药产业板块的上市公司),天纺标(871753)(天津纺织旗下北交所上市公司)

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天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先后与天津行业领军企业如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天津医药集团、天津瑞普生物、天津纺织集团、天津金耀集团合作,天津春发集团等30余家在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纺织、食品、健康、能源等领域建立合作,推动研究所科技成果在津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促进行业领军企业的产业转型,提高天津生物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推荐 瑞普 津药 医药化工直接强关联

瑞普生物

天津瑞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维生素生物催化合成联合实验室 。天津瑞合的控股股东就是天津瑞普生物

ST新宁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化维生素体外合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异VC生产企业,可在菌种改良、生物发酵、提纯工艺、合成提取、结晶分离、蒸发干燥、产品应用工程等方面进行试验与验证.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是河南国投投资了A轮公司。占最大股权。河南国投下 就ST新宁是上市的。(根据企查查 查到)。

还有朴弘资本入股第二大股东。朴弘资本直接相关上市公司。 三脑博科(B轮投资)

华北制药

华北制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 

2 个性化医疗:

个性化医疗在中国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从医疗、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说,大家已经有了共识,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确定的方向。

在2020年将中国纳入国际个性化医疗联盟。相关合作单位就是华大。 华大智造+华大基因

3 新药物研发

也就是CRO,不做细致研究主要就几个。药明康德康龙化成PHARMARON、泰格医药Tigermed、凯莱英昭衍新药、睿智化学、九州药业、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博腾制药

4 细胞治疗

中国的传奇生物药明巨诺(港股)、科济药业(港股)。

恒瑞医药

恒瑞源正自主研发的ReGET平台转化的首个TCR-T产品HRYZ-T101获得CDE的IND批件。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中国人群高频HLA的TCR-T产品,拥有中美专利授权及广泛的PCT覆盖,具有全新的TCR序列,是针对实体瘤创新靶点的First-in-class TCR-T细胞治疗产品。

格林美

新景智源于2020年底在苏州BioBAY应运而生,专注于实体瘤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由三位自美归国全职创业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博士共同创办,CEO彭松明曾作为联合创始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多位细胞治疗领域奠基人在美国共同创立PACTPharma。2023年3月15日,新景智源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已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有元禾原点、远毅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同高资本、中鑫资本、领军创投等,老股东泰福资本持续追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