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相关工作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知道哪里违规,改了好多次,希望这次能发出去。[抱拳]

一、总结:

2023年收益10.96%,即21、22年大亏后,总算收益转正,2019年至今五年总收益50.09%,年化8.44%。

经历了22年艰难,23年照样不易。大A在3000点打了数次保卫战,最后成功守住2900。中概、地产、保险仍继续大幅下跌,港股流动性几近枯竭。十几道措施下来,最终是,你随意,我躺平。

一笔流水账:一月,YQ之后,预期转好,市场不跟,内卖外买;二月,AI出世,全面注册;三月,三年疫情,剩者为王,降本增效,硅银归零;四月,年报行情,分红续命,港股中丐,熊不言底;五月,大A坚挺,美股给力,中丐下跌;六月,调降利率,美元升值,中丐重挫;七月,经济会议,春风频吹,牛市幻觉,医药ff;八月,夏日“赔半”,几人清仓,四箭连发,硬了一会;九月,央妈降准,限制减持,开放限购,恒大陨落;十月,汇金增持,港股降税,保卫三千,冲突又起;十一月,打击鼓励,多措并举,北市爆炒,我A躺平,芒格去世;十二月,A4铡刀,加息止步,蚂蚁平权,股神退休。

二、持仓

(一)主账户

2023年,主账户共持有股票8只,其中A股3只占比40.8%,港股5只47.99%,美股2只占比11.92%。全年满仓,未开新仓,仅年末中国平安调仓一次,差额买入分众。持仓健康度持续优化,总体担保比例由330%上升至370%,综合融资利率由6.6%调降至5.47%,综合股息率3.78%,风险敞口持续缩小。

1.小米集团:持仓占比22%,全年涨幅42.6%。全年无交易,持仓观点不变,造车补上重要一环,且看雷总24年的。

2.分众传媒:持仓占比20%,全年涨幅0.67%,股息率6.65%。全年无卖出,用中国平安A&H倒腾出的钱又买了点。综合判断业务扩张进入稳定期,业绩受经济环境制约,江总是加分项,未来计划持股收息降融。

3.养元饮品:持仓占比17%,全年涨幅2.3%,股息率8.47%。全年无交易,市场存在感低,业绩进入瓶颈期,未来计划谨慎持股收息降融。

4.腾讯股份:持仓占比12%,全年涨幅-6.79%。全年无交易,持仓观点不变,看好视频号发展,游戏影响有限,未来无交易计划。

5.阿里巴巴&BABA:持仓占比9%,全年涨幅港股-12.35%、美股-10.83%,股息率1.29%。全年无交易,持仓观点不变,蚂蚁平权需进一步观察,考虑调仓买入。

6.META:持仓占比9%,全年涨幅194.13%。全年无交易,万亿上下,考虑调仓卖出。

7.中国平安A&H:持仓占比8%,全年涨幅-9.76%。A股股息率6.04,H股股息率7.57%。12月,部分A股H股互换,差价全部买入分众。未来继续持股收息降融。

8.万科企业:持仓占比3%,全年涨幅-50.82%。股息率10.37%。全年无交易,考虑进一步集中持股,择机调仓。

(二)PLAN B

2021年1月建立,表外资产,每次卖出股票时提取少量资金或股票单独计数,已收息为目的,积少成多实现工资替代。现有持仓互联中概ETF、医药ETF、粤高速B、小米集团分众传媒京东美团华勤技术。由于进出资金细碎繁杂,收益率记不清,现在已累积到2年工资。未来继续坚持股收息为目的,更加注重高股息、ETF化。

全年操作:粤高速B分红继续买入,华勤为中的新股,资金为卖出的纳指ETF,全年的散碎银子主买分众,剩下的零钱买互联中概ETF、医药ETF。全年中了5只新股,4只科转债,收益一般。B股转H股规则提供了B股的解决方案,确是好事。

(三)PLAN C

哔哩哔哩,数量6,成本142.5USD,市价12.17USD,全年涨幅-48.63%。

新东方,数量1,成本174.36USD,市价73.28USD,全年涨幅110.45%。

2021年3月建立,少年投资培养计划,小孩自己选择标的,用压岁钱买入。买入理由,新东方因为是整天上辅导班,所以觉得辅导班很赚钱。买B站,一是年轻人爱好,至少5年不会衰落;二是稳定;三是个人爱好。3年后现在再看,当初的理由还存在吗?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再过3年呢?小孩还年轻,拿资金和时间换经验,不着急。

三、读书

全年读新书45.1本,复习3本。2023年并没有刻意追求读书数量,投资方面的书看的不多,几年的不断阅读和实践,大概找到了适合自己道路,接下来就是用时间和耐心来持续磨砺,使之不断充实完善。传记读了几本,感觉不错,24年要加大比重。温铁军、张宏杰、俞敏洪、任超、刘瑜等的几本书,我们所处的时代就像一条波涛翻滚的大河,理解这条大河过去的基本流向后,或许就会更加明了今天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要抵达的方向。林达的书则是介绍大洋彼岸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总之,且不说通过读书学到了什么,仅仅是阅读本身就可以有效抑制在这充满诱惑的市场中时时躁动的心。

2024年计划多读一些传记类书籍,再读一些投资经典的英文原版,既是重温,又是可以防止荒废英语,一举两得,再努力提高下读书笔记的质量,非常的nice,嗯,想的还挺美,明年看结果吧。

四、展望

三年YQ结束,虽然极端情况过去了,但经济恢复并不如人意,A股港股在美元加息,经济下行的影响下,交投惨淡,虽用尽方法,但依旧人心涣散,最终A股连跌三年,港股连跌四年。24年还会再跌吗?都说均值回归,均值何时才能回归?24年会不会回归?谁知道呢,随他去吧。

在此背景下,个人投资组合的稳健性得到验证,即以高股息A股为基本仓,港股和美股为辅助仓,其中A股又分为普通账户和融资账户,融资金额与普通账户资金量大致相同,港股开融资账户,融资额度与美股资金量大致相同,整体账户融资比保持在300%以上。23年持仓与上一年一致,在吸取22年教训的基础上,融资只降不升,以股息缓慢降融,继续逐步、有序的将杠杆完全去除。

24年的主要持仓将继续保持稳定,A股港股美股相对均衡,具体为:以养元、平安、分众这些低PE、高分红的股票为基本盘,腾讯阿里为中军,小米为先锋,进可攻退可守,希望3-5年内能够翻倍,继续看好腾讯、阿里、平安、小米市值能够上万亿美元。在此前提下,择机调整万科,在万亿附近适当减持META,策略是:选择那些处于主航道,有业绩支持能够持续经营,有过往成绩证明能力的管理层经营的企业,在他们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而导致下跌到合适位置的时候,逐步分批买入并持股不动,耐心等待。目标行业有:银行、医药、白酒、中概。总而言之,24年仍旧是在“练内功、平心态、调结构、去杠杆”四个方向上继续努力,一是进一步拓展视野,勤思考多读书,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二是坚定信心,从大处着眼,不记一时得失,不犯大错,不怕过山车;三是继续优化结构,进一步集中持股,在看好的机会上下重注。

其他方面,坚持多年的高股息策略,已初显成效,虽然工资现阶段还是日常主要的现金流的来源,但重要程度已明显减弱,从而导致上班的心态逐渐轻松起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相信一定会实现完全的替代。小孩学业再进一步,虽然过程有些坎坷,且结果差强人意,但经此一事,成熟不少,有了紧迫感,学到了凡事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这个道理,对其成长也算是大有裨益。一场短期旅行,唤起了仗剑走天涯的梦,也想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更坚定了要把投资做好的信念。

来吧,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