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生物300357的投资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33回复:19喜欢:58
$我武生物(SZ300357)$ 

投资逻辑:过敏病因是体内Th1/Th2 细胞失衡,过敏治疗分为药物控制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可使患者产生免疫耐受使症状减轻或不再复发;我武拥有唯一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2017年销售3.85亿,市占率82%,对应全国4.7亿市场,2500元/年终端价,预计出厂价对应使用人口37.6万,潜在患者200万人,市场25亿。

风险:1、患者认知度;2、基层渗透率低;3、自费;4、估值不便宜。

问答(某三甲专家):

1、脱敏药物处方时间?患者用药时间?

医生要给病人讲解怎么使用,一般会先开3-6个月,有效率75%,病人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减缓,国内医生一般会说2-3年(用药指南上是3-5年时间)现在国际指南上做为一线用药,2015年中国在天津开会,作为一线用药,医生会根据指南做医学更新。国内用2-3年比较多,有复发的,这比例不高,我们会和病人说坚持用5年。

2、我武产品会不会受到限方的影响?

这个是自费药物,不受药占比影响,在医院的自费药房可以买到。

3、用1号、2号的增长率?流失率?

过敏性鼻炎使用量大的在春天和秋天,来医院就诊的都是中重度的过敏性鼻炎,轻的自己忍忍就不来就诊了。旺季的时候新增患者100个(50%是过敏性鼻炎),淡季的时候新增40个(1/3-1/2过敏性鼻炎)以前流失率高,有50-60%,现在降到20-30%,需要和病人沟通,如果半年就有效果,病人一般会用到2年。脱敏治疗,1个月要用200多元。

4、科室使用?什么时候开始用?

耳喉鼻科量最大,其次儿科,3岁可以用,没有年龄限制,皮肤科皮炎、呼吸科过敏哮喘、眼科的过敏性结膜炎现在也开始用。患者中,儿童和成人1:1。

5、脱敏治疗能够渗透到地县级医院吗?

县级医院首先要能够检测出来,皮肤点刺实验和血液检测,血液检测试剂比较贵,一次800多元。县级医院不容易开展,治疗也有问题了。皮肤点刺实验,我武会派技术员,三级和二级多,再往下就没法覆盖了。正规检测,两个检测率都很高。皮肤点刺1个点8元,3个点刺24元就行,比较便宜。

6、人群里面的发病率?

100个人里面30个过敏,30个里面有轻、中、重1:1:1。

7、06年产品就有了,为什么没有做起来?

以前是二线和三线治疗,相当于替补治疗,医生接受程度问题,再者患者接受程度,还有就是公司管理。

8、是否复发?

大部分不发了,听到的很少,如果复发了,用药物做轻微的治疗即可。

9、针剂的问题?

不方便,价格贵,针剂要2万一个疗程,针剂观察半小时,如果严重过敏,还要抢救。

一、病理及治疗手段

过敏性疾病:Th1和Th2细胞均由前体细胞Th0 分化而来,Th1 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干扰素 (interferon,IFN)-γ,IFN-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等,主要介导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辅助抗体生成,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性炎症的发生;Th2 细胞主要分泌 IL-4, IL-5, IL-6 和 IL-10 等,主要功能为刺激 B 细胞增殖并产生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G,IgG)1 和免疫球蛋白 E(immunoglobulinE,IgE)抗体,与体液免疫有关。正常情况下,Th1/Th2 细胞处于均衡状态,而当 Th1 细胞应答受抑制,Th2 细胞应答亢进时造成免疫状态失衡,就会导致过敏性疾病。临床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和特应性皮炎最为常见。很多过敏原都会引发过敏症状,以螨虫和花粉最为常见,螨虫是一种世界性的过敏原,我国的花粉过敏原以蒿草为主。过敏性疾病治疗包括对症治疗(症状控制用药: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和对因治疗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又称脱敏治疗。其中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部分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患者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停药复发,无长期持续疗效,也无预防作用;而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措施,可使患者产生免疫耐受使症状减轻或者不再复发。脱敏治疗使患者从小剂量开始接触脱敏原,剂量逐渐增加至维持剂量,继续使用足够疗程,使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过敏症状明显减轻或者不再发生。脱敏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频繁的皮下注射不仅给患者带 来不便,且可能使患儿和部分成人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可以免去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痛楚和不便,对于儿童患者尤为适用。

二、用药结构及未来空间我武生物2017年销售收入3.85亿,82%份额,推算全国市场4.7亿,2500元终端价,出厂价预计一半,对应使用人口37.6万。

潜在人口:3岁开始,没有年龄限制。

4亿一二线人口*50%检测率*10%重症发病率*10%使用脱敏治疗=200万

200万*1250元=25亿销售 VS 2017年 3.85亿


三、公司基本面1990年,胡赓熙在中科院上海生化和细胞所完成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应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协会联合招聘,回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作。

1998年,中科院上海地区知识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其主体是瞄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生命科学研究与高技术发展研究两大基地。同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受此鼓励,胡赓熙开始试水创业,2002年正式创办了我武生物。

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用于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粉尘螨适宜的生存条件是温度20℃-30℃、相对湿度70%-80%,南方地区环境更易于粉尘螨的滋生。粉尘螨滴剂为目前国内唯一被批准的舌下含服脱敏产品,并且是全球第一个尘螨的舌下含服标准 化制剂。其优点包括安全、有效、经济、常温保存、使用方便等。在研产品线:

蒿属花粉过敏:进一步开拓北方市场,III期临床。

粉尘螨滴剂适应症拓展:从鼻炎和哮喘衍生到特应性皮炎。核心技术:过敏原制剂的活性标准化问题就成为我武生物进入脱敏治疗领域的最重大技术挑战。2006年,我武生物首次提出用血清混合物标准对过敏原制剂的活性进行全新定义,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是截至目前评判过敏原制剂活性最精密的方法,该技术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均获得专利授权。

收入结构:


未来:干细胞领域?

胡赓熙说,近两年来,他带领团队全面调研了干细胞产业,并于今年5月成立子公司“上海我武干细胞医药有限公司”,进行干细胞产品的全面研发和推广。

我武干细胞主要立足于干细胞应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改善老年退行性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二是免疫调节,例如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去年底,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干细胞产品将按照新药标准来审批。我武干细胞依托我武生物创新药企的背景,将通过自主研发并与国内外干细胞技术专家合作,开发具有疾病治疗和机体修复功能的干细胞创新药物。

四、业绩及估值(18年-19年利润增速30%)


五、风险

1、患者认知度;2、基层渗透率低;3、自费;4、估值不便宜。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10-26 15:03

我武生物有钱途,医生说

2019-04-22 15:53

看不懂未来~

2019-04-21 13:51

我武生物的风险难道不是药品控费等行业政策风险,招标降价风险,主要产品过于集中,后续新产品研发风险,前五大客户过于集中,毛利率较高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吗,目前相比较确实是细分寡头,但是相比较后续研发占比依然很低,主要靠销售拉动,后续干细胞包括脱敏新药不一定跟得上,要是就按现在这样增速来看也没很高估值,关键在可持续性

2019-04-21 13:45

2018-08-29 20:42

1、鼻炎会不会长大后好?
3-15岁发生概率高,15-35岁自身免疫力提高会控制,但是35岁以上又会复发。还有30-40%会变异成哮喘,所以医生会建议早期介入治疗,不能小病变成大病。
2、用药人数?
公司没有明确数据,3.85亿*(1+17%)/2500元/人=18万人
3、潜在人口
3岁开始,没有年龄限制。
14亿*10%发病率*10%重症发病率*10%使用脱敏治疗*66%坚持治疗=93万人

2021-01-25 10:29

翻了翻当年写的报告,今天体会了把20CM,感觉美滋滋

2020-12-22 17:26

现在还长期看好?

2020-04-23 00:34

尘螨滴剂华山的皮肤专家觉得效果一般,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脱敏方式。针剂很多医院不开展了

2019-11-10 02:31

我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