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众安在线(06060)$ 从美国20来项具体的消费在总消费当中占的比例从1964年到2017年这些结构发生的变化中,我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消费大类成长性排序,服务消费大于耐用品消费,耐用品的消费大于非耐用品的消费,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们再看服务消费里的成长空间排序,我的逻辑是这样的:保健排第一,医疗排第二,接下来是养老护理、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娱乐。

为什么保健排第一,医疗排第二?因为保健是所有人群都需要的,而且现在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强调保健了,相比较医疗是一个老年人才有更大需要的。所以,从人群上来讲,一定是保健的需求空间更大。

为什么教育文化娱乐排最后呢?这是中国教育制度扭曲造成的。目前占比已经很高。

还有一个热点先后排序,我认为现在最大的热点是两个:保健和旅游。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腿脚还很好,趁着还走得动赶快出去走;另外我们的80后、90后手头有钱,也愿意往外跑,所以旅游现在是仅次于保健的热点。

养老现在的需求量也很大,据说我们养老需要的服务人员需要1000万人,但现在只有200万,有很大的缺口。这个井喷行情还要十年以后才出现。

金融保险一个是财富管理,一个是风险管理,这个需求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了,这是我讲的消费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中国的问题在哪里呢?我重点给大家讲三个数据:

居住。我的官方统计,2017年是22.4%,2018年是23%。这个数据肯定是低估的,我的估计居住成本基本上是在35%-40%左右,应该是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都用在居住上。

医疗。疗保健数据在2018年是8%,未来10年很可能翻一倍。我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中国污染太严重,有害健康,肯定比欧美更严重;

第二,人口老龄化,我们的老龄化速度会非常快,这块儿成本非常大,会急剧增加;

第三,我们处在人均收入快速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保健的需要会非常强烈。

教育文化娱乐。这两方面简单说两句,我估计教育占比大概8%左右,文化娱乐大概4%。



总结下来,未来发展的领域就是三大块:

一块是消费制成品的个性化发展;一块是国家主导的十大领域,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第三块是消费服务业。
所以,从市场角度来讲,消费制成品以及消费服务业是真正有巨大空间的,这是我们可以长期关注的,因为这跟14亿老百姓的需求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