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日本一定不是中国的明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对2024年铂市场供应缺口的预测已上调。目前供应疲软,而来自汽车和工业部门的持续需求让供应愈发难以跟上。

现在的预期是,在来自矿业领域的供应吃紧、需求具有韧性的情况下,2024年铂市场将出现47.6万盎司的缺口,而3月份时的缺口预期为41.8万盎司。

强调了旨在鼓励家庭更换汽车和家用电器的以旧换新计划以及引导工厂更新设备的政策举措。但经济学家对于这些政策在刺激消费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仍然持怀疑态度,因为以前实施过类似的以旧换新计划,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项政策甚至可能鼓励中国制造商扩大生产,从而加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而这正是他们认为中国出现低通胀局面的原因。(q消化产能)

电车的发展,ai的发展,或者说工业的发展,对于人工的替代电力的重要性都无可替代,可以说电力对于工业相当于粮食对于人类。

官方回应“网友建议高速免费延时”:将研究论证 适时优化政策

中国主要高铁线路涨价,凸显债务危机深重

日本制造业的兴衰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案例。二战后,日本制造业快速崛起,制造业出口占全球比例从1950年的2.8%提高到1986年的15.7%,很大程度依赖美国的产业转移和市场。日美安保体制让日本没有军费支出负担而可以专注发展民用产品,1950年代朝鲜战争、1960年代越南战争带来的特别需求,政治互信使得美国的产业大量转移到日本。以汽车为例,日本战后经济凋敝,本国市场不足以发展出汽车产业,但丰田等企业借助美国市场(先是生产军用卡车,后大量向美出口)而发展成为了世界顶尖汽车制造商。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变成了最大的逆差国,主要逆差给了日本。比如1978-1984年,日本从美国获取的顺差占美国总逆差的49%。廉价的日本产品冲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美贸易摩擦从纺织、钢铁这些传统产业,升级到家电、半导体、通信设备、汽车等技术及知识密集型产业。

1985年的广场协议并没有导致日本经济衰退,此后日本依然经历了7年的“平成景气”。但是广场协议却将日本产品挤出美国市场,导致日本制造业衰落。日本商品占美国进口的份额从1986年的22.4%降至2022年的4.6%,同期日本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从15.7%降至3.6%。

中国跟日本不同,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不完全依靠美国市场。日本制造业是慢慢被中国所替代而导致衰败,而中国工业产业链完善,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替代中国的制造业地位。

外滙交易中心優化北向互換通

李强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 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中資電力資源估值低宜長揸

三星和SK海力士将超过20%的DRAM产线转换为HBM产线

八层HBM3E芯片占据主要客户Nvidia订单的大部分。尽管HBM3价格下跌,但HBM3E价格上涨将抵消这一影响,有望维持利润率水平。三星电子官员表示,其HBM产出已售罄,而2025年HBM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此外,三星计划在第二季度开始生产12层HBM3E芯片,展示其在HBM3E市场的领先地位。未来,三星将开发第六代HBM(HBM4)并于2026年量产,采用混合键合技术连接DRAM的顶部和底部。

三星内部人士表示,DRAM价格短期不会下跌,而SSD的需求增长也是长期趋势。

DRAM: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缓存等。

HBM:用于图形卡、高性能计算 (HPC) 加速器、人工智能 (AI) 加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