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股配置的热点问题回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5

近期,刷到了@招商银行APP#论道有招# ,主旨是帮球友解决棘手的问题,有一些关于科技股配置的热点问题,今天来尝试回答一下。

1、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政策变化以及科技进步的速度,科技股的长期增长潜力如何?

当前,以AI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AI产业有望赋能千行百业,降本增效,激发科技板块发展潜力。

科技股受益于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企业和个人对云计算、大数据、远程工作等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需求抬升,推动了科技公司业务发展。政策对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支持为科技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减税、补贴、资助研发等。2024年3月5日,发改委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强调先进装备、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及颠覆性技术;鼓励央国企建立人工智能应用算力建设和数据要素等,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不断涌现,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以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为新增长引擎,加快氢能和核聚变等未来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从长期看,这些政策引导都有助于激发科技股的长期增长潜力。

A股方面,新质生产力相关主题表现亮眼,AI相关算力服务器、CPO光模块、数据要素、半导体芯片、5G+、新型工业化、新能源(尤其是氢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热点不断涌现。2024年3月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利好新型工业化和农机设备、汽车家电及消费电子更新换代。设备更新本质上是通过科技促进企业生产投资;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拉动制造;降低物流成本和建立统一大市场是有利于外贸出口的成本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科技成长。

2、从资产配置角度看,稳健投资者科技板块配置比例设置多少比较合适?如何把握市场对科技股的节奏,在适当的时候调整科技股的配置比例?

科技板块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需要结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市场环境以及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考量,以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科技股作为高成长性和高波动性的资产,稳健投资者可将其控制在较低比例范围内,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建议投资者同时考虑市场环境和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在科技行业处于高景气期或者估值过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需要适当减少科技板块的配置比例,以避免过度暴露于行业风险。当科技行业处于低估值或者发展前景良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适度增加科技板块的配置比例,以获取更多的增长机会。当市场对科技股情绪过度乐观或者悲观时,往往会出现估值失衡的情况,需适当调整科技股的配置比例。通常,科技成长型行业的最佳投资阶段是其渗透率从10%向50%的发展阶段——产品量价和业绩估值双升,戴维斯双击。当渗透率超过50%时,意味着业绩增速和估值到达景气高位,受竞争加剧和高基数影响,增速和估值及股价可能会见顶回落。

3、2023年,科技股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公用事业或房地产板块,2024年科技板块回报能继续领先吗?2024年银行、央企等大金融板块强势的背景下,科技板块配置应该如何把握机会?

公用事业虽稳健,但产品或服务定价受到严格监督,上涨难度较大,营收相对平稳,如遇人工和材料等成本上升,则可能拖累利润增长。房价和销量高位回落,房地产板块或许仍未见底。

银行、央企等大金融板块强势,部分原因或是国资委改变考核机制,重视现金分红和回购等市值管理,年初微盘股暴跌时市场偏好防御,长期低估值的煤炭、银行、央企股等短期快速修复。银行是百业之母,更能反映经济状况,在房地产和企业高杠杆债务等未解决前,或难以长期走强。

科技股与经济的相关性相对较弱,通常采用PEG(估值增速),高增长空间容易提升估值,而业绩高速成长能消化估值,今年科技股回报有可能继续领先。

如果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或局部冲突持续,加减息影响无风险利率变动,科技板块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数据隐私和反垄断的监管政策趋严可能会对科技巨头造成负面影响。市场竞争也可能会加剧,导致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技术发展和创新才是科技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如果科技公司能持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新产品和技术,则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科技板块配置的机会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长期投资目标。大金融板块和高股息资产的强势可能会吸引部分投资者配置,以追求相对稳定的回报。但科技板块仍然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投资者可以考虑在科技领域寻找具有潜力的个股或基金进行配置。注意分散风险,不要过度集中在某一家公司或子行业。建议两端配置:高股息稳健资产加上科技板块的高弹性。

今年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以及纳指继续上涨也可能会带动A股港股的科技股上涨。在AI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大时代,大小盘科技股都有机会。后市看好央国企+科技方向,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预期AI手机、AI服务器和AI PC的升级换代或将带动半导体设计制造、消费电子和销售环节等科技公司营收增长,走出底部进入景气周期。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公司股价通常会提前3到6个月上涨来反映业绩增长预期,投资者需把握好配置节奏。

4、如何看待今年科技的投资主线?哪个细分领域更具有投资价值?是否应该关注特定的子领域或技术趋势,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

去年初,人工智能(AI)的火爆来源于美国OpenAI公司ChatGPT, 大模型技术迭代,促进英伟达GPU,AI服务器和微软等软件等需求大增,为保证未来竞争力,各国都加大算力科技等投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ETF权重股7巨头:英伟达、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等科技股的上涨更多依赖于业绩(产业周期反转、 企业自身降本增效、AI赋能等)的驱动,较少反映降息(提升估值)、经济基本面改善等宏观因素的潜在影响;而国内暂时靠乐观预期提升估值,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主线,HW产业链等,关注需求复苏、创新和订单业绩落地的结构性机会。

人工智能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AI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制造业和零售业等,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助手等领域,投资者可以寻找更具AI应用前景的公司。

量子计算仍处于早期阶段,计算能力超越了传统计算机,比如模拟分子结构、优化复杂系统等。普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而对于VC 、PE和深度研究投资者,早期投资在量子计算上研究和开发的优势公司, 长期有可能会带来可观回报。

区块链技术已应用在金融、供应链管理、身份验证等领域,如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发票等。投资者可关注在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

投资者可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以及潜在的风险。虽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着技术不成熟、市场泡沫等风险。投资者可选择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公司,以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不要盲目跟风,避免追涨杀跌短期炒作投机。

5、科技板块的波动很大,面对大波动,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购买科技基金或专项ETF可享受行业增长红利(贝塔),降低个股经营和股价大幅波动风险,建议投资者建立良好的投资策略——价值选股,趋势择时,组合投资,控制风险。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资金可利用时间段等因素,制定出清晰的投资计划。分散投资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保持冷静和理性也是应对波动的关键,尽量避免因恐慌或贪婪而草率决策。科技行业通常是高增长领域,长期持有优质科技公司的股票获利丰厚。但同时,科技行业也是高波动行业,在科技板块波动大的时候,需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控制风险,以应对市场变化。此外,投资者亦需密切关注市场和行业动态,及时了解政策、行业、市场和公司的业绩报告公告等重要信息。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招商银行App @价值at风险 @陈达美股投资 $招商银行(SH600036)$ $招商银行(03968)$ $恒生科技指数(HKHSTECH)$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VS中特估,你更看好哪个#

全部讨论

量子信息技术是结合了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学科,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长期机会在于量子计算机带来的算力爆炸,短期机会在于抗量子密码替换。#算力板块再度走强,工业富联强势涨停# #量子科技概念掀涨停潮#

科技行业产业趋势向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04-26 11:44

科技股潜力无限

04-26 11:30

适当配置科技股可以增加组合投资的弹性

04-28 14:08

科技股的高成长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