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金:啥意思新型骗局来了?如何避免成为“韭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自媒体圈中掀起了一股关于知识付费的争议风波,被一些声音称为“新型诈骗”。据内部人士爆料,一位年入百万的博主以合伙人的名义招募高付费学员,但实际上并未提供实质性的技能或知识,而是利用这些“合伙人”在小红书等平台为其进行引流,进一步招募下一批合伙人,形成了一种看似诱人但实则风险极高的商业模式。

在这场风波中,不少渴望学习、希望通过付费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人不慎中招,钱款一旦付出,想要追回却难上加难。作为消费者,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在享受知识付费带来的便利和效益的同时,避免成为这种“新型诈骗”的受害者?如果你不想被知识付费“割韭菜”或陷入所谓的“新型诈骗”,强烈建议你认真看完下面这3点。

1、在网红经济浪潮中,金钱的魔力吸引着无数人,许多人梦想一夜暴富。然而,正如马太效应所揭示的,财富往往青睐于那些并不迫切追求它的人。

记得我初离职场时,也曾为赚钱而盲目学习。虽然短暂地获得了一些收入,但这些钱如流水般逝去,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浮躁与焦虑之中,失去了学习的初心。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学习技能本身的价值远超于单纯追求金钱。一旦陷入赚钱的漩涡,心智就会被欲望所控制,但付费学习与真正赚钱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好的付费课程会注重提升个人能力和认知,而非仅用“赚钱”的噱头吸引消费者。因此,当面对总是宣扬能迅速致富的课程时,我们应保持警惕,这些课程往往只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总之,学习应回归其本质,即提升自我、拓宽视野,而非盲目追求金钱。

2、近年来,知识付费领域兴起了以“合伙人”为卖点的模式,声称能带来终身制的权益和丰厚回报。然而,这种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经济周期中的“康波周期”告诉我们,任何项目都有兴衰起伏,无法确保永久繁荣。而“终身制合伙人”的承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人性面前显得不切实际。

其次,真正的合伙人关系建立在资源对等、能力相当的基础上,但大多数知识付费中的“合伙人”只是被利用来替他人赚钱的工具。没有核心生产资料、决策权,只能成为执行者,这与合伙人的本质相去甚远。

因此,在选择付费学习时,我们应明确自己的需求,警惕那些以“合伙人”为噱头、实则追求短期利益的模式。付费学习应关注个人成长和技能提升,而非被不切实际的承诺所迷惑。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真正掌握了自己的核心生产资料,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我们常将希望寄托于付费学习,期待名师能带我们实现转变。但真正的改变源于日常的努力与细节的打磨,他人只是辅助。

把知识付费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往往失望。更不应为此借贷,这是不明智的。付费学习只是起点,效果取决于你的执行力。

对于高价的合伙人课程,经济压力与课程效果都值得考量。建议理性看待知识付费,莫将其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否则只会满足他人,却难圆己梦。

知识付费前请深思熟虑,明确学习方向,方能有所成长。我仍坚信知识付费的价值,但绝非为赚钱而学。更看重的是为人处世、核心技能等,这些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记住,“凡是速成,皆是误人子弟”。愿我们在这条路上理性清醒,收获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