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三年亏损50亿后,是如何绕道减持的?“时间”变敌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出了两件大事,都和A股上市公司有关 ,一个是陆家嘴85亿买了17块“毒地”,房子建好了才发现土壤中的致癌物严重超标;另一个是高瓴资本涉嫌违规减持隆基股份,作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没有提前发布公告告知投资者就悄无声息地减持了,耍小聪明被监管机构立案了。这两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陆家嘴自称是被算计了,而高瓴资本是算计监管机构了和股民了。

都是百亿千亿级别的公司,都是拥有顶尖专业人才,做的也都是几十亿的生意,但是面对规则和法律,都不尽如人意,陆家嘴是轻信交易对手给的检测结果,以为大赚一笔的生意,最后发现被算计进一个大坑。不过苏钢集团也进行了回应, 声称在交易的时候就知道土地污染情况,谁是谁非得要法院判决了。而高瓴资本是看准了交易漏洞,但是在当下这算是顶风作案了,能否轻易过关?

1、高瓴资本是如何钻空子的?

都知道A股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东减持是要提前15个交易日发公告的,这一制度对5%以上的股东,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股东是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的,因为这5%以上股东发布减持公告往往会被看着是利空,会引起股价下跌。

高瓴资本作为隆基股份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2022年年报中持股比例还有5.85%,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这是北上资金投资者股份集中存放平台,背后代表的是众多投资者,所以真的第一大股东还是公司董事长李振国,持有14.08%的股份,而高瓴资本旗下基金——HHLR 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交易所)很有可能是第二大股东。

但是高瓴资本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中的持股比例已经降低至4.98%,刚刚跌至5%以内,并且明确说明转融通证券出借的股票都还回来了,这就意味着高瓴资本减持了0.87%的股份,以后再减持股份就无需公告了,减持股份就自由方便多了。但是问题在于,高瓴资本的持股比例减少了0.87%,但是却没有发布任何的减持公告,按规定来说,这是违规的,作为5%以上的持股股东, 减持股份必须要提前发布公告。

高瓴资本是如何实现股份“减持”的?高瓴资本真的会明目张胆的无视减持规定无公告就减持吗?直觉告诉我们应该不会,高瓴资本是“聪明”资金,机构内也都是高手,精通法律法规,作为不会明目张胆去违规,要实现同样的效果也会采取巧妙的方式去规避法规。

高瓴资本是如何规避的?时间回到今年3月21日,当天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高瓴资本参与了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为期182天,也就是6个月时间。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股份比例为0.85%,这就意味着高瓴资本的持股比例将从5.85%降低至5%,并且在公告中进一步说明未来90天会将最多0.15%的股份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低至4.85%。

我们在隆基股份的一季度财报中看到高瓴资本的持股比例降低至4.85%,这说明在3月份最后几天高瓴资本又将0.15%的股份出借出去了,这种做法是没问题的,我们的A股本来就有融资融券业务,融资就是从证券机构借钱买股票,未来还钱给证券机构,这就是做多,因为股价不涨,你就得自己贴钱还给证券机构。融券也就是转融通证券出借,白话就是将自己的股票出借给其他投资者,借入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在约定的未来某个时间点再将股票还回来,注意这里还的是股票,那么借入股票的人要想赚钱,未来的股价必须是跌的,本身借入股票后就是要卖出的,未来再买回来,所以这是做空股票。

高瓴资本将持有隆基股份的股票借出去原本是合规的,而且特别强调了,这不属于减持。毕竟到时候会还回来,换回来后股份比例不就回到原来的5.85%了嘛。

但是这个规则最大的BUG在哪里?按照规定,持股5%以上股份的股东减持是需要前天15天公告的,但是现在我将股份出借部分出去,那么我的持股比例不就跌至5%以下了嘛,我在这个时间进行减持就不需要提前公告了嘛,毕竟在财报中的股东行列中持股已经只有4.85%了,我在这个时候减持0.87%的股份,然后等到出借的股票还回来,我的持股比例恰好就降低到4.98%,这是多么巧妙和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啊!

2、高瓴资本不再高屋建瓴

高瓴资本的这个绕道减持的方法是十分聪明的,但是也有点无赖,纯粹是钻制度的空子,制度设计者估计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么细,但是这个漏洞被高瓴资本抓住了,但是高瓴资本的高超之术真的就合规吗?监管层真就毫无办法吗?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被人说聪明,那么这是夸奖,但是高瓴资本在中国投资界的大佬地位,价值投资已经深入人心,这种机构需要的不是聪明 ,而是智慧,高瓴资本绕道减持隆基股份明显是缺乏大智慧的。

这不,隆基股份11月7日发布三季度财报披露了高瓴资本股份减少的事情,2天后的11月9日就发公告说,11月8日高瓴资本旗下基金HHLR管理有限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原因是涉嫌违规减持。

这就说明监管层是不认同高瓴资本这种“绕道”减持的操作的,如果这种操作能够成立,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发公告的规定就是一纸空文了,因为任何5%以上股东都可以通过先将股份借出去,将持股比例先降低到5%以内,然后再实施减持股份,这完全就将制度架空了。

况且从法律上来说,这种做法真的就无可挑剔吗?你借出去的股票依然是你的,所有权不是你的吗?你出借的只是收益权、使用权,到期是要归还的,所以,即便借出去部分股份,但是你的真实拥有的股份依然没有变化。这就好比你将房子借出去了,开业主大会的时候行使权力的还是你啊,在房管所上挂名的还是你啊。

高瓴资本这是聪明翻倍聪明误,太精于设计了,也太不政治正确了,当前股市低迷,指数持续走低,监管层出台了众多的措施都未能有效遏制股市走跌的趋势,并且已经对减持漏洞做了一些补丁,你这个时候依然在耍小聪明,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你的知名度这么高,正好缺个祭旗的,自己往枪口上撞,拿你开刀也是合情合理,还更加能够震慑市场上的各种“大聪明”。

3、三年亏损50亿,不做时间的朋友要做敌人?

对于高瓴资本的这种大聪明式的操作该如何理解?也许是他们自己无法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了,自己在打脸自己,高瓴资本的老大是张磊,张磊前几年是中国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他的名言有两句,一个是教育是永不退出的投资,另一个就是要做时间的朋友。

这两句话的核心就一个,那就是要做价值投资,而且张磊还出了一本书叫做《价值》,出版之际成为众多投资者研习的投资圣经,一时之间可谓是洛阳纸贵。但是他们自己却并没有坚守自己的投资价值,反而学起了下三滥的手段。

投资经不起时间考验就不做时间的朋友了,甚至是要做时间的敌人了吗?

这个事情得从2020年说起,当时新能源如日中天,又值美国投下“零利率+无限QE”金融核弹之后的水漫金山之年,全球股市都在上涨,A股自然也不落后,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甚至喊出了“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新能源是当时最火的赛道之一,也是最热门的概念板块之一,高瓴资本作为当时全国知名的PE投资机构,选择新能源这个赛道投资是非常正常的抉择,新能源有三个细分赛道,一个是光伏发电领域,龙头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第二个是动力电池领域,龙头是宁德时代;第三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是比亚迪

高瓴资本当时的抉择是全部下注,斥巨资入股隆基股份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2020年12月19日,签订协议,高瓴资本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从第二大股东李春安手里受让了6%的股权,该交易作价158.41亿元,受让价格为70元/股。

高瓴资本成为隆基股份第二大股东,并且赶在当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完成过户,这笔交易值不值呢?2020年12月19日签订合同时,隆基的股价为77.6元,高瓴资本相当于是以低于市场价格10%的价格购买的。

这笔交易完成后,隆基股份的股价继续上涨,2个月时间最高涨到125元,这个时候高瓴资本的账面收益率近80%,涨幅浮盈近130亿,可谓是一笔十分漂亮的投资,张磊可谓是眼光独到。

但是投资领域的残酷在于,真正的业绩不是2个内的业绩去衡量的,而是需要2年甚至更加去衡量的,2021年2月隆基股份股价见顶,此后进行了近3年的下跌,在漫长的下跌过程中,除权价格最低跌至23元/股,相当于从最高点下跌了70%,高瓴资本的巨额盈利正在变成巨额亏损。当时158亿的投资,如果不减持的话,现在的市值只有105亿,相当于3年时间亏损了50亿,投资本金账面亏损三分之一

面临巨额亏损,在利益的面前,高瓴资本准备和时间说再见了,我拿你当朋友,你却让我亏损 那么就只能做敌人了,高瓴资本还担得起“价值”二字吗?

借用《让子弹飞》师爷的一句话:恶心,哪怕花点钱呢!

50亿都亏了,即便要减持,公告后再大大方方减持,无非也就是多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