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再炒核心资产?】
短期海外资产波动带来的外溢效应,AH股核心资产估值性价比显现,尤其是在评级上调之后,港股和北向都出现明显的资金加速回流迹象。4月23日,瑞银全球新兴市场股票首席策略师发表新兴市场股票策略观点,上调MSCI中国指数评级至超配,这一评级变动传递出对中国市场整体基本面、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盈利前景等多方面的积极判断。4月23日至今,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3%,全球领先,同时陆股通累计净流入近400亿,平均每日净买入60亿。外资的回流直接驱动核心资产上涨。
中期长钱增持+监管新规凸显核心资产价值,带来核心资产重估。一方面,经过去年的连续调整之后,核心资产估值又回到相对低估的状态,沪深300ETF等长钱再次涌入,驱动核心资产估值提升,类似2016年和2018年两轮大调整之后,都会迎来一轮核心资产的估值回升过程,说白了就是长钱抄底核心资产。另一方面,刚出的监管新规,使得有持续盈利能力+分红能力的核心资产的稀缺性凸显。今天盘面就很明显,核心资产权重股大涨,而ST板块大面积跌停,这是一个新阶段的信号。
新一轮的核心资产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确定性,这是长钱最关注的,具体表现就是持续的盈利能力。一家公司今年增速40%,明年预期增速-20%,后年增速50%,而另一家公司今年增速15%,明年增速15%,后年增速15%,长钱毫无疑问会选后者,因为对于长钱而言最关键的是不犯错。
在持续的盈利能力面前,估值也可以往后靠,典型的案例就是上一轮核心资产牛市中的海天味业,每年增速也就20%,但是估值可以买到100倍,这就是持续盈利能力的魅力。
当然,这一轮核心资产考核还得加上分红,因为今年分红的地位被进一步拔高了。有机构明确提出,新一轮核心资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5%增速+3%的股息率。
其次,当确定性被充分定价之后,如果有进一步的资金外溢,那高景气、高成长的产业也会被当做核心资产持续买入,类似在上一轮核心资产牛市后期崛起的新能源
总结来说,A股每次大调整之后,都有新一轮长钱抄底,从而出现新一轮核心资产拔估值的过程,这其中核心资产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本质都是围绕“高确定性+高成长性”展开,如果说2017年是核心资产1.0,2019-2022是核心资产2.0,那这一轮就是核心资产3.0。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增量资金持续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