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泡沫艺术家: 其实15年后能拉起房子来,一方面是货币化棚改,另一方面是降息。
14年11月开始,到15年10月,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6次,几乎每隔差不多2、3个月就一次。当时是有降息条件的,因为PPI历史冰点了,不是跟现在一样PPI超高位爆表通胀预期,而是强通缩预期。相关联的当时汇率贬值也是无所谓的,反正大宗价格跌爆了,不会带来输入型通胀,贬值还能促进出口竞争力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的,地产不拿降息等实质性流动性手段持续刺激的话,只有卖房的短期乐观,实际上很难真的起来的。而外围流动性收紧,刺激的话汇率会在息差收窄甚至倒挂之下贬值。再加上爆表的PPI乘以贬值的乘数,输入型通胀弄不好会失控的。
因此个人一直说,高位的大宗会制约宽松的预期,跟14年情况完全不一样,也看到了,好多人喊了几个月降息了,5Y LPR却极其克制,10债收益率1月底之后不跌反涨...
而现在只能跟鹰酱那边比耐力,看谁先受不了了。最理想的情况是1年内大宗回落,美联储转鸽。至于现在,宏观行业少碰,因为不知道会惨到啥程度,尤其是高位的周期品种,那一波可是献祭当初宝钢的竞争对手武钢呀。
//@黑貔貅俱乐部: 如果我们把15年的市场暴跌剔除掉,14年买大宗逻辑没有问题,当时情况也是需求弱,最主要的原因是地产弱,地产政策放松,后面2年去库存,然后逐渐起来,对水泥钢铁的确是大利好。如果看当时股价,从14年7月份,看到2018年初,海螺水泥涨了好几倍,宝钢股份也涨不少,最牛逼的亚洲水泥涨了50多倍。地产销售预期可能要到下半年明显好转了,政策还在出,省会城市的地产没什么问题,郑州,兰州,武汉,我觉得后面还会有。
引用:
2022-04-05 18:17
2014年7月,市场开始走低估值蓝筹行情的时候,也是接二连三的房地产限购放开,而且伴随着大宗商品的暴跌,相关资源股开始大幅度上涨,这次不知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