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笑忘泪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22喜欢:13
$保利发展(SH600048)$ $万科A(SZ000002)$ $新城控股(SH601155)$
刷了一下近5年的有息负债数据,对比一下几个还活着的地产公司:
新城确实一直都在收缩,合同负债2020年2000亿到现在1000亿,收缩了一半,与此同时,新城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从2020年的440亿下滑到现在的240亿,下滑了也接近一半!
金地是被动收缩,合同负债2021年是1125亿,现在是650亿,收缩了也快一半,但是金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2021年是480亿,现在还是480亿!
滨江合同付负债一直保持增长,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扩张到现在的260亿
万科合同负债从2021年的6300亿坠落到现在的3000亿,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从2021年的1600亿到现在变成了2000亿?业务收缩债务完全没收缩?!
要说万科比新城的商业还要成功,现金流还要充沛我是不信的!
新城一季度商业营运收入达到了28亿,今年全年有望超过130亿,新城连续大涨以后目前估值是240亿,新城若能彻底摆脱住开,仅仅商业这一项产生的现金流和净利润在未来5-7年,足够逐步清空所有有息负债,何况还有1000亿可以确认的收入呢!
总得来说,A股地产公司当中新城践行活下去最彻底的地产公司,虽然公司曾经在道德上有瑕疵,但企业一直在努力保证不暴雷,也算难得!
<a href="http:/

热门回复

金地的数据有误吧?

我看的都是年报,图标数据的有息负债口径不一样,你可以看看

$滨江集团(SZ002244)$ $新城控股(SH601155)$ $保利发展(SH600048)$
方向总体没有太大问题,如果真的要看业绩和预期,住开当中能保证业绩不崩盘的还有点看头,比如滨江,保利主要还是底子厚,TOP4当中肯定比万科要强一些,当然说的是A股,很显然港股的华润和中海那才是业绩驱动的结果!
帖子中对比过新城的负债问题,发现住开一直在收缩,债务也在同步大幅度收缩,根据理杏仁数据直接导出巅峰时期的1020亿下降到现在的583亿,下降了接近一半,如果转型为纯商业运营模式开发商,0.4PB的估值还是值得看的!又看了看港股新城发展,这个逻辑似乎两地市场都是认可的!

啥情况?是哪个数据有误吗?有息负债是个近似值,有些附注里里面可能有息的算无息,有些无息的算有息。具体算法我们网站上面标注了的。

既然说到这了,更正一下吧,2020年年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同负债2022亿,2023年年报1061亿,这个下降一半应该没疑问!
2020年年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短期借款=436.23+4.49=440.72亿
2023年年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短期借款=234.91+12.64=247.55亿
就这仨数据,我觉得@b_ing 总的网站这么多用户不至于啊?毕竟我也是5年以上老用户了!

@b_ing 的理杏仁

年报也不对。年报数字是短债13亿,长债235亿,债券128亿,合计376亿。你那个软件只看银行借款,不看债券,是不对的。不能只依靠软件,财务报表还是得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