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洋河和白酒新格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9喜欢:39

至今,主要白酒企业2023年的年报都发布了,看过了。前天晚上熬夜等年报,结果死活不发,就睡了。昨天有事,草草看了看年报和满网络的解读。今天看了半天,想了半天,感觉想清楚了,现在动笔记录。酒企的经营结果和大多机构预测差不多。挺好!说明现在机构的工作都很扎实,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可以免费参考他们的工作成果。

今天主要谈谈洋河$洋河股份(SZ002304)$古井贡、汾酒以及它们代表的中高端白酒的新格局。

洋河绝对是最近几年,小道消息最多,骂声最多,业绩最烂的主流白酒企业,没有之一!2023年报一出,更是“亲者痛,仇者快”,哀声、骂声、奚落声、风凉话络绎不绝!洋河降速我是有预期的,我的期望是跟上行业平均值就行。结果,营收、净利润个位数增长;四季度负增长,净利润亏损;15%的年度目标没完成;净利润增长仅为6.8%,低于行业均值7.9%。一季报与同行几家相比也是最差的,人家古井贡、汾酒都是20%以上的增长,倒霉蛋儿洋河仅仅8%。管理层的年度目标也很务实,5-10%的增长。总之,如果你想骂洋河烂,会从财报中找到很多证据。

之前两年,洋河也和几家同行一样,保持了20%左右的高增长。今年,洋河掉队了,我用“失速”来形容。作为投资者,抱怨也好、谩骂也罢,都无济于事,重要的是找到洋河“失速”的原因,并确认企业是否“盐碱化。”

从财报的数据看,经营没有大问题。

毛利率与往年基本持平,白酒的单吨价格从2022年的15万元提高到了19.5万元,销量从2022年的19.5万吨,下降到16.6万吨,而中高端营收同比增长8.8%,低端营收同比增长20.7%。这就说明,产品结构优化了,卖的少而精了。说明产品没有出问题。

从销售费用看,同比增长28.9%,占毛利的比例较2022年提高3%。高铁站、春晚、航天、敦煌等等知名活动,洋河都在冠名。这就表明品牌的拉升工作一致再持续。(往往企业遇到危机会首先缩减广告费用,这是持有分众传媒带来的经验。)而且,销售费用大增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迹象,这说明企业并没有靠打折让利强行销售。虽说增长不多,但323亿的白酒收入是实实在在卖出来的。应收款方面,年报8亿左右,一季报9亿左右,比古井贡、汾酒都要保守的多。结合上文的产品优化,吨价上涨,产销上,既看不出强行压货,也没有滞销迹象。说明营销和销售没有出问题。

从合同负债看,75亿预收、36亿折扣,合计111亿,虽说同比下降了,但100多亿的存量在行业中名列前茅。经销商省内基本持平,省外同比增长约10%。说明渠道上没有出问题。

为什么四季度营收和利润突然掉了那么多呢?分析原因就成为了网友的发挥点,各种猜测满天飞。按以往经验,洋河最后一个季度会大量结算费用,因此净利润不高很正常,但是都弄成负的了,还是头一次。

洋河2022年营收301亿,目标增长15%即346亿,2023年营收331亿,差了15亿。显然,四季度的营收下滑影响了洋河营收目标的达成。而对于拥有100多亿合同负债,净利率30%的洋河,但如果管理层想粉饰业绩,完全可以做一做报表,提前结算15个亿。营收、利润都上来了。然而,他们没有那样做。

这表明:1、管理层能接受现在的结果,就像年报力说的“稳中有进”。如果他们真的不满意,大可调一调表,然后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圆满完成15%的目标;2、四季度的销售企业尽力了,大大方方的承认失速。

一季度业绩看,8%的营收增长和5%的净利润增长,并没有跟着上个季度继续滑坡,但增速确实乏力。58亿的合同负债和古井贡、汾酒一季报差不多,说明没有影响常规的打款发货。可见,“失速”的洋河并没有“失控”。

对失速的解释,大多是下面几种传闻:

1、高层内斗,过度内耗,耽误经营。

2、现任管理层和蓝色经典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任管理层干劲不足。

3、地方政府和洋河的行政关系,影响了洋河的企业独立性。

4、销售疲软,被省内外的同行追着打,毫无招架之力。

传闻这东西,假的很多,但杀伤力很大。

前两点,最近几年一直反复传,最厉害的就是结合股权改革问题的小作文,充满了宫斗剧和阴谋论的色彩。其中有些事一定存在,但传闻的整个事件肯定是杜撰的。这是制造网络噱头常用的方法,一部分事件为真,但整个故事是假。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政治,斗的太激烈而影响工作也是有的,但这仅仅是导致洋河“失速”的主要原因,并非根本原因。

第三点涉及到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股东和政府的关系等。我以前也在实盘记录里面聊过。国有企业首先一定不是对股东负责的,而是都上级组织负责,或者说是对人民负责。企业的一把手是上级派去的,他代表的是国家和组织的利益,对上级组织负责。这个原则从建国初期的厂长制就开始了。我们的股份制,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绝对不要奢望只对股东负责,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执政理念。中国的资产是全民所有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所有制、分配都是有中国特色的。但说回来,大国企即使有各种问题,但是它不会胡来。现在,要说衙役、芝麻官有些混子我承认,但是国企高管,政府政要,是绝没有酒囊饭袋的。他们一定懂得如何运用,如何管理,只是立场或目标不同。像洋河这样商业模式简单,还特别赚钱的国企。有小瑕疵,但是大是大非上都值得信任。

第四点我不认同,同行增长比洋河快我承认,近年洋河销售弱我也承认,但是追着打,无力招架我不承认。洋河省内140亿,省外180亿的盘子是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今世缘全部业绩加起来也没有洋河省内多,何谈追着打?省外业绩在中高端酒企里不数一也数二吧?何来的毫无招架?

因此,上述内容虽对洋河造成影响,但都不是本质。那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年初,我曾思考过白酒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产品周期。从白酒近20年的发展历程看,规律是这样的:首先,打造知名品牌,产品在地方建立根据地;然后,向全国扩大品牌知名度,实现品牌产品的全国化;最后,打造全国品牌的高端产品,并推向全国市场。

白酒的发展2001年可以算个节点,那一年泸州老窖推出自己的高端产品国窖1573,随后几年完成了全国化。

从那以后,白酒中有了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三个高端品牌产品,一直发展至今。高端酒创造极高的利润,而且竞争没有达到白热化。三家企业通过高端稀缺的优势,拉动系列酒的品牌力和销售。20多年来,座次虽有变动,但大格局从未被打破,而且随着经济大盘的飞速发展,消费升级,购买力增加,高端白酒三巨头的地位越发稳固,高端酒消费不断向这三家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2003年洋河推出蓝色经典系列、古井贡2009年推出年份原浆系列、2015年汾酒重新梳理了自己的青花汾酒系列。这三个系列作为知名白酒品牌化,高端化的后期之秀,在近二十年中都创造了不俗的业绩,成为了中高端白酒的代表。

白酒行业有“30亿省内为王,50亿分享全国板块化红利,100亿方具备全国话语权。”这样一句话,这是白酒行业流传甚广的酒企发展逻辑。

我们来看图,三家企业都是2012年之前完成的知名产品地方根据地建立。但洋河随后三级跳,2010年全国化红利来临,2011年就已经具备全国话语权。那时的洋河具有先发优势,同类产品鲜有竞争对手,作为白酒界的黑马一骑绝尘!但是,天时不利,红利期赶上行业调整,又加政策打压,导致红利期没有充分利用。然而,洋河的优秀依然无法掩盖,到了2015年,洋河是最先复苏的白酒之一。超越泸州老窖,直追五粮液。到了2019年,蓝色经典的全国化进程接近尾声(能打的都打下来了,打不下来的也打不动了)。同时,蓝色经典急需换代升级,多年积压的各种问题也开始集中爆发。

于此同时,古井贡和汾酒在2019年开始具备全国话语权。相比此时的洋河,它们拥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产品结构、渠道政策、销售策略等方面都更适合当下消费者需求。更有利的是,古井贡和汾酒跟洋河比,铺货带来的增量,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此时的经济体量,消费能力与十年前比大大提高了。

由此,2019年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洋河要守住存量,还要忙调整升级。而古井贡、汾酒是直接增量。曾经的洋河是仅此一家,而如今其他企业的品牌产品也来竞争。渠道也更有钱了,可以三家都要。上年进货10瓶洋河,今年还进货10瓶,洋河增长是0。而古井和汾酒上年渠道只进了各1瓶,而今年进货增长到各10瓶。数据呈现上,洋河增长率必然弱于其他两家。本质上,是经济增长,消费升级,带动市场总量扩大,洋河是在存量的基础上找增长,古井贡、汾酒是纯增量。最终三家达成均态,市场饱和,但这一周期中,纯增量的增长率必然高于存量中寻找增量的增长率,因为。两个情况下实现增长的难度不同。

2020年,三家企业因各自特点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洋河在深化调整,负增长;古井贡因为产能限制和疫情影响(离武汉近)增长受限;汾酒因为工艺简单,没有产能限制,受疫情影响小,因此两位数增长。

2021年,洋河调整完成,全新的产品和渠道政策,高速增长再次开启;古井贡扩产,产能问题逐步解决,重启高增长;汾酒继续放大优势,疯狂放量抢占市场。增长持续到2022年后,本质问题开始再次显现,洋河是存量换代为主,又回到存量找增长的局面。古井贡和汾酒则是纯增量。数据呈现就是,洋河的增长很费劲,而后起的古井贡和汾酒奋起直追。由曾经的洋河独领风骚,到如今的三足鼎立。

从一季报的数据看,洋河已经认怂失速,未来仅能保持行业平均增速就很好了(5%-10%);古井贡和汾酒则依然增势迅猛。但我要说的是,高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洋河没有突破的瓶颈,其他后期白酒也很难突破。

个体的增长受到总量增长的限制,越是高于总体增长的个人增长,就会越快的让个体达到增长的瓶颈。洋河的全国化周期是2010~2020这十年。从2015年算起,古井贡和汾酒的全国化周期也已接近尾声。洋河的体量基本代表当前市场优质中高端企业的边际体量,其他企业追上这个体量以后,增幅也会放缓,回归均值。再想实现高增长,要么经济大增,市场体量快速扩大,要么实现产品高端化,到高端市场获取份额和高利润。不靠上述两点就大大超越洋河,逻辑上很难解释。古井贡和汾酒只是晚于洋河做了同样的事,才在新一轮经济红利中追上了洋河。但是,它们和洋河相比,并没有绝对优势,所以,逻辑上三者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势,互有胜败,但谁也难以凌驾与谁。

宏观上分析,可以参考“十四五”的时间节点。2025年“十四五”收官,各省也要交作业。从现在的数据趋势看,洋河要力争400亿,但有些难,两年年化增长要至少实现10%。看古井和汾酒的势头,保持现有增速实现300亿和400亿都很轻松,但未来两年真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长嘛?不好说。因此,从周期的推理和政治的需要上看,我猜最多到2025年。如果没有总体经济的高增长,如今中高端白酒的高速增长很难持续。

自此,白酒行业会形成一个稳态格局(五粮液的年报也提到了类似的说法)。未来很可能是,茅台、五粮液、泸州高端三巨头和洋河、汾酒、古井贡中高端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巨头依然享受高端的红利,同时拉动系列产品,扩大市场,提高收入。而中高端市场逐渐进入类似中低端市场那样的红海竞争中。可以说,2025年之后,因为消费升级带来的中高端白酒市场的红利消失了。当然,三足鼎立会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激烈的竞争使市场参与者不论大小都不轻松,要去抢占别人的市场(好几家年报都有类似“挤压”的表达)。

综上,我的判断就是,白酒整个行业进入了新的格局,而中高端白酒的高增长即将结束。未来行业的龙头会占有更多的资源,占有行业绝对多的收入和利润,也能保持平均值以上的增长。今年的行业增长数据是营收10%,利润8%,我就以此作为未来中高端白酒的增长参考。

洋河古井贡、汾酒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我也会给5-10%的长期增长预期,而不是之前的12%左右。如今的无风险收益率下,估值系数调整为40倍。

下面说说持仓的估值和买卖问题

洋河年金给100亿,40倍系数,4000亿估值,5折买点,2000亿市值,对应133元左右的股价,现价100出头,低估。我们再保守一些计算,假设洋河未来长期增长5%以内,对应30倍系数,100*30/2=1500亿市值。当前市值为1507亿。依然是低估(以此为说明洋河现在的确处于低估,我对洋河的预期还是40倍系数)

古井贡B年金给45亿,考虑B股流动性差,给30倍系数,1350亿估值,5折买点,675亿市值,换算成港币为729亿。对应138港币左右的股价,现价处于买点之下,低估。

我持有洋河古井贡B,我的计划是洋河足额部分调仓到茅台,不足额部分继续持有;古井贡B持仓不动。如果有闲钱,首选茅台,不足够买入茅台,则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不会加仓洋河和古井贡B。

周一开盘,我会卖出足额的洋河,换茅台。但是,如果一开盘茅台、洋河跌停(我把这视为老天爷不让我换的启示)那我就不换了,以后再说。如果茅台涨、洋河跌,波动差超过7%(宽指长期年化收益为7%,换了相当于亏持有宽指一年的收益,损失过大)。茅台一季报很不错,市场情绪偏好,有大涨的可能。洋河业绩差,且周末网上卖出情绪高涨,很多都是逃跑型的卖出,开盘很有可能高卖压。而我并不是为了清仓逃跑,而是将一部分洋河换到未来预期更优的茅台上(最新事实数据比较下),这时如果波动差太大,强换,会因为情绪波动带来过多的损失。因此,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就会等一等。

最后说一说买卖理由

洋河“失速”了,但根本问题并不是洋河自身的“盐碱化”,而是行业发展瓶颈到来,伴随洋河内部的问题,导致洋河在本就原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更显得疲软。但从资产价值和价格的角度看,即使失速,如今1500亿的洋河仍处于低估。

为什么不清仓?因为洋河并没有盐碱化,而是进入增长的新常态。即使是重新估值后的洋河就现价依然处于低估状态,只是预期收益率没有以前高了。而同期的古井贡只是享受到了纯增量的红利,才表现的比洋河要好很多,但本质上,古井贡、汾酒,都将进入新常。因此,虽然古井贡也低估,我也不会把剩下的洋河调到古井贡去。因为,换仓古井贡并没有解决增长瓶颈的本质问题。

为什么换成茅台?因此如今估值下洋河未来的预期增长率和茅台基本一致了。(茅台未来的率给15%,对应60倍系数,买点是750*60/2=22500亿,现价21500亿。),从综合收益预期看,4000亿估值的洋河,未来的收益预期和现价换成茅台一样,都是一倍。(茅台现价1700左右,我的卖点是3400,洋河我的持仓成本是130,卖点260。当然,如果是新资金买入洋河,100元的成本,对应卖点260,预期收益就比现在买入茅台合适了。但是,如果是现在新钱买入,我还是会买茅台,因为洋河的失速,失去了成长带来的安全边际。买卖的决策理由不是赌,而是比较)。综合看,茅台确定性要比洋河高的多,所以换茅台。当然,如果全部洋河都足额我会都换成茅台。但肯定会有剩余,剩余就继续持有洋河不动。

剩余部分为什么保留,不换成沪深300ETF?目前宽指的低估也是明显的,从个人的综合预期收益看和沪深300的预期差不多。但是,跟沪深300比,同样的预期收益下,洋河会有更多的预期,所以当然不换。

估值不是看企业的某段业绩,而是要把企业看到头,比如我给洋河估值4000亿,并不是它近期值4000亿,然后随着它每年利润提高,逐年提高这个估值。而是,它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折现至今就值4000亿。之所以要用到利润的增长率,是为了计算一个锚点,总要量化一下才直观,但并不是说利润涨了,估值就一定跟着提高。我不会因为洋河失速已经显现,而古井贡增长还很高,就给他们不同的增长预期,在我看来,这两家企业总终都无法突破瓶颈,那长期看他们未来的增速就差不多。但各自现有的年金基数不同(洋河给100亿,古井贡给45亿),所以他们的估值会不同。

我所说的新常态,不是某一家企业的新常态,而是一类企业的新常态,以洋河、古井贡、汾酒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企业,未来都将进入5-10%的长期增速预期中。或者说,不是他们的增长真的就在这个区间,而是未来,我会以这个预期增长率给他们估值。当然,这个预期还会提高,比如将来整体经济大涨,更大的一轮消费升级到来了;他们中有哪家高端产品全国放量,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了等。也有可能预期还会积蓄下降,比如发现行业完全饱和了,进入充分竞争的存量时代了等。而那些不足百亿的白酒企业,未来会越来越没有机会做大。市场不是均衡的,资源一定会向最优集中。

想摆脱这一瓶颈,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上跃迁。而跃迁的门票就是打造全国知名的高端产品,像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这样的产品。

现在看,唯一有这个机会的是洋河。今年洋河已经开始加强手工班的品牌建设力度了,而且提出了真年份酒“概念”,分别推出10年、15年、20年三款。洋河也的确有这个底气,从2013年算起,如今洋河每年产出比例极少的优质高端基酒也有一部分陈了10年了。从节奏上猜想,也许洋河会把正式推出的时间放在2025年,献礼“十四五”完美收官什么的……

再看古井贡和汾酒,它们还没有对高端产品有明确的规划。俗话说“酒是陈的香”,无论中外,好酒主要是在工艺复杂度和陈酿时间上做文章,工艺和陈酿都需要时间做保证,可信度才高。古井贡刚刚扩建窖池3年,还没有谈陈酿的基础。而清香型的汾酒,更是主打工艺简单、出酒快的,也不容易从这方面做文章。再往后说像今世缘那种,3.5亿吨的产能,品牌力也不够,就更不够看了。

上月实盘中,我谈到了要等年报都出了,验证自己对白酒的一个判断。现在看基本可以断定——中高端白酒将会以三足鼎立的形式进入新的格局,消费升级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而后会出现像中低端市场一样的激烈竞争。激烈拼杀出的行业龙头,有望以行业平均增长速度5-10%实现增长。如果像实现进一步增长,在没有更大规模的消费升级的情况下,很难实现。而获得长期稳定高增长的方法则是:打造全国知名的高端白酒,进入高端酒竞争的市场。未来的优质酒企,越来越依赖于品牌的拉力,而不是销售的推力。

“有望拿到第四张高端白酒入场券”是我一直以来持有洋河的根本理由。

但必须建立在足够的预期收益率基础上,如果只因为洋河拿到入场券机会大,而忽略了投资的收益率,那就是赌,我不赌。如今,洋河预期收益率下降,刚好茅台价格又合适,我不会死守入场券的机会,那自然要换茅台了。假如茅台价格不合适,那此时我会继续持有洋河,毕竟洋河现在30倍系数下的预期收益率都还很高,完全没有匆忙清仓的必要!

投资时要需要参考历史成本,是为了计算自己的综合收益率,我们需要比较收益率决定换不换。但决策时要忽略投资历史成本,因为不论现在的持仓跌了多少,从今开始在A上涨50%和换到B去涨50%,我们的收益一样。比如这次我换股以后,只要未来茅台的长期收益率高于洋河,那都说明本次更换是正确的,显然,这是大概率的!

就此收笔!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欢迎留言讨论!$古井贡酒(SZ000596)$ $山西汾酒(SH600809)$

(以上内容是作者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不对其他投资者的相关决策行为负任何责任!)

全部讨论

05-01 17:40

我觉得2024年,茅台和五粮液的增长也是比较难的,也将进入瓶颈期了。
1)茅台,无论是量还是价,可挖掘的空间很少了;
2)五粮液更是,提价50也困难;
3)至于那些继续搞增长,尤其是财报瑕疵多,需要很多话来解说的,看看就行。
除非经济形势好起来,消费升级继续。各家都会继续消费升级,毕竟还是品牌酒。

05-03 23:10

大司马好哈,请教一下:
简单查了一下,古井贡一季度末的应收账款只有6860万,汾酒一季度末的应收账款411多万。为什么您认为“应收款方面,年报8亿左右,一季报9亿左右,比古井贡、汾酒都要保守的多。”???

05-01 19:30

好文

05-01 18:29

有独特见解的好文章。确实,在白酒售量年年缩减,白酒企业想逆势壮大且挑战原来高端白酒三巨头是很难的。想壮大必须全国化高端化,但无奈中国白酒售量又连年下跌,很快就会遇到上升瓶颈,这个是白酒的一个缩影,有可能是洋河跑在前面提前遇到罢了。

请教五粮液现在高估吗

字写了好多,我帮你总结一下就是唐书房啊,从估值方式,一些字眼,词汇,还有最终你的操作来看,就是唐书房啊。
洋河股份,今世缘,古井贡酒,泸州老窖,五粮液,贵州茅台,山西汾酒。

05-01 14:32

好文章,但是古井、老窖和今世缘可没有半点失速的样子吧,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是他们财报做假的几率几乎是没有的。只能说洋河确实在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下风,只能在大幅增加返点和销售佣金的前提前守住当前的份额。我也同意你当前估值已经充分反应他的乏力了,肯定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比起茅台要差了不少,我已经全部卖出了,跌到80左右我可能会接回来当吃息股。

05-01 13:31

是这几天洋河事件中少见的理性文章,也是为数不多的不是只抱着财报说企业的的文章。

04-29 22:05

客观,公正,理性

04-29 18:16

这个比较客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