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分红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分红对于投资者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股民并不买账,一是嫌分红少,不屑一顾;二是觉得分红就是分自己的钱,还要扣税,没有意义;三是觉得分红还要除权,纯粹是“甩流氓”;四是分红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一年才次吧,难得熬。以上种种观点,都有些许道理,但是我们仔细琢磨,换个视角,会有不同的感悟。

每回提到分红是否必要,有人就会搬出巴菲特及其财富载体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很少分红,据记载仅有一次,并且数额很小,但是这并不妨碍伯克希尔投资者在长期持股获得的巨大收益,早期的投资者获得回报已经上万倍了;也不能阻止伯克希尔市值和股价经年累月的上涨,现在股价高达几十万美元一股。巴菲特本人也不主张分红,分红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净资产的缩水,股价下跌。巴菲特的言下之意是企业利润如果再投资回报率高,把钱留给公司进一步获取更高回报率要强于分红,而且另一方面,企业实控人真正实行投资者,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而不是象有些企业那样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分红,意味着资金在企业体内循环,只能是拼命“长个头”,企业股价蹭蹭蹭往上走,推高企业市值。

分红对于投资者的意义,有三点很关键,一是长期投资,二是优秀企业股票,三是分红复投。分红后,会除权,股价降低,就象母亲分娩后,体重分减少一样。除权后股价有三种情况,一是除权不填权,股价下去后不再起来;二是除权后填权,股价恢复到分红前的价格;三是除权后不仅填权,而且股价上升到超过分红前的股价。以上三种,对于持有一个基本面优秀的企业股票投资者来讲,分红复投都是个利好。特别是对于第一类,分红后股价下跌的股票,分红复投可以买入更多的股权。如果出现极端情况,长期股价单边下跌,从理论上讲,攒股者最终可以买下整个企业。到那时候,这个优秀企业都是你的了。每年企业的利润和分红都可以足够让你在“睡梦中笑醒”,那时候你还在意股价的涨跌吗?这种操作手法的根子上和底层逻辑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有的投资者坚持用“十年分红回本”的“笨方法”,“打呆战,结硬仗”,一步一步,慢慢变富。这种分红复投十年回本的操作手法,表面上很“拙”,很“傻”,很保守,很平淡,没有任何“激情”和“味道”,但是实际上却是确定性最高、风险最小,能最快地抵达投资终点的至慧方法。

长期投资、复利都是很美好的愿景,但是如果你的后期投入不足或者说股权有限,那么总体收益也会不高。唯有分红,能够提供给你自由现金流,能够让你源源不断地买入股票,增加对心仪公司股权拥有。何况,在大A,持有分红后股票一年及以上者,是不需要扣税的。

长期利用分红复投,本质上是价值投资的一种表现形式。股市上的投机者,追高杀跌者,赚股价套利者,是接受不了这种分红复投的忤逆人性的笨方法的。只有攒股者,寻找高股息率、高分红额的优质股票,通过分红复投,长期投资,最终顺利地抵达财务自由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