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前给自己的股票做个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马上要开会了,所以随便写写。我也看了我最近一年的收益,没有挣钱,但也没有怎么亏,玩了个寂寞。作为价值投资的忠实拥护者,我之前的投资逻辑很简单:

第一,只做多,毕竟不会做空;

第二,找被低估的企业,用DCF算估值;

第三,宏观消息控仓位。

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长期看一般能比指数要跑的好,但是也不一定挣钱。今年就是累死累活没挣到钱。

 

回顾

我们来梳理一下今年指数和事件的情况:

1.年后,俄乌开战+美国加息+上海疫情封城,指数暴跌,一直跌到4月底;

2.上海解封+年报发完,指数开始上涨,从4月涨到7月;

3.发半年报+疫情加码+美国继续加息+俄乌战争升级,日本、英国以及其他国家央行躺平,我们也继续放水,指数从7月跌到10月初;

4.喜迎开会,指数大涨三天。

以上就是今年发生的宏观事件与指数的相关情况,说的很笼统,你懂;至于具体微观,相信各位读者在街上走一圈就知道了。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企业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如果企业基本面遭到严重的恶化,那么现在估值一定会大打折扣。

投资反思

最近小伙伴给了我新的策略思路,就是有了观点,找证据,再找挣钱工具。金融工具虽然不多,但还是比十年前多很多了,至于观点和证据,那就是考验投研的能力,这点也是我多年实践的经验,而且身边的高人也多。

我承认我擅长的是做微观研究,不说多好,一直在搞,而且对部分行业、财务和估值模型还算了解,这些技能还是可以让我挣点。

但我非常不适合交易,属于又贪婪又恐惧的类型,一方面需要多修炼,另一方面需要找人合作。

最近策略

最近减仓了,一方面是这三天反弹的有点多,另一方面是马上要开会了,需要认真学习最新思想,所以不能局限太微观的事情。谋定而后动。

从统计数据来说,消费和医疗医药的平均市盈率都是落在了历史百分比的下区间,如果有放开的可能,我会优先配置这两个板块。至于科技,2021年至今美股和港股的科技股是怎么跌的,可以参考。

开完会我们就会有动作了,所以还是先学习会议精神。

今天下午16时30分开会,一定要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