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高温,把控品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李丹

伊力特砥砺奋进,行稳致远之“真抓实干·勇立潮头”》系列四

“这款刚换的产品,我已经做完了测量,瓶口内径不够,瓶子抗冲击性还差点。”包检三班班长陈燕对着制瓶班长鲁自义说道。“知道了,我们马上进行调整。”鲁自义说。

生产车间刚换了产品,生产还不太稳定,缺陷比较多,陈燕在向鲁自义反馈产品存在的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鲁自义开始调整电脑参数和制瓶机。机械臂上下挥舞,一个个带着“火焰”的玻璃瓶纷纷下线,他全然不顾扑面而来的热浪,穿梭在控制室和制瓶机前后,不一会就做好了调整,接着他取瓶检视、查找是否还有瑕疵,全神贯注地对玻璃制品进行质量检查和把控。

今年44岁的鲁自义,自19岁踏入玻璃容器制造行业,已经在这个艰苦的行业工作了二十余年。早期的玻瓶制造需要在高温下手工持续操作,盛夏温度更是灼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使得很多人都逃离了这个行业。鲁自义却坚持了下来,从人工端料的半机械化手工机到自动化的行列式制瓶机,他伴随着制瓶机械的发展成长着。

鲁自义告诉笔者,打油、抽检是最基本的工作。他们最重要的是要稳定生产,要会调整缺陷、换产品、换模具,同时根据不同的操作调整机子其他部位,调料重、料温、调整机器动作配时、气量大小,每个问题调整的动作都不一样,所以,从供料机到成型进退火窑所产生的问题都要清楚。

高温玻璃碴在他手臂上不知留下多少疤痕,手起了厚厚的茧,这丝毫没有动摇鲁自义精益求精、追求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行列机换产品的速度,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潜心钻研,不断尝试,在如何快速换产品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确保了换产品的速度和产品质量稳定。

2019年8月,鲁自义调到伊力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制瓶车间工作。凭着过硬的技术,他被任命为制瓶车间3班行列机班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业绩考评优秀,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作为班长,鲁自义不仅要抓好生产,同时还要当好师傅。他们班共6个人,有两名青年员工。他教导徒弟,工作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打好基础,从简到难,他一步一步传授经验,如何安全涂油、如何检验酒瓶缺陷、认识酒瓶缺陷有哪些、造成缺陷的原因、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以及设备的调试等方面,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员工,使他们逐步掌握工作技能,走上副挡车和主挡车岗位,成为他的好帮手。

现在,正值公司大干120天的奋战时期,鲁自义根据公司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与各车间班组长加强协作,每天交接班时,第一件事就是与司炉车间和包检车间班长进行沟通,确认炉子温度,了解产品产量合格率;其次,检查机器,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最后就是要求班组成员提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严抓产品成品率。

鲁自义说:“要想工作干得好,就要大家一起进步,团结一心,铆足干劲拼起来,共同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鲁自义用他的个人经历诠释着一个技术工人的成长历程,只有热爱本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凭着专注和坚守,将优秀的技术传承下去,并带领大家为公司生产出好的产品,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