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的诱饵:不赌为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美] 娜塔莎·道·舒尔

译者: 李奇

出版年: 2021-12

ISBN: 9787513936866

标签: 赌博 成瘾 随机 运气 心流

推荐指数

⭐️⭐️⭐️⭐️⭐️

摘录点评

1

赌博成瘾领域一位著名的研究者霍华德·谢弗(Howard Shaffer)指出:“只要人与某一特定对象或一系列对象(如毒品、赌博、电脑)重复性地交互,且此类交互可以稳定地使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主观体验变化,成瘾的倾向就会出现。”

点评:虽然让人成瘾的商品或服务都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但不妨碍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赚的盆满钵满:茅台的白酒、中烟的香烟、腾讯的游戏、抖音的短视频、泡泡的盲盒······

2

虽然所有赌博形式都包括随机图案组合奖赏,但机器赌博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孤独、连续、下注频率高。无须“等马跑完、等荷官发牌、等轮盘转停”的机器赌博,每三四秒就能完成一局。

大多数研究者对各种赌博形式按强度从低到高的排序也是:彩票、宾果、机械老虎机、体育赛事赌博、骰子、扑克,而最厉害的是视频老虎机和视频扑克。

点评:游戏的抽卡、短视频的上划、盲盒的开箱······每次操作都会带来随机奖励,如果实际奖励大于预期奖励,就会释放让人愉悦的“多巴胺”;如果实际奖励小于预期奖励,就会期待下一次操作能带来出人意料的奖励。

3

把金钱去金钱化,变成一种随时可用的点数,这不但让人忽略点数的真实币值,变得更易下注,同时由于玩家无须再把一堆硬币从换币处搬过来,游戏速度也就不再受玩家运动协调能力的限制,这也进一步提升了赌场的收入。

点评:电子货币、移动支付让人感受不到金钱实体,也让人忽略了金钱的真实。例如很多人现实中买菜斤斤计较,但在股市里买股票却从不在意价格。

4

赌博者不仅不可能赢,而且不是为赢而玩,但赌博业则从头到尾都是为赢而玩(其目标用卡明斯的话来说是“形成玩家行为的持续循环,导向大额下注,从而让赌场经营者相对玩家拥有最大的赢面”)。玩家与赌博业的关系,甚至算不上两种价值系统的冲突,而更像是一种不对称的相互依存:一方是榨取价值的系统,按市场规则出牌;另一方则并不追求价值,而是追寻稍纵即逝、可以让他们悬置市场规则的迷境。

点评:玩家的目的无论是为了赢钱,还是为了逃避现实,都不能阻挡赌场赢钱。玩家只是赌场盈利的工具,仅此而已!

5

这种计算脚本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功能:编程时,它使几率/运气更具预测性,让赌场经营者获知长期的可预期累计收益;而在玩家实时游戏时,却让几率变得极为迷惑、不可捉摸。

点评:依据大数定律,重复的试验次数越多,随机事件的频率越接近于它的概率。大数定律是一种自然规律,而赌场就是用这个自然规律来和玩家对抗,个人运气怎么可能赢得过自然规律!

机器制造商通过编程就可以生成无尽的样本,重复无数次试验,来设计和验证游戏收益率。赌场运用大数据对成千上万名玩家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最让人欲罢不能的中奖频次和倍数,来更新机器的参数。

6

虚拟转轮映射技术不仅用于扭曲玩家对游戏胜率的感知,还用于扭曲他们对损失的感知,因为它会创造“近失效应”。通过一种称为“集聚”的技术,游戏设计者把超出正常比例的虚拟转轮停止位映射到物理转轮上紧靠获胜图案的空位上,这样一来,这些空白位出现在中间中奖线上时,获胜图案会恰巧出现在中奖线上下,出现概率远高于正常的随机水平。

点评:“差一点就能赢”、“差一点就能过关”、“差一点就能免单”、“差一点就能抽到隐藏款”、“差一点就能出SS卡”的近失效应,让玩家沉迷在“下次一定”的美好幻想中。

7

契克森米哈伊指出了心流的四个“前提条件”:首先,相关活动的每一时刻都必须有小目标;第二,实现目标的规则必须清晰;第三,这一活动必须能给出即时反馈,这样参与者才有确定感,随时知道自己的境况;第四,活动的任务必须要求一些操作技能,这样能同时给予参与者控制感和挑战性。如我们所见,机器赌博满足每个前提条件。

点评:赌博带来的心流状态,不值得追求。

8

“赔率90%”不是说一个玩家拿来100块钱,当次赌博整体结束后只输10块,而是每次下注都可能损失10%,结果就是出现第四章描述的“流失效应”,玩家的钱会逐渐归零。

点评:更可怕是,输的越多,连回本的难度都是成指数上升的,更别提赢钱了。损失10%的本金,需要剩余本金赚11%才能回本;损失50%的本金,需要剩余本金赚100%才能回本;损失90%的本金,需要剩余本金赚900%才能回本;损失99%的本金,需要剩余本金赚9900%才能回本。

小赌怡情,中赌伤身,大赌灰飞烟灭,不赌为赢。

❤️感谢你的每一次点赞、关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