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36喜欢:3

$文投控股(SH600715)$

【前言】文投控股按照预期,顺利的发布了公告。但看到公告,我没有立即解读。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告本来重要但内容却如此泛善可陈,夹杂着其他因素,加上周末的原因,我没有第一时间做全面解读。

经过深思熟虑,今天给大家奉上这一帖,也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和品味。

【随感】

关注我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小王子的故事。昨天的公告出来,老师傅尚未选出来,又到了各位赌客在哗然之后再次做出选择的时候。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神奇的巧合。无论是5.69或是1122,还是我《股海无涯悟作舟,吹尽黄沙始见金》断更帖中提出的一个假设,似乎冥冥之中注定: 这里没有躺赢,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即将带来的*st做出选择。

【公告】

分析公告之前,先说一下“预期”。

每个人的预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语。

事物、事态本来就有它客观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往往在主观“好恶”的叠加下,出现了天壤之别的预期。

“爱之深,责之切。”就是反应出一个道理,越是喜欢他,越是期望他有神级表现。所以也才会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形。

至此,回到公告。

显而易见,这个公告是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既履行了一月一次的公告程序,又几乎什么都没说。这就是上市公司的艺术,留给主力资金的操作空间,也对粉丝进一步分门别类。暂且让我对公告做一下分析,如下:

1.整体上,预重整正常进行,仍处于投资人筛选阶段。(中性)

在我和很多人寄希望于年报前有突破性进展的朋友看来,这是低于预期。但真正经历过重整的主力资金、大户和老韭菜们而言,是符合预期的。客观地说,也符合基本规律。再加上后面要讲的22家投资人,这显然已经不是一批专家打打分就分出胜负的过程。

2.26家报名投资人,22家递交投资方案。(利好)

显然,这26家报名的,都是准备真金白银来参与的。

当看到26的数字时,有4家掂量了一下,放弃了。

其余22家继续头铁,就不可能是气氛组,也不可能还有什么捡漏心理。毫无疑问,这个破产重整的主动权,一直在甲方爸爸国资手上,因为他压根不需要外力就可以“内循环”,还是那句话:你认为北京缺钱吗?

26进22,无非更直白的显示出竞争的激烈,也给重整,在成功的保底基础上,增添了更多优质砝码。

3.“其中已有1家意向投资人明确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投资。”我把这句话完整的写在这里,又再次核对了几遍,因为这是本次公告最重要的一句。

下有底,上无限。是我对文投的基本判断。正如有的朋友说,持有文投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特别像谈恋爱。

仔细想来,然也,即使老夫心静如水,在文投亦有春心萌动之感。

既爱又恨,即使遍体鳞伤,也不离不弃。

也许这就是核心原因。北京国资给的是底限,产业投资人给的是空间,也是我们的期望。所以,我特意把这句话拿出来单独分析,因为它严谨而饱含信息量。

(1)基本信息,1家产业投资人。(中性偏好)

无论北京还是我们,这次重整肯定不只是财务重整,以重整实现产业再造才是核心,也是必然。所以,在我看来,这条信息是明牌,中性。对于市场,是一颗定心丸,所以偏好。

至于这家产业投资人是谁?

有人说就是首文科。这其实也是我在初期介入文投时的判断:首文科将参与重整作为保底。但当看到26家时,我给出了更高的预期。

所以目前公告的这1家,我不认为是首文科。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文投实控人是国资委,首文科是国资委100%全资子集团,可以通过股权划转方式直接让首文科成为实际管理人,也就是控股股东,首文科的债权也完全可以在本次与投资人商定的重整计划中进一步债转股,强化持股比例。他没有必要站在竞争队列中,成为那个最显眼的人,接受所有人异样的眼光?快看,有内幕,我们还玩啥呢?这不符合国资委重整文投的目标: 引战,而不是内循环。

另一方面,从重整进展上,也恰恰说明这一点。参与文投之初,我的判断就是国资内循环,快速完赛,保住形象。26进22,22选1。从基本逻辑大家都知道一定会选产业投资人,而不是国资缺钱找财务投资人来化解债务。如果只有1家产业投资人,而这家又是首文科,还有必要到现在还没出结果吗?国资把流程演绎了大半年,不就是快速解决问题吗?这显而易见的结果,马上要戴帽子了还不慌不忙陪大家演戏啊?显然缺乏逻辑支撑。

那他又是谁呢?我不知道。但一定是与文投业务高度契合的投资人,符合上市公司重整重组(反对卖壳)规定,符合北京国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求。自己去想象和筛选。

(2)“已有”、“明确”。(利好)

之所以说我们文投的公告,是严谨而饱含信息的,需要仔细研读和回味,这次就体现在这里。

22家意向投资人里,就1家产业投资人吗?未必。

或许,这也是重整进展不及我预期的核心原因: 谈判需要花很长时间。

22家中,已经有1家是明确提出我就是产业投资人投资人,我的方案如此如此。

而其余21家,都是想来捡漏的财务投资人吗?亦或是来搞气氛的?从我上面的分析,你觉得他们吃饱没事干了?

那放弃选拔赛的4家或许是,但这21家不一定。当然,不排除中间仍有此类选手,在晋级赛中已经被淘汰,但大多数仍然还在晋级赛中“沟通”、“谈判”,慢慢描绘自己的投资计划。要赢得“甲方爸爸”的青睐需要什么?别跟我谈钱!你丫是看不起我还是怎么着?!

最终胜利的,是那1家已明确身份的产业投资人,还是从这21家尚未辨明身份的投资意向人中脱颖而出?这是悬念,也是进展不及我个人预期的核心原因。


以上。公告信息总结:

结论,利好!简评: 虽然进展不及我个人预期,但实际情况正朝着我们预期的进程发展: 首文科+神秘的产业投资人。

【操作】

因为昨天恰好事务较多,没有时间盯盘,而文投也随着大盘的崩塌和传媒、游戏板块的走低,再次缩量收出了阴线。

盘后,我看到了大量的求援信息,包括盘中没来得及看到的信息。

同时,这一则看上去发了还不如不发的公告,让我也陷入了沉默:这不正是我在《股海无涯悟作舟,吹尽黄沙始见金》断更帖中所提出的假设吗: 假如公告跟年报一起发,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是一个灵魂拷问,提出问题容易,回答问题很难,于我也一样。

有时候,明牌就像一道“1+1等于几”的送分题,越是显而易见,越是不敢下笔。

这也是需要大家亲自参与“指鹿为马”的场景,在明知它是马,还要察言观色,活到最后的游戏?

重整成功大概率;进展顺利、预期逐步展现;*ST 本是必然过程,利空兑现;规避ST情绪,防止跌停也是散户的选项。

当以上一切都是明摆着的,我们想要活下去或者活得更好,就需要去察言观色,揣摩“权臣”的心意,那个高度控盘的主力资金的策略。

对于这一点,我反而毫无胜算。


所以,我也沉默了,思躇良久。


昨夜,好多朋友的关心,无论是对文投还是对我个人,突然让我意识到责任的压力。虽然大家都明白,我也一再强调,成年人对自己的筹码负责,但我的文字却有意无意地成了不少关注我的朋友投资文投的催化剂。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虽然有点不知廉耻,但的确有必要反思一下: 影响力也是责任!

那一刹,我甚至想过不再更帖,但似乎又把信任我的朋友抛弃在半途。

我想过更改文风,不再煽风点火,但本性难移,那就是我的风格: 真真切切的逻辑分析,大大方方的爱!

我的确不知道,能够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褪下身上的“影响力”,能让大家更好的保持客观和理性!

所以,我想我能做的,仍然坚持本心去分析,将我认知的部分,真实的分享出来。也许我分析的,连我自己都被骗了,但我至少保证那就是我当下的、真实的认知。对与错,你们要自己判断,也留给时间去验证。我也会根据进展情况,给予动态的判断,进行及时修正。

而你们,关注我观点的朋友们,请一定自己多加分析和判断,根据自己的情况(风格、仓位、承受力等等)作出选择。

也许,你们也是大胆爱的性情中人,那你做好准备承受这爱的代价!

如果,你们是心思缜密的理性人士,请你一定按照自己的手法,游离其中,赚取认知中的价值。


总而言之,股市没有躺赢,机会与风险并存,“指鹿为马”的游戏中,任何人都是主角!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这是文投小王子必须经历的磨炼,于我们每一位参与博弈的投资者,亦然。

全部讨论

$文投控股(SH600715)$
420发布的文投控股预重整进展公告,已经给朋友们做了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
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帖却不能在文投控股的讨论区出现?
这个讨论区之所以冷清,不是没人发帖,是不是规则设置有问题啊?@小秘书 你们找找原因呢?这已经是常态了!
作为一名投资者和内容共建者,我也希望雪球越来越好,而不是人烟稀少!

鸟兄关注你一下,我看文投很久,我看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玩完,要么咱抄底

纵使老夫心静如水,亦有春心萌动之感!每天看你激情澎湃,哪里心静如水了?

04-20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