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鹰膜包压方线每月爆卖50吨,凭的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哔哥哔特导读】从去年年底的集体推广到今年集体“雪藏”,膜包压方线这半年经历了什么?骅鹰膜包压方线又是靠什么逐渐获得客户认可?

自去年年底众多线材企业掀起一股膜包压方线推广热潮后,已有近半年时间鲜少见到膜包压方线相关信息,膜包压方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4月27日,2024(第四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以下简称“电子峰会”)期间,Big-Bit资讯就特意采访了惠州市骅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海外市场总经理李杨,共同探讨膜包压方线的应用痛点及骅鹰的解决方案。

可靠性成膜包压方线普及最大挑战

在大约半年的2023’(第三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几乎所有参展线材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展出了膜包压方线新产品。然而,仅仅半年时间过去,到了本届电子峰会,却没有一家线材企业再打出膜包压方线相关新品。从集体推广到被雪藏,膜包压方线经历了什么?

面对这一问题,作为行内龙头企业的骅鹰不可能注意不到,李杨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客户在用,但更多客户在观望,所以现在还没有普及,目前属于半验证半推广的状态。膜包压方线在应用过程中,确实还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攻克,最大的挑战就是客户的信赖度,或者说产品的可靠性问题。”

一方面,由于膜包压方线是在膜包绞线基础上通过外力挤压形成,这就导致其在一些有震动的应用场景中,比如新能源汽车,会面临PI膜破裂或者膜包绞线松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在于膜包压方线由一般由几百至几千股细线绞合在一起,而在压方过程中则容易出现断线问题。

断线问题目前来看是整个行业的痛点,李杨说道,“大家都没有好的方式能够检测出断线,比如说具体断了多少股,断线具体有哪些影响等。现有检测手段只能检测出膜包绞线的阻抗确实有细微变化,但这个变化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

也正因此,不少整机企业都对膜包压方线持有观望的态度。针对这个现象,李杨提到,“膜包绞线断线后导通阻抗变高,对温升肯定是有影响的,虽然膜包压方线研发出来已经两三年,但是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来,如果经过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膜包绞线产品是存在风险的。”

完善检测系统 消除客户顾虑

膜包压方线的可靠性问题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企业有这样的担心不足为怪,为了打消市场对膜包压方线可靠性的顾虑,骅鹰一直在优化和完善检测系统,甚至不惜投入巨资。李杨提到,“目前耐压、针孔以及-40℃~150℃高低温冲击测试我们都可以做。在高频性能方面,我们最近了解到有一款高频分析仪可以检测膜包压方线的高频特性,设备成本需要几百万,骅鹰也准备马上引进。”

针对膜包绞线断线问题,李杨也透露了骅鹰正在联合中科院,采用AI拍照、热感应等方式,看能否检测出膜包压方线产品断线问题。

作为一款膜包绞线新产品,可靠性和客户信赖问题,只能交给市场和时间进一步验证。但仅从性能角度而言,膜包压方线相对膜包圆线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在一些静止的场景中,已经展示出了强大的性能优势,市场需求也呈爆发态势。李杨表示,“目前骅鹰膜包压方线每月出货量在50-100吨。”

结语

李杨向我们透露了骅鹰未来的优化方向:一是联合材料厂商,针对膜包压方线开发导热系数更高的材料,提升材料本身的散热能力;二是通过优化膜包绞线生产工艺,如不同的膜包绞线方式等,提高线材的散热能力。

我们也期待膜包压方线可靠性问题能够早日得到验证,更多膜包压方线详情,敬请关注Big-Bit资讯后续报道。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